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南

摘 要:核心素養培育是數學教學的基礎課程,是學生數學成績不斷提升的關鍵性要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核心素養培育,不斷將其應用于教學實例中。最后總結實例教學要點,提高學生數學專業水平以及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實例;要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培育成為教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為適應教育行業不斷發展,提高學生能力,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成為必然趨勢。通過潛移默化地滲透,以及日積月累地鞏固,逐步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構成數學核心素養的要素
(一)數學基礎意識
通過學習掌握熟練的知識理論形成了數學意識,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知識進行數學問題解析,形成數學思維,對圖形、數字、以及空間形式等問題進行解析的意識,進而可以通過數學邏輯思維去思考數學相關問題。數學意識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思維邏輯性,是數學教學中重點的核心素養培養內容。數學意識是開展數學技能教學的基礎條件,教師在進行高難度數學技能培養時,應首先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意識,否則小學生在進入數學技能學習過程中會感到學習非常費力。
(二)教學實例應用
教學實例應用的內涵是指學生通過對數學意識和技能的學習后,運用于教學實例進行解析的過程。學生通過數學技能,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相關問題,繼而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綜合數學實例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熟練掌握數學的基礎意識和技能。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僅僅通過理論知識學習無法達到數學學習的要求,只有通過實例應用,將學生掌握的數學技能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才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教材內容。
二、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數學實例教學實踐
(一)深化教材內容
基于數學基礎的計算、測量、圖形等知識,學生在運用具體的知識和技能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數學核心素養。以及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了解數學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在教學不同知識內容時,教師應在課前認真解讀教學內容,通過仔細研究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知識,教學中為學生講解不同知識間的內在關聯。在教學中深化解析教材內容,將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作為基礎的教學目標,并貫徹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
例如,在“三角形面積”這一課堂中,基于知識與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深化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及是否能準確運用此公式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教學,能夠不斷深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推理、應用能力,進而通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理過程培養數學思維,不斷落實核心素養培育。
(二)解決數學問題體現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部分,通過學習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可以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基礎,深化知識理解以及數學邏輯思維。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除法后,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水費計算問題。
例如,一城市自來水公司在水費計算過程中,為能夠有效鼓勵居民節約用水,每月計算時按照分段計費的收取方式,用水量低于規定標準時正常收費,超出時按高于正常標準收取費用。小李家1-4月份用水標準如下表所示。
根據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小李家每月規定用水量為( ?)噸,規定內收費標準為( ?)元。
(2)超過每月規定用水量后,每噸水( ?)元。
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首先應認真分析表中數據,了解數據背后所蘊含的信息,以及單價計算的數量關系,進而得出每噸水費為2.5元,從8噸到9噸水費增加了3.5元,因此,每月規定用水量為8噸,超出后每噸收費為3.5元。
(三)長期堅持數學核心素養培育
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是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在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應注重長期堅持,在每一節課中不斷滲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不斷發展和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注重引導學生透過知識看本質內涵,進而深化理解數學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教學課程改革的基礎地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是貫徹落實教學改革的過程,符合教師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在核心素養培育中,教師應不斷自省總結,在實踐中逐步發掘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對策,進而促進數學教育發展的全面性,構建高質量數學課堂,提升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培育需要多元化的教學課堂作為支撐,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養成數學思維。進而通過教師優質的課堂氛圍,進行進一步鞏固,推進數學教學改革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史寧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學: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例[J].中小學管理,2017(1):35-37.
[2]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