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霞
摘 要:學習作為一項需要學生主動建構的環節,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自身則要承擔起教育引導者的重任,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以此來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打造出和諧的師生關系。基于此,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構建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就要從解放學生思想與發揮學生主體性上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只有讓學生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所以教師也要傾聽學生的看法,做好客觀評價,以此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涵義
作為學校教育中的重點,班主任就要借助課堂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此來實現教育目標。可以說和諧的師生關系其實就是班主任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在活動中形成良好交往的人際關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從展現語文學科特點出發,綜合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此來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
二、班主任構建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意義
1.滿足語文教學的特性要求
語文作為教育中的基礎性學科之一,有著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加之在語文教材中存在著豐富的作品,所以也展現出了極高的情感性。班主任在開展語文教學中就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上來進行,做好教學設計工作,在相互影響的基礎上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從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入手,借助教學情境來輔助教學開展。通過以文本內容為基礎,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師生互動或是角色表演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的內容,從而把握人物形象特點,實現對中心思想的歸納與總結,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2.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教育需要從具體行動上來進行,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在記憶力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很容易遺忘班主任所講述的知識,但是對于自己動手操作的內容來說,卻有著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吸引學生注意力入手,幫助學生構建出完善的知識結構,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這一階段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通過活動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完善自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從語文教學特點入手,設計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與認知發展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的效果。
3.滿足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任務并不是單純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幫助學生實現靈魂轉換。所以教學活動就要避免局限在特殊認知活動上,而是要從學生的實際經歷來進行。可以說課堂對班主任與學生不僅有著認識的作用,同時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教育價值。所以班主任在教育中就要從教書育人出發,幫助學生塑造出良好的心靈,在啟發學生智力的基礎上來做好教育調整。通過為學生創設出教學情境,在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性特點,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實現對課堂的深入探究。只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才能幫助學生實現有針對性的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從發展的角度上出發,在展現學生主體的同時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點。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做好教育調整工作,以此來滿足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展現出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策略
1.做好理論建構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育中的重點,就要協調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確保教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已經成為教育中的重點,只有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轉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但是在研究中發現,現階段的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矛盾,所以在教育改革的發展下,就要從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入手,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實現教育目標。第一,實現動態平衡發展。不論是哪一種物質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實際情況入手,找準切入點。師生關系作為教育活動中所形成的人際關系,就要從突出學生主體性入手,在相互影響的基礎上來協調好師生關系。通過從教學環境出發,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有效交流的基礎上來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第二,實現整體平衡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從全體學生出發,班主任也要主動與學生交流,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2.創造和諧教學環境
良好師生關系下能夠轉變班主任與學生在學校中的狀態,同時也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教師、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共同發展。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優化教學環境入手,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班主任也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確保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存在于學校環境中的,同時不同部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發揮情境作用入手,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可以說學校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養成正確人生態度的場所,而構建出和諧的校園環境也可以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開展。
第一,提升校園環境和諧性。良好的校園環境中包含物質、組織、規范環境等。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發揮教育一體性上來進行,確保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為保證教學順利進行與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奠定基礎。首先就要從做好物質基礎建設上來進行,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物質文化環境,如校舍建設與景觀布置等。當學校中具備完善的教學設備與辦學條件后,也就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如建筑的外形與顏色等都要從展現校園文化上來進行,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通過創造出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能夠為良好師生關系發展奠定基礎。其次從班主任與學生發展進行分析,優化小學組織環境,在尊重個體價值觀的同時協調好教育與個體發展之間的關系。只有展現出學校教育目標,才能確保教育的開放性,才能實現個性化的發展。所以在學校組織中就要確保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這樣才能營造出和諧的師生關系。最后,做好學校環境的優化,做好校風建設。只有發揮出規范與輿論的力量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解決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第二,創造和諧課堂環境。課堂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直接關系到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的發展。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優化課堂環境入手,為良好師生關系發展奠定基礎。在班級中學生之間是相互影響與促進的,但是也應當要明確的是并不是班級規模越大越好。如果班級學生人數越少,那么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就越好,積極參與度較高,教師的因材施教教學理念與方法效果也更加理想。所以說在教育中就要從優化課堂教學入手,加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出和諧的教育氛圍,給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3.更新教學理念
班主任作為和諧師生關系中的重要組成,就要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通過實踐可以看出,現階段教育中許多教師并不知道怎樣與學生相處,這樣也就影響到學生的發展。針對這一現象,就要從轉變良好師生關系上入手,確保教學理念的先進性,以此來提高教學管理質量。
第一,更新教學理念。教師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到教學行為,同時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點。在傳統教學中班主任并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教師就要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在更新教學思想的基礎上來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要保證師生平等性。通過從學生的利益與角度上來思考問題,在尊重學生個體的基礎上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能力差異,幫助學生實現生命價值。其次,保證教學觀的開放性。教學過程作為開放的過程我們就要清楚地認識到課堂教學的意義所在。可以說教學并不是單純以教師為中心的,而是要從師生互動上來進行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就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找出學生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好教學設計工作,提升學生的生活體驗。再次,保證課程觀的合理性。由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班主任就要做好教學計劃,綜合教學因素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最后,保證發展觀的全面性。在全面發展觀的影響下能夠確保學生得到公平的對待,同時也可以發揮出學生的潛能。所以在教育中班主任就要對學生保持充足的愛心,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足,同時還要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引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班主任也要為學生創設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情境,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第二,提高課堂管理效果。課堂有著動態性與發展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很容易出現許多問題,所以在教學中班主任就要正確處理存在的問題,以此來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管理中班主任就要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在尊重學生個體的基礎上來正確面對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接受班主任的關注。首先,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也要做好培養工作,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格,完善價值觀。另外,班主任的言行也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以此來實現對學生的引導與教育。其次,要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主動閱讀廣泛的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這樣才能解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受到影響。此外,教師還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從學生生活出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從而自覺參與到學習中去。最后,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機智,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應對突發狀態,以此來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與學生是充滿生命力的,且課堂教學過程也是不斷發展的。所以在教學中就要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好靈活調整工作,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才能讓學生受到影響。因此,在教育中班主任就要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從而在尊重與理解學生的同時來提高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就要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入手,做好教學與管理結合,以此來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教學中就要做好教學調整工作,幫助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實現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范景花.關于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3):45.
[2]張亞洲.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7(9):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