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杉 劉蓉
【摘要】現如今,教育步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我國教育對于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越發重視。在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當中,民歌是非常關鍵的構成部分之一,把它運用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從小感受到我國民族文化的魅力,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現階段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狀況,可以將川南民歌的精髓融入到當地音樂教材中,這樣才能夠讓師生認識到川南民歌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提升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本文對川南民歌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展開了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川南民歌;中小學;音樂課堂;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根據新課標,當前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時,必須加強對學生音樂文化內涵的提升,不僅如此,還要讓他們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民歌是民族音樂長期發展得來的重要成果,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內涵。因此,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要靈活選取相應的民族,構建出豐富有趣的課堂,讓中小學生在民歌的學習中,深入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內涵,將民族音樂不斷傳承和發展下去。川南多丘陵,氣候舒適宜人,當地環境比較封閉,這些因素形成了獨特的川南民歌文化,并促使其得到了良好發展。在當地,山歌也被稱之為神歌,指的是早晨的山歌。由此可見,川南民歌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一、當下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現如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對于精神方面也有著愈發強烈的追求。因為各國經濟、文化的不斷碰撞融合,我國的民族聲樂文化中也充斥著西方聲樂文化,卻反而缺少了我國本土的優秀民族音樂,對于我國民族聲樂的傳承和發展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從小抓起,將民歌融入到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激發他們對民歌的興趣,這樣才有利于川南民歌的發展。
(一)缺乏民族性
川南地區的不少中小學校的音樂教學,其課程教學應用的依舊是過去的模式,教學內容方面也更加偏向運用西方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學內容和川南特色民歌結合并不全面,當地的民歌特色并未充分融入其中。民歌之所以能夠得到大眾的喜愛和認可,就是因為其有著獨特的發聲方式和氣息,最關鍵還是因為其蘊含著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1]。對于一個地域的民歌來說,其核心便是風格、韻味與語言,所以,學生如果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也能更好地學習川南民歌。當地不少學校的聲樂家并未對川南民歌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也很難有效地把川南民歌的特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二)缺乏民族聲樂教材
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其教學內容并沒有足夠的川南民族音樂素材,這種情況下,民族音樂教學的效果很難得到有效提升。課堂當中所傳授的基本都是音樂的理論知識,缺乏典型的民族音樂作品研究。川南民歌有著大量的作品,不過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卻寥寥無幾,學生也沒有機會充分地接觸到川南民歌[2]。
(三)缺乏師資力量
對音樂教學內容展開分析,民族音樂教師資源還是比較缺乏的,不少中小學音樂教師對民族聲樂并沒有足夠的研究,專業素質有待提升,自然難以有效地將川南民歌運用在音樂課堂中。這種情況對于當地民歌教學的發展帶來很大阻礙,川南民歌的發展也會因此受到限制。所以,需要對音樂教師加強培養,讓他們深入了解川南民歌的內涵特點,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將民歌有效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并促進川南民歌的傳承和發展[3]。
二、川南民歌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當中的運用
要想有效地展開音樂教學和傳承,就是要利用好課堂。川南地區的民族音樂,主要是通過課堂來進行教學和傳承的,那么,教師必須思考怎樣在有限的條件下,讓音樂課堂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4]。在音樂課堂當中,需要對川南民歌展開鑒賞,在鑒賞的過程當中,還要讓學生對民歌產生興趣,然后對他們進行教唱,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有效地理解川南民歌。和專業的歌曲存在很大差異,川南民歌是當地生活和音樂的結合體。民歌是通過音樂的方式展現的,但也是體現當地人們生活的一種媒介。在音樂課堂中,對川南民歌進行賞析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這種民歌的獨特唱法、咬字和發聲等。還有就是,在展開川南民歌鑒賞的時候,要盡可能地運用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到民歌形成的環境、有關歌手所穿戴的獨特服裝等,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能深深地感覺到川南民歌的豐富多樣,不僅如此,還能夠提升他們對于川南地區文化習俗的理解。通過川南民歌在音樂課堂中打造出強烈的民族氛圍,能夠讓學生得到有效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展開川南民歌的教學演唱[5]。
(一)對音樂課時的編排進行優化
首先需要對導引展開優化,在進行課堂歌唱的時候,可以將教材當中的歌曲和川南民歌展開對比化教學。結合各個單元的主題以及教學內容,將川南民歌加入其中,作為教學補充,這樣能夠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川南民歌,還能夠深入地學習教材內容[6]。
(二)南川民歌可以作為課堂的拓展內容
民歌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的題材也十分廣泛,可以運用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將其當做是課外的拓展內容展開學習,這種融入方式也相當不錯[7]。所有民族的音樂都是起源于實際生活,若是和生活脫離關系,音樂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其傳承和發展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8]。不僅如此,音樂也是一種國際化的通用語言,不論民族音樂是何種語言,并不需要翻譯,只要用心去感受都能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內涵表達。所以,中小學音樂課堂需要選取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川南民歌,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認同和喜愛,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川南民歌的特色和趣味性[9]。除此之外,還要盡量借鑒其他地區的教學經驗。通過這種方法,能夠確保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川南民歌的傳承和發展。當地也可以充分借鑒其他地區的民歌傳承方法。
(三)將川南民歌和其他學科展開綜合運用
音樂并非獨立的學科,其和美術、體育等都有著一定的關聯,所以說,這些學科都能夠相互滲透、相互促進[10]。同樣的,川南民歌一樣能夠和其他學科一起展開綜合運用。想要讓學生學好音樂,前提是要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意識,使他們具備發現美的能力。音樂的學習原本就是一種對美的接受,因此,教師要告訴學生,多多觀察這些美好的事物,自己的眼睛也會更有神采,多多欣賞這些美妙的民歌,內心也會越發美麗。比如在美術課堂中,可以為學生播放美妙動聽的川南民歌,構建富有民族文化氛圍的學習環境。
(四)編寫川南民歌的相關教材
中小學音樂教學需要選擇那些典型優秀的川南民歌進行教材編寫,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展開深入的學習。比如,可以將當地經典的民歌錄制下來,將其以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川南民歌的特色與魅力。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制定出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音樂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還可以找到能夠代表川南民歌風格的曲目,在課堂上展開深入的學習探究[11]。
(五)通過實踐活動促進民歌的創新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大力展開教學渠道的拓展。因此,需要盡量多多安排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獲得深刻的川南民歌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這對于川南民歌的創新有著積極作用。具體來說,教師在音樂課堂當中,要和學生展開民歌的接龍游戲,有效引導學生,讓他們充分結合自己掌握的民歌素材,相互之間對歌和接歌,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深入感受川南民歌的獨特魅力;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積極組織各類文藝演出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川南民歌音樂劇這些方式詮釋民歌的內涵[1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展開民歌的編創,將當下流行的要素融入其中。
三、總結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的構建構成,其中蘊含著民族文化精神,具備著深刻的藝術內涵,將其運用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能夠讓音樂學習更加富有趣味性,學生也能打下扎實的音樂文化基礎,他們的音樂素養將會大幅度提升。所以,中小學音樂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積極地將民歌科學滲透,將民歌的內涵以及相關的民俗文化導入音樂教學中,并對民歌展開鑒賞以及創作等活動,帶領學生親身參與,深入感受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讓他們對民歌音樂學習產生強烈興趣。這就需要提升川南民歌在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地位,還要對音樂課時的編排進行優化,除此之外,也可以將川南民歌和其他學科展開綜合運用。
參考文獻
[1]鮑穎.杜亞雄母語音樂教育思想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2]倪序.學校教育中傳承廣西民歌“一體化”模式探究[J].音樂創作,2018(5):160-161.
[3]王晉.山西民歌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傳承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24):190.
[4]黃科.小談本土民歌進中小學音樂課堂[C].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
[5]博雅杰. 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校本教材開發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
[6]魏碧.淺談中小學民歌教學[J].黃河之聲,2017(13):32-33.
[7]馮吉亮.新疆民族音樂文化在中小學教育傳承現狀的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藝術學院,2017.
[8]葛靈月.揚州民歌納入揚州市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思考與實踐[D].揚州:揚州大學,2017.
[9]郝文強.地方文化視野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6.
[10]劉姿廷.將廣西壯族多聲部民歌的種子灑在本土中小學音樂課堂中[J].音樂時空,2015(7):90.
[11]劉淮保.武陵山片區隆回“花瑤”民歌活態傳承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
[12]翟宗艷.中小學音樂合作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劉峻杉(1986—),男,漢族,四川內江人,本科,內江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