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武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建立小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梢?,初學英語,興趣培養很重要。
關鍵詞:農村小學;學習興趣;小學英語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農村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相當于為農村小學生提供了一把打開英語學習殿堂的鑰匙,這種學習興趣越濃厚,他們對英語科目學習的渴望也就越強烈,他們的學習效果也就越明顯。農村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烈,對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總會快樂地、不厭其煩地探求。若對某種事物不感興趣,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不管是無意注意還是有意注意都與興趣有關。當學生的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他們學得最好。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如年齡偏大,或是非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較多,在教學中總是用“填鴨式”教學手段,以教師為中心,一味地想把知識“灌”進學生腦子里,缺乏和學生之間的親近、交流,彼此間容易產生較大隔閡,教師的形象在學生心里形成了可怕的陰影,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失去了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更無從談興趣。由此可見,農村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一、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1.興趣的培養能夠融洽師生之間的情感
小學生看事物很直接,表達出來的就是喜歡或不喜歡。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比绻麑W生喜歡一門科任教師,對科任教師的課堂自然充滿了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會悄悄地產生;相反,如果學生討厭老師,他就不喜歡上課,不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自己喜歡的事,或一些小動作,這些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2.興趣的培養可以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照本宣科,課堂教學中無教具,或教師不采用多媒體教學,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學的知識也就不扎實。
如果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制作一些圖片和多媒體動畫給學生看或者做一些小游戲、唱一些歌曲來營造寬松、有趣的氣氛會立即引起他們的注意。這樣在快樂中學習,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掌握這些知識。
3.興趣的培養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感興趣時,他可以專注于并傾向于它。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Happy ?birthday”時,我在教室前擺放一個蛋糕和一些蠟燭,營造了一個過生日的氣氛,把學生分為幾組,分別扮演過生日的同學和祝賀的同學,這樣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興趣,就連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也積極地參與起來,用英語數著one two ?three...他們興高采烈,大膽地進行交流,效果很好。
但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教學要求的提高,升學的壓力以及一些學生家長看重成績,課余時間安排孩子上補習班等現實矛盾的出現,使多數小學生感到英語學習的負擔過重,逐漸削弱了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不但學習成績上不去,甚至有的學生產生放棄英語這門語言學習的想法。因此,對于農村小學生學英語而言,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把培養興趣放在首位,讓他們主動去學,去習得語言基本知識,形成基本能力。
二、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1.營造輕松、有趣、簡單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說話或者語言都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就是所謂的“語感”。在中文環境中去學習,更需要將教學教材生活化。首先,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一幅幅插圖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經常運用的知識。如同學們最愛逛的公園、動物園,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喝的牛奶,同學們掛在嘴邊的一些日常禮貌用語;其次,要淡化課堂意識,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生活語境,如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讓教師和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使學生仿佛在說英語的國家里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使嚴肅的課堂變成了生動活潑的交際場合。這樣,就會給學生增添無限樂趣,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在較好的英語的語境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
2.使用簡單的音樂和游戲來激發興趣
為了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保持穩定和持久,我們必須堅持快樂教學。孩子們很活躍,善于表達,對音樂和游戲有天生的偏愛。因此,英語課應該融入音樂、兒歌、游戲和比賽。
總之,有了興趣這位好老師,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都得到了大大提高,所以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興趣無疑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許晴,聶虹彩,宋有志.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現狀及對策[J].現代交際,2016(8).
[2]林清富.提高小學生英語素養的幾點做法[N].發展導報, 2018-10-23(18).
[3]李遠.如何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N].貴州民族報, 2017-08-10(A03).
[4]武琳.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研究[N].發展導報, 2017-08-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