史曉莉
摘 要:游戲不僅是青少年最喜愛的活動,而且是許多青少年真實的生活。游戲對青少年身體、智力、人格、情感、創造性和審美情操等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青少年不是因為年幼而游戲,而是因為需要而游戲。青少年身處學校之中,體育游戲成為他們最喜愛的課堂游戲,因為不同于語文、數學課局限于課堂之中,體育游戲在室外能夠更加釋放學生的天性,并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本課題主要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上的具體作用進行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夠為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上的完善提出更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游戲;小學體育;作用
喜歡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我們身邊,可能會有厭倦學習的學生,卻沒有不喜歡游戲的孩子。世界上第一位系統研究游戲的教育家福祿培爾認為“兒童早期的游戲,不是無關緊要的,它是非常嚴肅的,而且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兒童早期的各種游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萌芽;魯迅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1]游戲是孩子成長階段最適合并最能促進其心理發展的活動,在游戲過程中,青少年能夠培養合作能力,尤其在體育游戲中,更能夠懂得如何正確看待輸贏得失與團結關愛的
意義。
一、教學案例——傳球游戲
1.合作傳球
目的:
(1)練習傳球的動作。
(2)提高學生的合作和協調能力。
準備:引導學生排成4列,足球4個。
玩法:學生縱隊排成4列,領頭的孩子手持足球一個,聽到口令后,迅速把手中的足球交給第二人,第二人接到球后依次往后傳遞,當最后一人接到球后跑到隊伍頭并再次將球往后傳,直至原來領頭者重新回到排頭位置,哪隊最快為勝。可反復游戲。
建議:
(1)可以引導孩子用不同的姿勢、從頭上或身體兩側等不同部位傳球。
(2)學生之間站立的間距不要太大,以免互相夠不到。
2.滾球對對碰
目的:練習傳球的動作,培養學生手眼配合的能力,體會合作游戲的快樂。
準備:引導學生圍成圓圈,席地而坐。足球一個。
玩法:學生圍坐在操場上,由第一名孩子開始,將球推滾到另一名孩子手中,再傳給另一名孩子。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1)學生圍坐的圓圈可以稍大一些,以方便他們滾動足球。
(2)可引導學生有目的性地傳給下一名學生,預防足球丟失。
3.坐踢球
目的:練習坐著踢球,提高腿部的靈活性,發展眼和腳的配合能力。
準備:將椅子擺成一圈,大球一個。
玩法:學生坐在椅子上,用腳相互踢球傳接。不能將球滾出圈。游戲可以分組進行。
建議:
(1)椅子之間的距離不宜過大,以免把球滾出圈。
(2)參加游戲的學生以六至十人為宜。
4.肘傳球比賽
目的:練習用肘部傳球,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培養合作精神。
準備:椅子,球,球筐。
玩法:面對面將椅子擺成兩排,學生自由分成兩組。聽到信號后,每組從排頭的幼兒開始用雙臂的肘部夾球,向旁邊傳;下一名學生同樣用雙臂的肘部接球。比一比哪組傳得快,先傳到隊尾的一組獲勝。
二、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現在的孩子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孩子們往往不懂得什么是合作,也無法體會到合作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功感,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為此,通過游戲(尤其是體育課程中的球類游戲)實現幼兒合作能力的提升可以說是一種既簡單快捷、效果又好的方式。所以在教學案例的設計中,學生的合作游戲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
體育教學與其他基礎科目教學一樣,始終堅持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一直將學生的主體性表現作為重要的教學質量衡量指標。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建立在學生自主性學習基礎之上,將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表現,有利于學生認知觀念的全方位塑造,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體能天賦。具體來說,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有利于我國健康教育理念的落實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將體育教學單一地置于身體訓練的桎梏中,幾乎忽視道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體育游戲的開展能夠更好地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育游戲并不只是單純地玩游戲,而是要求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取基本的體育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為中小學生提供了體智協調發展的優質條件。
2.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學習活動興趣的激發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個性塑造的關鍵時期,該時期的學習表現需要興趣導師的指引。體育游戲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它參考了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以多人組團學習的新穎學習模式來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體育教學中的所有活動在小組模式下能夠進行更多樣的創新與開發,將傳統體育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以觸發。
三、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開展的現狀
1.體育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小組形式,忽視小組活動內容的編排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認為通過簡單的學生分組就基本完成了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對小組活動的具體內容沒有經過精心編排導致最終的小組學習模式流于形式,在許多更深層次的問題上沒有投入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給每個小組團隊布置某個統一的體育活動,并在一定時間內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并選擇某位小組代表回答活動體驗。
2.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分布不均衡
體育教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在于為不同類型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提供更多的活動參與機會,然而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體育課堂中,通常是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活動參與性,而一些體育運動天賦較差的學生在小組中往往成為配角,不能得到足夠的體育活動參與和體驗機會,小組學習模式對這類學生的有效性表現不足。
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合作表現不積極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的體育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都應以一種相互性的關系參與,但實際教學中小組內的學生成員一般會表現出較多的“敵對性”,成員與成員之間缺乏互相傾聽、分享以及信賴的互動,大部分學生傾向于采取獨立方式完成體育活動要求,最終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課堂始終停留在形式上。
四、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很多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已經開始意識到體育游戲對促進學生合作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并且開始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但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游戲素材挖掘不足,缺乏正確的認識
許多體育老師將體育游戲歸納到體育教學之中,但是大多數教師在對體育游戲的安排與實施上還是缺乏系統、全面的認識。首先,對體育游戲的目的認識不足。很多教師認為體育游戲的目的就是純粹的娛樂性,基本沒有什么教育價值;其次,“拿來主義”現象嚴重,很多教師都是將一些傳統的游戲照搬過來,缺乏創新,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2.游戲過程組織不嚴密
體育游戲的隨意性主要是指其一般不受場地、人數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沒有將這些內容與實際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甚至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差異來組織游戲,這樣就會使游戲的效果大打折扣。
3.游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很多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形式新穎,很少受到教師的約束,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參與欲望,甚至會“忘乎所以”,這樣教師就很難預知在游戲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體育設施的缺乏
目前國內很多中小學中體育運動設施都陸續完善,但是對于經濟發展不好的鄉鎮,農村中小學等仍然存在體育器材缺乏的情況:一是設施基本不能滿足體育活動的需要,二是沒有好的場地給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體育游戲活動的進行。
五、對策與建議
1.正確認識球類游戲,進而對其進行必要的選擇和創新
我們以“合作傳球”為例,教師就可以將傳球的部分配以歌謠進行創新,使其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教師要具備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我校著重開展以球為載體的、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活動,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孩子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2.精心設計球類游戲過程
游戲效果的達成離不開精心設計的游戲過程。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入分組討論的環節,并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和幫助,進而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去思考;與此同時,教師一定要對整個游戲過程進行總結,既要表揚那些表現好的同學,更要注意鼓勵那些在游戲過程中表現不是很活躍的學生,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對游戲的參與程度。
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在合作運球的游戲中加入很多的情景展示,這些情景包括視覺方面:有形象的故事人物,如善良勇敢的螞蟻、面目猙獰的恐怖分子、兇惡可怕的巫婆等;聽覺方面:“清晨樹林”用伴有小鳥叫聲的輕快音樂再現,“巫婆來了”用緊張、低沉的音樂表現,“打擊恐怖分子”場面就用節奏強勁稍快的音樂襯托,還有逼真的風、雨、雷等自然的聲音。情景故事與音樂的巧妙結合,把學生帶到奇妙的世界,如同身臨其境,孩子們常常被生動、形象的情景深深地感染,整個身心都投入到游戲之中。
3.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
要想真正保證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安全,就要進行精心的準備。為此,教師應該做到:
第一,活動前檢查場地和可能用到的器械,認真檢查學生的著裝,做好游戲前的熱身活動;第二,活動中教師要認真組織,隨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動向,及時制止學生的危險性動作;第三,活動后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檢查,尤其是身體狀況的檢查。
4.堅持在體育游戲中采取鼓勵性評價方法
評價是學生學習模式中十分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小學生需要來自同伴以及教師的鼓勵去積極參與與完成體育學習活動,每個學生在體育游戲活動中所表現的創新以及探究能力都需要正確的過程評價予以肯定和反饋。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堅持要求學生反饋自我評價。學生反饋自己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體驗具有一定的自我評價意義。學生對自己在體育游戲活動中的合作表現進行評價并在小組內表述,能夠幫助學生完善自己在團隊中的學習形象。
(2)堅持合作小組內進行相互評價。學生的體育游戲運動需要來自同伴之間的鼓勵,只有在鼓勵下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體育游戲的參與激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每一個體育活動任務完成都要在小組內進行評定,讓學生之間形成互相鼓勵的和諧進步關系。
(3)堅持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評價。即使是體育游戲,各游戲小組之間也要重視對互相的合作進行客觀評價,這樣能夠將合作小組的真實體育活動表現完整呈現,評價內容可以從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活動合作表現以及合作結果等方面進行。
綜合而言,體育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凝聚力,增加體育游戲,減少體育競賽,這對于心智較為幼稚的小學生而言更能夠順應他們的心理狀態,使他們在體育游戲中獲得合作的樂趣,并且減少對輸贏得失的過分追求,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不攀比的個性的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對“隊友”的了解,增強自己在團隊中的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戴樂.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下),2014(3):66-67.
[2]劉勇.初中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3(2):50-51.
[3]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b版),2013(12):189.
[4]劉艷.中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作用與創編運用[J].科技信息,2010,32(3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