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是西方樂器,起源于西方國家,后來逐漸傳入我國,并深受人們的愛慕和追捧。鋼琴教學有其獨特的魅力,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而鋼琴教學也開始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要想更好地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就應當將西方鋼琴教學的歷史進行全面的回顧,并分析和研究西方鋼琴教學中所具備的特點,多吸取和借鑒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樣能夠更好地完善鋼琴教學體系,有助于借鑒鋼琴教學的實踐和經歷。本文針對西方鋼琴教學研究的歷史回顧與理論解析等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為鋼琴教學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西方鋼琴教學;歷史回顧;理論解析;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早在16世紀的時候,相關文獻就已經記載了古鋼琴的彈奏方法和演奏技巧,這是現如今最早的鋼琴記載記錄。鋼琴起源于西方國家,在西方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近些年,我國所使用的鋼琴教學文獻大多是由西方國家引入進來的。西方國家在鋼琴教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遺留下的資料也是非常寶貴的學術研究資料,對如今的鋼琴教學和鋼琴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18世紀的西方鋼琴教學研究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西方國家對于鋼琴教學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有多位鋼琴大師創作出了關于鋼琴演奏的經典專著,較為著名的有法國古鋼琴大師弗朗索瓦·庫普蘭撰寫的專注《羽管鍵琴的演奏藝術》。該書出版于18世紀70年代。這位大師曾在該部著作中明確地闡述了鋼琴演奏的手法、坐姿、彈奏方法以及表情等,將人物的演奏形態與內心的情感以及面目表情等描寫得淋漓盡致。該部著作為后人的鋼琴教學和鋼琴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是這位大師將鋼琴藝術推向了頂峰,使更多人認識到鋼琴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在一般人眼中認為鋼琴只有一種,實際上鋼琴也分為很多種類,不同種類的鋼琴在演奏時需要注意不同的技巧。例如18世紀上半業,較為著名的鋼琴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對古鋼琴音樂頗有研究,通過不斷的分析與研究,創作出了新時期古鋼琴的獨特演奏方法。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不同的鋼琴學家在彈奏鋼琴時都會有獨特的指法和音準的掌握,這就好比我國書法家或繪畫家在創作藝術作品時,都會有獨到的精神和獨特的手法。例如,巴赫在演奏鋼琴音樂的時候,習慣使用二指與三指或三指與四指之間相互翻閱的指法,很少使用拇指和小指,這也是巴赫指法的特殊性。后人對巴赫在彈奏鋼琴時的指法有一定的研究,并指明巴赫在演奏過程中所具有的特點和魅力。福克爾在創作與鋼琴相關的著作時,還論述了巴赫的觸鍵方法,稱其為指尖貼鍵彈奏法。該種鋼琴彈奏方法能夠如蜻蜓點水般在鋼琴鍵上滑動,使音符和音準都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一個手指觸鍵,而其他手指平穩地保持原狀,這也是巴赫在鋼琴彈奏時所具有的獨特性。
到了18世紀下半葉,歐洲進入了古典主義時期,這時歐洲的鋼琴音樂藝術發展十分迅速。人們對于鋼琴的演奏手法及音樂的表現形式都有不同的關注。巴赫在手型和指法上充分繼承了其父親的觀點,手指能夠貼于鋼琴鍵,并保持自然的拱形手勢。這也是巴赫彈奏鋼琴的一種特殊技巧,他為此專門設計和編制了各種雙音、和弦、分解和弦、音階、琵音等音型的指法,并廣泛流傳于18世紀下半葉[1]。
例如在彈奏樂曲的時候,教師習慣性地讓學生在熟悉樂譜的基礎上對各種音樂符號和彈奏風格進行掌握,尤其是在技能訓練上更要分步進行。例如在學習《哈農手指練習》的時候,一定要要求學生做到低指快觸鍵,每個音的發出要有四個過程,分別是準備、觸鍵、持續、離鍵,只有按照這四個動作所彈奏的聲音才是完整的。除此之外,還有手指指尖調音,這種練習需要注重手指關節的靈敏性,要做到快、集中、尖、亮、小、輕的聲音,只有做到這些所彈奏的聲音才更具有魅力,能夠真正地吸引人,實現鋼琴彈奏的美感。
二、19世紀的西方鋼琴教學研究
在19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的鋼琴藝術又有了新的進展。這一時期著名的鋼琴學家約翰·尼波默克·胡梅爾出生于匈牙利,19世紀80年代,胡梅爾創作了《鋼琴演奏藝術的理論與實踐大全》,這部著作在當時掀起了很大的風波,其不僅融入了手指技術訓練的全部元素,還融入了很多胡梅爾自身的觀點。與其他的鋼琴藝術相比,胡梅爾所創作的鋼琴著作重在講述鋼琴教學方法與演奏美學思想,這為鋼琴古典教學的研究和發展開拓了十分重要的空間。
鋼琴的演奏不僅要有一定的演奏風格,還要有一定的古典思想,只有將自身的思想與鋼琴彈奏相融合,才能夠創造出優秀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例如,意大利鋼琴家穆齊奧·克列門蒂在英國制造的布勞德伍德鋼琴上創立了以高抬手指、強力擊鍵、固定手臂為特點的彈奏技術。這種彈奏技術與18世紀巴赫的彈奏技術有天壤之別。不同的彈奏特點,無論是發力還是對鋼琴的認識上,都有不同之處。后者對鋼琴的彈奏是習慣性地使用爆發力,這種彈奏方法后來被貝多芬所接受,并成為了鋼琴藝術史上具有真正意義的鋼琴演奏風格,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演奏風格。現如今,該演奏技術和彈奏方法也被人們廣而熟知[2]。
克列門蒂的鋼琴演奏注重發力,注重指法與鋼琴鍵之間的融合。該種演奏技巧廣為人知,后來德國鋼琴家約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對克列門蒂的鋼琴演奏技巧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為了練習克列門蒂的指法,克拉默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鋼琴學校練習曲》是一部較為著名的樂曲,并融入到了學校的教材當中。這些練習曲分為不同的曲目,練習曲的音樂織體和節奏類型豐富多彩,每一首練習曲都有各自的特性和音型技巧。人們在演奏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克拉默對鋼琴演奏技巧的認識與了解。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克拉默所研究的鋼琴演奏技巧是以克列門蒂的演奏技巧為基礎進行的高度升華。時到今日,克拉默的演奏技巧仍然被人們使用,并且廣泛應用于鋼琴教材當中,深受人們歡迎。
貝多芬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鋼琴演奏學家,現如今很多學習鋼琴的學生對貝多芬非常熟悉,對他的故事和音樂演奏手法也非常熟悉。在19世紀,貝多芬以氣勢磅礴的激情演奏詮釋了克列門蒂奠定的動力性演奏風格,兩人的演奏風格有相同之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與貝多芬同時期的還有生于奧地利的鋼琴教育學家卡爾·車爾尼,可能對于很多現階段的學生來說,提到卡爾·車爾尼都會感到陌生,但提起貝多芬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卡爾·車爾尼在19世紀創作了《從初級到高級的鋼琴彈奏法理論與實踐大全》,這部著作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可以說是卡爾·車爾尼對鋼琴教學法的總論和集成,對如今的鋼琴教學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
三、20世紀的西方鋼琴教學研究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到了20世紀,西方鋼琴教學體系已經非常健全。此時人們對于鋼琴教學也有了更多的探究與認識,很多鋼琴演奏學家已經認識到了傳統鋼琴演奏技術與現代鋼琴演奏技術的差異性,并提倡將傳統鋼琴演奏技術進行改進,使其能夠滿足當時人們的需求。德國鋼琴教師魯道夫·馬力亞·布萊特豪普特在德培和萊謝蒂茨基的理論基礎上,重新創立了重量學派的鋼琴演奏理論體系,并創作了著名的鋼琴著作——《自然的鋼琴彈奏技術》,這一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歡迎,時至今日,在很多鋼琴教學理念中也能夠看到這一體系。
布萊特豪普特所創作的著作在20世紀90年代先后出版,他提出彈奏的主要動作必須分派給肩部的強大肌肉,使肩部與前臂、手腕、手指能夠相互呼應。只有這些部位合理運用和傳動,才能夠使彈奏的音樂更具有動感。這也被人們稱之為彈奏音階,這也是他所提倡的“重量學派”,這一理論在當時備受人們歡迎。后來到了20世紀中葉,該項彈奏手法又開始被人們所研究,逐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在現代的鋼琴演奏藝術中,人們對于鋼琴演奏技術和演奏技巧有了更多的要求。20世紀,英國鋼琴教育學家托拜厄斯·馬太對現代鋼琴演奏技術提出了新的理論,當時其創作的《觸鍵藝術的多樣性》于90年代成功發表,備受人們歡迎。其系統地論述了鋼琴演奏理論和訓練方法,所論述的方法與巴赫、貝多芬、胡梅爾等演奏手法有著一定的差異性。馬太講求肌肉放松協同理論,并不主張重量學派,馬太認為肌肉的放松和身心的協調要做到協同發展,只有身心放松的狀態下,所彈奏出的音樂才更具有柔和性,也能夠更好地彰顯出鋼琴藝術的魅力,這一點與胡梅爾所提倡的“重量學派”有著很大差異,兩者各有千秋。在對手法和力量方面的應用也有所不同,這也是鋼琴演奏理論體系發展的進化。
馬太在演奏鋼琴藝術時注重手指與琴鍵表面的柔和接觸,如同琴鍵是手指尖的延伸一樣,這種柔和的彈奏手法也運用到了手指、手腕、手臂之間的協調性。馬太十分注重技巧與音樂的關系,他提出的演奏技巧在當時備受人們關注,對鋼琴教學理論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如今,馬太的鋼琴演奏理論仍然被人們單獨列為一門獨立學科,并對其展開具體的教學研究,這些都是西方鋼琴教學研究的歷史與理論。現如今,人們對這些鋼琴彈奏歷史已經有了更多的研究與發現,并且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這也是西方鋼琴理論對教學所做出的卓越貢獻[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西方鋼琴教學研究的歷史回顧與理論解析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鋼琴起源于西方國家,后融入我國,很多西方國家的鋼琴演奏學者對鋼琴的演奏技巧和指法有著深入的研究,為鋼琴教學提供了很多素材,也為現如今的鋼琴教學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如今,我們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吸取和借鑒優秀的鋼琴教學研究成果,只有不斷地創新和開拓,才能夠更好地實現鋼琴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周偉.鋼琴教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J].鋼琴藝術,2018 (9):12-23.
[2]崔巖.關于教授鋼琴演奏中的技巧問題[J].鋼琴藝術, 2017(8):10-13.
[3]張式谷,潘亦非.西方鋼琴音樂概論[J].人民音樂出版社,2018(8):12-23.
[4]卞善意.談車爾尼的歷史貢獻及其鋼琴練習曲[J].鋼琴藝術,2018(8):10-14.
作者簡介:朱貞貞(197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