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摘 要:“互聯網+”的到來,對教育領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教育信息化也因為“互聯網+”的出現發展速度加快。近年來,“互聯網+”下有各類新授課資源出現,比如微課、移動課堂、大數據等,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助力,但是在“互聯網+”下如何迎合時代的趨勢,促進小學語文課實際效率的提升,成為諸多教師關注的問題。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教師想要達到的一種目標,教師要積極轉變模式和觀念,將“互聯網+”與語文課教學充分結合,建立新師生關系,并保持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建立新的小學語文課授課方式,對小學語文課的內容進行篩選和整合,對網絡資源展開充分的利用。分析“互聯網+”下如何實現對小學語文課高效課堂的合理構建。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現階段“互聯網+”對諸多的領域形成沖擊,“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對于廣大教師和學生而言,“互聯網+”是非常熟悉的事物,教師積極對“互聯網+”展開利用,轉變小學語文課的模式以及方式,改變學生的思維以及方式,將“互聯網+”轉變為促進小學語文課高效課堂開展的一種資源,也是希望“互聯網+”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先進技術支持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教學中,旨在促進教學技術以及手段的革新,如何利用“互聯網+”提升語文課開展的效率,建立高效課堂,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問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互聯網+”給語文課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技術,教師順應“互聯網+”的趨勢,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師在語文課上不再只是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而是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小學語文課上開始出現新的內容以及手段,開始注重對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1]。
因為學生本身的心理和生理都是處于不斷發育的階段,這個時候學生身心并未成熟,對身邊的一切都保持著熱情和好奇心,所以學生本身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在小學語文課的學習中容易受到興趣的直接影響。“互聯網+”帶來了海量的網絡信息,便捷迅速的傳播方式以及高效的網絡資源優化能力,讓很多以往無法獲取的高質量教育資源開始進入教師的視野,因此,“互聯網+”下的小學語文課體現出更強的生動性以及趣味性。教師開始嘗試制作精美的課件,在小學語文課上引入很多鮮活的素材,多媒體開始發揮作用,“互聯網+”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讓小學語文課聲情并茂,對學生的興趣形成一定的激發作用。諸多枯燥的知識也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2]。
“互聯網+”一方面改善了小學語文本身的授課模式以及學習模式,但是限于學校本身的發展水平,加上教師的素質限制以及沒有完善的培訓制度以及設備配置,導致“互聯網+”的優勢并未真正發揮出來,教師在語文課上對“互聯網+”的應用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對“互聯網+”資源以及設備的操作還并不熟練[3]。沒有讓“互聯網+”起到提升授課效率的作用,甚至產生了一定的反效果。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對“互聯網+”資源的依賴性非常強,沒有獨立思考以及創新的能力,對學生并未進行科學引導,小學語文課的開展還是非常僵化,這些問題都導致“互聯網+”語文課的模式并未真正得到落實,“互聯網+”語文課模式要想實現充分的構建,需要提高教師本身的素質以及理念。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身有著極強的人文性以及趣味性,影響著學生的文字興趣以及基礎能力,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教師可以通過在小學語文課上的情境創設,結合小學語文課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情境中加強對小學語文課內容的理解[4],也讓學生感受到小學語文課強烈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的時候,這節課本身的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是與學生生活似乎沒有直接的聯系,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深意難以理解。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按照課本的內容進行朗誦或者表演,從而讓學生在小學語文課上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小學語文課的內容可以更好地進行把握以及理解。
2.加強引導,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可以積極借助各類技術手段,對小學語文課的內容進行更加直觀的展示,讓學生對小學語文課上的內容有更加直接的體驗和理解,從而降低學生在小學語文課上學習的難度,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感受力的科學引導,然后在小學語文課上設置疑問,組織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互動,從而提升學生在小學語文課上的自主性。比如在學習《春》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課前制作好的課件,展示圖片、視頻以及音樂,讓學生用直觀的方式感受作者描繪的春景,然后進行合理的想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想象春天是什么樣的景象。然后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讓學生對自己想象中的景色進行表達[5]。
(二)與時俱進,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1.創新教學理念
網絡技術在不斷更新和進步,在教育領域也出現了一些與以往小學語文課開展完全不同的新概念以及模式,這就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想進行解放,保持觀念與時代的同步,對小學語文課的理念進行創新,然后不斷用新的思想和理念來充實自己。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嘗試新的模式和方式,對教學進行不斷優化,從而讓小學語文課的效率實現提升。比如可以在小學語文課上開展翻轉課堂,讓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前進行充分的互動和自學,然后在小學語文課上與學生對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展開合作探討,最后教師可以進行統一解答。在翻轉課堂中師生關系不是以往的模式,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小學語文課的主角,學生可以借助自主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獲取,然后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鍛煉。再比如可以在小學語文課上對微課資源開展利用,微課的優勢就是短小精悍,在小學語文課上發揮微課的優勢,讓學生可以展開個性化的學習,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的整體效率。
2.把握核心素養,建構新型課堂
小學語文課上的關鍵能力,是聽、說、讀、寫,在新時期也是如此,教師要注重對互聯網資源的合理利用。如今諸多的新模式被應用到小學語文課上,但其實也可以作為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資源。教師可以將一些新穎的形式引入小學語文課上。“詩歌之王”“詩詞大會”這些都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一些節目,可以將其簡化引入小學語文課,讓學生在對基礎知識進行強化的同時,學習的效率可以得到提升,教師可以借此建立新課堂,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篩選整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1.篩選網絡資源,拓展學習空間
在小學語文課上借助互聯網,學生可以獲得一個非常龐大的學習資源庫,教師也可以在其中適當選擇自己需要的各類資源,其中涉及小學語文課的各個方面,學生可以從這些資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各類信息,也可以讓小學語文課的內容變得更加充實。網絡上的資源固然豐富,但是有良莠不齊的特點,教師需要幫學生對這些資源進行適當的挑選,這樣才能將“互聯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在《將相和》的學習中,關于歷史人物,其實在互聯網上各類的學習資源是豐富的,但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是值得信賴的,教師要對互聯網上的各類資源進行挑選,互聯網上關于歷史人物方面的講說很多其實是非常隨意的,沒有遵循客觀的事實,所以教師要找到真正優質的資源,將互聯網的實際優勢發揮出來,對小學語文課的學習空間進行拓展,從而實現對小學語文課效率的提升。教師要注重對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要因為資源的豐富性,而盲目利用。
2.整合網絡資源,促進課堂學習
互聯網為廣大教師提供廣泛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但是對于教師來說,還是要具備對互聯網資源的整合能力,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學會對互聯網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使課堂的學習得到一定的促進。
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要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科特色,適當對互聯網進行利用,然后利用其中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對小學語文課授課起到輔助的作用,對互聯網展開適當的利用,從而實現授課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南京大屠殺》的實際學習中,因為本身歷史距離學生還是比較遠的,所以學生普遍對歷史的了解是比較有限的,教師可以在語文課上對互聯網資源展開合理的應用,在對資源進行整合之后,實現對學生的直觀展示,從而給學生帶來直接的視覺沖擊,強化學生對歷史的感受,并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善于對互聯網資源進行整合,將互聯網的實際優勢發揮出來,然后促進小學語文課實際效率的提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更好地應用互聯網資源,在理論以及技術上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實際能力。
總之,“互聯網+”下小學語文課的開展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現階段教師并未將“互聯網+”的優勢發揮出來,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促進小學語文課效率的全面提升,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全方位的成長,從而促進語文教育整體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建新.向著目標推進的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和“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實踐[J].江西教育,2019(5):63-66.
[2]周玉琴.基于移動終端互動探究式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19(3):55-56.
[3]夏靜.體驗即成長:小學語文體驗教學課堂教學范式例談: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廣玉蘭》一課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35):4-9.
[4]蒯威.讓小學語文課堂閃爍理性的光輝:以《泉城》教學為例談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訓練[J].遼寧教育,2018(23):94-95.
[5]孔鳳蓮.導圖式課堂日記,讓孩子語文核心素養根深葉茂:有效提問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