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
摘 要: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數”和“形”是數學中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研究對象。它們是數學中的兩大部分,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稱之為數形結合。數形結合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方法,以“以數解形”和“以形助數”兩種形式被用于現代高中數學教學中,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實現高效準確解題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數形結合思想;應用與優化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代高中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識日益增多,學習數學的內容也逐漸加深,進一步導致數學學習難過加深,因此數形結合的解題思想與教學方法在高校的應用變的更加廣泛。學生經過教師引導后,不僅可以準確快速解題,還可以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轉化為數學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教學中的現狀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高考數學出題愈加開放化,采用了更具有綜合性難度更高的應用題,所以原始的教學方法已經出現了一些弊病。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很多高中老師已經開始將數形結合的思想結合到日常教學當中,但由于認識不到數形結合思想的精髓,目前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依賴教材,缺乏知識擴展
目前所講的數形結知識大部分還停留在課本教材,缺乏深入講解和擴展,導致學生的思維被局限,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對數形結合思想重視度低
學校老師對圖形和數字的描繪不夠嚴謹,部分老師無法精準制圖,致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也使教學目的與預期的結果相背而行。
(三)缺乏對數形結合的專練
數形結合作為較難掌握的數學思想,應進行專項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讓學生真正把握數形結合的精髓。
二、數形結合思想的實際應用
數形結合在實際的高中數學題中應用相當廣泛,如集合問題、函數問題、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數、線性規劃、數列問題解析幾何、絕對值等問題。這些問題中集合問題較為簡單,我們舉例來看:
存在兩個集合,A{3,12},B{2,10},求A∩B的集合。
分析:本題為集合題,如果單純用邏輯利用數字進行計算分析,很難得出結果并且會浪費大量時間,并且這種邏輯計算,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在高考考場這種爭分奪秒的地方使用這種計算方法我們是不提倡的。但如果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計算,這道題就會變得很容易。
解題思路:在演算紙上畫出一個數軸,然后在數軸上畫出集合A和集合B的范圍,經過觀察我們會看到,集合A和集合B 共同存在的區域為{3,10},因此正確答案為A∩B={3,10}。
由此題可看出,通過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進行計算,會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邏輯思考,更加直觀并且準確地得出答案,為我們節省大量時間。再比如下面這道題:
方程sin2x=sinx在區間(0,2π)的解的個數?
分析:這類題型如果要進行邏輯計算,需要的時間會很多,計算量也會特別大。這時就需要用到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計算。
解題思路:我們首先畫出直角坐標系做出y=sin2x,x∈(0,2π),g=sinx,x∈(0,2π)這時我們通過圖象可以直觀看到y=sin2x的圖象和g=sinx圖象,在經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函數圖象有三個重合點,由此可推斷出方程sin2x=sinx在區間(0,2π)有三個解。
通過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進行繪圖然后對集合、方程不等式等問題進行解題,會讓我們在考試和平時做題中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提高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視度
數形結合這種可以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的思維方法,在“數學王國”中是極為重要的存在,好比一個國家的國王和君主,他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這時候就需要幫手,而數形結合就是能解決他們問題的最佳“幫手”。如何將這種數學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是我們現在問題的重中之重。
首先,作為老師要負起肩上的責任,在傳統教學思想上進行改進,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依托課本但不要依賴課本,以原始教材為跳板,對數形結合知識進行延伸,讓學生真正把握到這種思維方法的精髓。
其次,進行專項分模塊的練習,系統的進行教學,讓學生學練結合,自我思考,培養其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不局限于一根筋的思維方式,讓其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還應結合現代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抽象的不能口述的知識,進行電腦繪圖借助科技優勢更豐富的呈現出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愉快,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問題的思考。
數形結合作為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體,本身會很難理解,但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通過教師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從基礎抓起,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意識,一定能夠讓學生熟練地運用此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解題思維,攻破各類數學難題。
參考文獻:
[1]李曉明.高中數學教學與解題中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9.
[2]夏福春.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方法運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24.
[3]馬傳豹.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9):82-83.
[4]馬賦.數形結合思想在三角函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7(20):104.
[5]劉一諾.解析高中生數學解題中數形結合的應用思想[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