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對教學提出新的挑戰,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將教學最優化,實現高效課堂的建構,初中體育也不例外。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構建體育高效課堂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問題。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體育中考形勢下構建“高效課堂”提出幾點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考體育比較重視學生體能與毅力的考驗,體育學科承擔著強化初中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讓其主動配合教師完成體育訓練,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能與參與等方面的發展與進步,打造高效體育課堂。那么,具體該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呢?
一、接受新思想,創新教學模式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依舊沿用傳統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學生機械地跟隨教師的腳步參與體育鍛煉,其興趣低落,參與度不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也就更不用說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中考體育項目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其教學理念越來越深入教育工作者的內心,新課標中明確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摒棄舊思想,接受新理念,遵循“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轉變自身“統治者”的角色,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當課堂學習的主人,借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自主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學生的體能。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給學生打造自主發展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空間自主發展自己的能力,點燃體育課堂,讓教學徹底活躍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學習的參與度,為教師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以考試項目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訓練來講,可以說這是整個初中階段必測的體育重點教學內容,也是學生提高耐力素質和身體素質的重要參與項目。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讓學生“硬跑”下全程,這無疑是對學生體能的一種巨大考驗,學生面對這一巨大考驗往往表現出退縮的狀態,其參與興趣也不高,甚至有些學生還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逃脫”這樣的體育鍛煉,讓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頭疼不已。須知道,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是極其考驗學生的耐力、恒心以及頑強的意志的,需要學生長期堅持并完成的一項體育項目。為讓學生主動參與該項目,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戰場救援”游戲,來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跑步項目之中,讓若干名學生裝扮成戰場傷員,需要同伴進行搶救,同伴需要跑到400米處拿到“傷員”所需要的“藥品”,在返回駐地,給“傷員”進行包扎,使得“傷員”得到有效救治。
在此過程中,教師值得注意的是,初一學生在耐久跑中的技能還不夠嫻熟,需要教師著重幫助學生掌握耐久跑技能,并配合正確的呼吸方式,使學生在跑步過程中更加輕松應對;初二學生在這樣的耐久跑中已經掌握必要的一些技能,如正確的身體姿勢、擺臂動作,以及正確的呼吸方法,這時候需要學生把控自己跑步的時間和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完成訓練;初三學生即將面對中考體育測試,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運動中養成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質,克服自身的弱點,并在運動過程中學會分配自己的“體力”,以便自己以更佳的狀態迎接中考。
二、制訂課堂目標,提高學生體育水平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以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參考目標”,并明確他們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給學生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制訂體育教學目標并非讓教師將體育課程的總目標作為課堂每一節課的目標,這樣有失科學依據,教師要做到的是將比較宏觀的并且比較難以完成的教學目標進行量化,制訂出明確、具體的目標,可測量、可評估,實現體育教學的“透明化”發展,促使學生積極面對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以立定跳遠來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觀察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分析,由于班級中存在百分之十的肥胖學生,在設定跳遠教學目標之時,筆者也酌情考慮到這一情況,制訂出相應的教學目標,第一,讓所有的學生知道跳躍能力的價值,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并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第二,要求學生上下肢協調配合,做到用力順序正確,同時發展瞬間起跳能力和下肢力量;第三,肥胖學生在兩腳用力蹬地起跳之后,努力協調自己的動作,并盡力往前跳,與此同時注意落地姿勢,小心扭傷腳關節;第四,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當下課之前,要保證70%~80%的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技巧和訓練方式,肥胖學生要有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增強其體質。值得注意的是,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讓學生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戰勝一切困難,身心愉悅地參與到各項體育訓練活動之中,提高參與率,幫助教師共同建構高效課堂。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張自良.打造高效初中體育課堂初探[J].學周刊,2018(15).
[2]張云英.初探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3).
[3]鐘干南.淺談提高初中體育課堂高效性的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