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贊
摘 要:籃球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也是小學生重要的球類運動。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體育鍛煉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籃球活動覆蓋了跑、跳、投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對促進小學生素質和技能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籃球傳統項目;增強體質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籃球作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籃球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點看法。
一、小學開展籃球項目的必要性
通過對籃球運動在小學校園中展開的狀況調查,發現籃球已成為很多小學生喜愛的球類運動。并且很多學校都有專門的籃球場地、配備了充足的籃球器械,為在小學推廣籃球運動提供充分的保障。我們知道,在籃球運動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強硬的身體素質,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是一項手腦并用的體育運動。而對于小學生來說,開發其智力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手腦并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萬能的工具和鏡子。”由此可見,手腦并用對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人左右腦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抽象思維與直觀思維有效融合的具體體現。
此外,籃球是一項團體活動,需要通過多人的分工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學生有團隊意識,學會個人服從集體。這對于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參加籃球運動,促使其養成全面的視覺,培養其全局觀。
由此可見,在小學開展籃球運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讓學生成為具有健康體魄、高尚情操的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二、在小學籃球中融入傳統特色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民族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運動。這些特色運動是依據本民族的特點創造出來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將這些傳統特色融入籃球運動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籃球運動的興趣,還可以充分彰顯我國的傳統文化,可以把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運動能力。
如在學習小學籃球“雙手前拋實心球”時,考慮到實心球較重,不利于小學生動作力量的發揮和拋球技巧的掌握。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籃球代替實心球。便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投擲用力順序和動作要領。由此可見,教師在籃球運動中,要認真學習我國傳統的特色運動,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找到兩者的結合點,把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趣味化的運動中,將跑、跳、投等基本活動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開展不同課程
要想在小學大力推廣籃球運動,教師就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不同年級學生學習籃球的需要。讓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夠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從而愛上籃球運動并樂于其中。
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開展一些基礎技能和帶有娛樂性的游戲競賽項目。像在二年級開展的“愛玩球的小兔子”情景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初步學習籃球的簡單組合動作,培養學生對球類動作的創新精神。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開展班級聯賽,師生混合,男女混合,三人制、五人制等不同形式的比賽,在多樣化的比賽中,營造濃郁的校園籃球氛圍,促使更多學生加入籃球運動中,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籃球的價值和魅力,大力普及籃球運動。這樣針對不同年級開展籃球課程的做法,讓我校各年級學生的籃球能力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發展學生的個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參加各種籃球比賽
為了增強我校籃球的知名度、打造籃球名校,我校積極參加市區的各項籃球比賽,在比賽中增強隊員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合作創新的精神。在比賽中我們還目睹其他學校的籃球技能,懷著“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心態,我校與很多學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組織學員到友校參觀學習,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我校的籃球水平。此外,通過比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讓他們在大型比賽中鍛煉了心理素質,提高了運動機能,為今后的籃球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
總之,在小學開展籃球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還可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籃球教學中融入傳統運動,讓籃球運動熠熠生輝,更具魅力,不斷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籃球運動中,讓籃球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光彩奪目。
參考文獻:
[1]施春良.提高“水平三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3).
[2]王建忠.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籃球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