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
摘 要: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探究能力。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積極引導,合理設置實驗教學,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運用
實驗教學法是一種優勢顯著的教學方法。教育工作者需要將實驗教學法積極運用到生物實驗中的各個階段,確保實驗準備的完善,通過對學生各個實驗環節的引導,確保實驗成功。將實驗教學與生活相關聯,切實提升學生生物學習效率。
一、精確實驗步驟
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通過干預,確保學生生物實驗步驟的準確性。例如,在學習“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時,為了確保實驗每一步的精準性,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實驗的每一步進行有效干預。首先,確保顯微鏡調試到最佳狀態。其次,制作臨時裝片。其內容是輕輕擦拭載玻片,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用清潔、安全的牙簽在口腔內壁刮取口腔內壁細胞,將刮取細胞的牙簽在生理鹽水中輕輕涂抹,用鑷子將蓋玻片蓋在載玻片上。最后,用顯微鏡觀察。教育工作者必須確保每個實驗階段學生都親自動手進行。
二、利用生活化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實驗教學法的時候,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更加順利。另外教育工作者還要將實驗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設計實驗讓學生親自嘗試:準備一個完好的蘋果,并用刀給蘋果劃一個口,過幾天觀察蘋果的狀態。如果把蘋果繼續放置,又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這樣的生活實驗設計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把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三、規范教育工作者演示實驗
教育工作者要把具體的實驗步驟以及操作方法列在黑板上。之后根據實際情況,一邊講解一邊進行實驗操作。我們以觀察植物細胞這個實驗為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制作臨時裝片,之后再進行材料和工具的準備。最后可以對細胞結構進行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掌握顯微鏡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更加清晰地觀察到細胞,這需要合理地調節顯微鏡。這個時候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把觀察到的細胞畫出來。教育工作者在一步一步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加深印象。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也能回想起教育工作者示范的步驟,規范地完成。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要針對每一個實驗步驟進行重點演示。
四、開展合作型實驗模式
教育工作者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多給學生布置合作型的實驗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人體內的物質運輸”這一課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設計“認識血液的組成”合作型實驗:首先教育工作者將學生分成4人小組,并讓學生在小組內明確分工,有的準備血液,有的取實驗器材;然后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兩個同學進行主要操作,即在A管中滴入檸檬酸鈉溶液,另一個試管不加任何物質,同時在兩個管內滴入準備的雞血,另外兩個同學協助并觀察實驗結果;最后在小組內討論實驗的現象,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五、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教育工作者要把理論和實際結合在一起,并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例如,在引導學生掌握觀察植物細胞這個操作的時候。很多學生剛剛進入中學,還沒有實驗操作的經驗。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細致地講解實驗方法,讓學生掌握獲取洋蔥表皮細胞的方式。之后把每一個實驗操作的步驟寫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步驟來操作,從而順利地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如果學生提出了意見,或者是表達出了自己的見解,教育工作者也要積極地回答。
六、鼓勵獨立完成實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更多發揮自我的空間,能夠進行自主設計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自信心,增加學習的熱情。我們以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為例子,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加入碘液,而使用的三個試管內部的液體都會變成藍色,這就代表實驗失敗了。教育工作者這個時候就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共同分析,要考慮饅頭的多少以及溫度和放置的方法等多個方面。之后鼓勵學生再次進行設計實驗,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總結出經驗。如果加入碘液,變成藍色,就代表沒有完全分解這些淀粉。原因是唾液不足,或者是恒溫時間不夠等。
七、設計探究性生物實驗
生活中大多數的現象都是我們探究的對象。我們以新疆的哈密瓜為例,為什么這里的哈密瓜最甜,是因為新疆處在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當地的溫差比較大。瓜果能夠受到較長時間的光照以及光合作用。瓜果消耗的能量以及有機物比較少,所以比較甜。這個過程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引導學生實驗,設計實驗問題,光合作用會產生什么物質,是不是淀粉?并且利用碘液來測試是否存在淀粉。學生選取比較健康的植物,在光照之后,去掉植物葉片的葉綠素之后滴入碘液。這個過程就能證明是否產生了淀粉。教育工作者要幫助學生細化這些實驗步驟,并驗證這個實驗操作。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實驗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而且對于學生日后進入高中或是大學的生物學習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所以,生物教育工作者要將實驗教學法融入生物教學,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影響和作用,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許琴.關于初中生物試驗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1(66):188-189.
[2]朱美林.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3(16):78.
[2]李麗娟.在初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J].教育學,201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