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棟 張墩利
摘 ?要:該文分析了互聯網+的背景下網絡化實訓教學新途徑、新方法,總結了網絡化實訓教學的意義。并根據不同專業類型和實訓教學特點,提出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的設計方法,為高職教師的實際應用提供指導。
關鍵詞:實訓教學 ?高職教育 ?教學模式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R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112-02
1 ?互聯網+的背景下誕生了很多網絡化實訓教學新途徑、新方法
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催生了一大批基于網絡的新媒體、新平臺、新應用。如何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到實訓教學中,成為了高職教研的新熱點。
山東理工大學的侯榮國利用Internet搭建了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開展機電一體化類實訓,提高創新設計能力的新平臺[1]。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單仲將微課應用在“汽車故障診斷”實訓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節省了教學時間,有效地促進教學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2]。南京理工大學的穆春林研究了虛擬儀器在電子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將實際操作中看不到的微觀過程生動地用虛擬實驗的方式展現出來,為實訓教學探索了一種新方法[3]。湖南工程學院的劉星平將工業以太網運用到PLC(可編程控制器)實訓教學中,構建了網絡化的PLC實訓教學體系,把傳統的獨立性實訓方式變為了協作式團隊合作模式[4]。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的趙亞麗研究了基于網絡資源庫的實訓教學組織形式,試圖解決職業院校的實訓條件落后和社會、市場發展需求很高之間的矛盾[5]。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李慧燕研究了基于互聯網的虛擬工廠實訓教學方式,讓培養的學生更符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使高職教育更好地與當前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及其規程和運作相銜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
2 ?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是高職教學質量提升的新途徑,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
高等職業教育更強調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培養,而這些都需要在專業實訓中來培養和塑造,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和職教專家都加大了對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改革,以期不斷提升培養效果和教學效率。
天津大學的劉詣在其碩士論文中指出,實訓教學本身的理論研究已經向如何構建一個中國特色的實訓教學模式和如何進一步發揮和挖掘實訓教學的功能和作用階段轉變[7],為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該論文也對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范圍進行了界定。華東師范大學的趙東對我國的實訓教學設計進行了研究,分析了“體驗式學習”理念在高職實訓教學設計中的應用[8]。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華馳老師研究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重點分析了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實訓教學進行評價和管理[9],但沒有對實訓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支持體系進行分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的周雪琴研究了“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重點分析了會計專業實訓體系中不適應互聯網技術融合的一些因素,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改革措施,因此缺乏實際操作意義[10]。中山大學的洪秀金碩士,研究了基于Web的實訓教學管理系統,從軟件技術的角度分析了網絡化實訓教學管理系統的實現方法,對指導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意義不大[11]。
綜上,“互聯網+”背景下涌現了多種實訓教學新元素,有網絡教學平臺、網絡管理平臺、微課、物聯網技術、虛擬儀器、虛擬工廠、網絡資源庫等。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新技術的作用、如何按照教學效果有效地對它們進行分類、如何將這些元素有效融入到實訓教學中、如何利用這些新元素來構建新的高職實訓教學模式,都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驗。
高職實訓教學模式研究的是實訓教學目標、實訓教學內容、實訓管理模式和教學保障模式這4個方面的內涵及相互關系,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這4個方面的內容都將發生深刻變化,雖然很多學者研究了高職實訓教學模式以及互聯網+背景下的實訓教學體系,但這些研究都比較淺顯,也不全面,大都只涉及了實訓教學模式研究的一個部分,因此,還需要進行更深入、更系統的研究。
3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減輕教師工作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旨在充分利用各種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技術因素,重新設計實訓目的、實訓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方式、實訓管理模式等實訓教學模式的各個部分。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將實訓內容劃分為虛和實兩部分,虛擬實訓又可以分為模擬實訓、仿真實訓、虛擬現實實訓和增強現實實訓。有了虛擬實訓的輔助,學生的實訓學習將游戲化、個性化,學生將感受到更形象直觀的實訓效果,學習興趣將大大提升,教學效率也將顯著增強。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將充分運用慕課、微課等新平臺和新資源,實訓評價機制也將采用網絡實現自動記錄、自動分析,既可以讓實訓教師從繁重的簡單勞動中解放出來,也可以讓實訓教學監管實現過程化。
4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符合開放式高職教學理念,可緩解實訓室不足的矛盾
開放式高職是我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所在,開放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就在于充分利用各種互聯網平臺和資源,將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學管理開放化。
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就是在開放式教學理念基礎上設計出來的,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實訓教學對實際實訓室的依賴將大大降低,初步實踐表明,部分工科實訓可以將實際實訓室里的課時降低到40%。這意味著以前2.5個實驗室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改革后僅用一個實訓室便可滿足。
并且,企業和市場的生產設備和環境不停在升級,很多高職院校和老師都抱怨學校實訓條件跟不上,采用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可以用仿真實訓和虛擬現實實訓技術將最新的設備搬進教學平臺,從而緩解實訓設備更新不及時的矛盾。
5 ?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技術對高職實訓教學模式帶來的影響,包括實訓教學目的、實訓教學內容、實訓教學方法、實訓教學評價和考核、實訓教學管理等方面。
對于新形勢,需要對現有的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新技術,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整理和分類。并根據不同專業類型和實訓教學特點,提出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的設計方法,為高職教師的實際應用提供指導。
面對網絡化實訓教學模式的趨勢,高職院校有必要將,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技術、新媒體、新應用和高職實訓教學模式相結合,努力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系統地分析網絡化技術對高職實訓教學模式的各個方面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最終需要構建出一種網絡化的實訓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將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新平臺、新媒體和新應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學到更直觀生動的教學資源,老師的教學負擔也將大大降低,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也將更加過程化和合理化。
參考文獻
[1] 侯榮國,馮延森.基于Internet的機電一體化實驗教學平臺的建立[J].制造業自動化,2009(10):12-13.
[2] 單仲,姜紹忠,王毓.基于微課的微觀教學法在“汽車故障診斷”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網絡化與數字化,2015(9):83-87.
[3] 穆春林.基于虛擬儀器的電子實驗系統研究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5.
[4] 劉星平.基于PLC的三級網絡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6(12):4-8.
[5] 趙亞麗,路澤永,趙柯.基于網絡資源庫的實訓教學組織探索[J].科學中國人,2014(8):255-256.
[6] 李慧燕.關于高職院校虛擬工廠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26-127.
[7] 劉詣.高職教育的實訓教學模式探究[D].天津大學,2010.
[8] 趙東.我國高職實訓教學設計研究——基于體驗學習理論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10.
[9] 華馳,顧曉燕.“互聯網+”背景下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172-177.
[10] 周雪琴.“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學習,2016(3):247-248.
[11] 洪秀金.基于Web的實訓教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中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