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勇
[摘要]在寫作文時許多同學一看到作文題目就開始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半天,構造出來的文章最后往往被批得一文不值。寫一篇好的作文,先從審題開始,接下來包括確定中心,選好材料,列好提綱,撰寫初稿等過程。在培養初中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這些環節的訓練與方法,讓學生通過練習將寫作方法與技巧融會貫通。本文將從審題、選材、布局謀篇等幾個角度說明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勤于練習,克服寫作的惰性。
[關鍵詞]語文;寫作;審題;選材;布局
很多初中生每天往返于學校和家庭之間,勉強完成作業后就與手機為伴。他們缺少對親情的感悟,缺少與社會的接觸,缺少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生活步履重復單一,難免會覺得作文沒啥可寫。出現上面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這也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學的難點之一。作文教學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一、學會審題,把握選材
寫作首先要明確主題。只有明確每個詞的意思,才能確立中心,主題是作文的靈魂。初高中作文主要是敘事,應注意題目的范圍并抓住題目中關鍵的詞。接下來是如何選材,有些同學作文中心不突出,內容沒有詳略。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這樣一個概念:選材必須圍繞中心,最能表達中心思想的要詳寫,接著給他們作文題目,讓他們確定中心,概述所選的幾件事。通過專項訓練,學生對如何審題和選材有了正確認識,專項訓練不僅要在課堂上練習,也要在課余時間練習。學生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鞏固自己所學,才能熟練應用,才能在自己的寫作中清晰地表達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掌握了審題和選材,還不能寫好一篇作文。荀子曾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干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告訴我們,寫作素材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二、拓寬閱讀面,善于發現
學生僅僅憑借語文課內閱讀,是難以積累寫作素材的,語文課內閱讀是提煉的精華作品,都是從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精選出來,讓我們語文學習有提高的方向。實現寫作素材的積累,要達到兩個要求:一是量要多,二是視野要寬廣。學生需要從課本之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和材料。生活中的事情接連發生,沒有比這更好的素材庫,學生要從中學習,要從生活中獲取素材,積累素材,從生活的各個親身體驗中獲得自己的經驗并加以利用,并且進一步分析、綜合和比較,以獲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學生可以從觀察自然角度積累素材。自然是最好的導師,自然的宏觀與微觀世界都是豐盛而又讓人驚嘆的,了解自然,系統持續地觀察自然,把自然和生活結合起來。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游戲和活動,讓學生更加富有想象力,讓學生的觀察力更加敏銳,讓學生的專注力更加集中,在鍛煉學生毅力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容易從大自然中積累作文素材。中學生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學校生活時間都比較長,對于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較為熟悉,體會最深。只需用心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情,積累成素材,能夠應用的材料是最好的材料。豐富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生活越多彩,學生積累的素材就越多。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告訴人們,書本材料的積累是靠多讀書、多背優美的語句和好的片段及優秀的作文獲得的。積累寫作技巧,如造句、選材、意圖、層次和段落、詳細寫作和縮寫、開頭和結尾、過渡和參考等,讓學生更仔細地研讀,從優秀作品那里品味出寫作的真諦。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進入電子時代,電視與網絡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給學生比書本更形象、更易于識記的知識。面對眼花繚亂的電視節目,應如何選擇呢?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看,在家長的幫助下認清真善美、假丑惡,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將其與閱讀、參觀、玩游戲相結合,使各種積累更加系統化。互聯網為學生打開了通往遙遠世界的窗口,讓我們可以更快更有選擇地接受,更新知識。互聯網可以幫助學生拓展閱讀空間,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家長應該陪伴孩子一起利用好網絡。
三、善于構架,布局謀篇
初中作文主題可以分為幾個大類,包括情感世界、熱愛生活、自勉勵志、生態環保等,其中情感類和生活類可以采用記敘抒情的方式進行寫作。記敘文離不開抒情,萬物總關情,如何處理一題多作時的記敘含情,于抒情帶敘,是寫好抒情記敘文的關鍵所在。訓練的目標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最能感人的就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中學生們應該面對的目標是在寫作中如何恰當地運用抒情的方法,如何在頭腦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培養人們的情感,激化人們斗志的作用,訓練方法可以采用抒情的方式表達,敘事抒情往往與敘事和描寫性論證的表達相結合,而敘事抒情往往被中學生所忽視。
記敘抒情,又可分為記敘含情與抒情帶敘。具體而言是記敘要具體形象,抒情才有依托,抒情要注意情感的真切深沉,不可隨意使用,流于空泛,同時,所得感情一定要樸實、自然,不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要想做到上述要求,就要力求真實,學生應該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感受,因為每一個人經歷、處境各不相同,感受也完全不同,正是這不同才體現了新意,也就自然而然地含情。當然也要求異,我們經常發現,對一個問題,往往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力避老生常談,敢于求異,求異之中別有一番真意在心頭。求異之中還要去求細,從平凡瑣事中去發現真情。
自勉勵志主題類的作文可以采用列舉典范的方式,人物經歷做例子因其較強的故事性而引人關注。但要切記,如果運用名人做例證,要注意信息的準確性;如果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做例子,則要注意例子選擇是否典型、有說服力。但是無論怎樣,有人物經歷時,一定會給人以非常明確的細節信息的感覺。引入帶有數字信息的例證,可以更具體、更詳實地說明觀點。數字信息所要傳遞的是一個量化的概念,而這一概念就是它所要論證的中心。人物經歷和事實信息,尤其是帶有數字、專有名詞的事實做例證更有說服力,非常容易掌握,初中生要從舉例論證、常用例子類型等角度全面掌握舉例論證,從而讓舉例論證更好地論證觀點,更好地為作文服務,通過例子讓自己的文章更形象生動內容飽滿。自勉勵志類文章也可以寫出自己對于某件事情的堅持和奮斗,對于自己的親身經歷更為了解,寫出來也會言之有物,不會千篇一律。自己的經歷或者身邊人的經歷更為真實與我們的距離更為接近,更讓人易于接受。將自己的經歷作為素材不僅讓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也鍛煉了學生把生活中的事情作為文章素材的能力。
生態環保類作文應注意利用辯證思維。環保與發展問題需要理智分析利與弊,但不能止于分析,應給出自己的觀點,要確立主題中心,不能無病呻吟,沒有鮮明的觀點,也不能空洞無物,僅說明觀點不加以解釋說明,沒有詳細的論據。利用辯證思維時要詳細分析、說明情況,環境保護是個大問題,學生寫作時可以小中見大,從小處落筆,一片草地、一朵鮮花、一只小鳥,甚至是生活中的一雙筷子、一個塑料袋等,都是非常好的寫作對象,可以包括在話題中,從小到大,從微妙的動作體現一種意識、一種思想。
四、勤于積累,注重練習
寫日記可以有效地提升寫作水平,中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把記憶中最深刻的事記錄下來。每天有一名學生把自已的習作抄寫在小黑板上,課間同學們幫助他論證字、詞、句的錯誤,使同學們少寫“土語”,多用“雅詞”。總之,凡自已的親身經歷、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寫,要不斷練習熟悉各種寫作手法。這樣,學生在生活和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材料庫”,讀書、看報,積累了知識,仿寫、改寫、周記、書信掌握多種寫法,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和興趣,互相取長補短,拓展思路,活躍學生思維,又不加重學生負擔,達到多練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中教導學生學會審題、把握選材,拓寬閱讀面、加大閱讀量,善于構架、謀劃布局,勤于積累、注重練習,必定會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幫助,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淑華.淺談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
[2]]劉廷.淺談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2013,(22).
[3]梅玲紅.初中生寫作能力培養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09).
[4]錢崇桂.淺談初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29).
[5]俞俊.初中生自主寫作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14,(1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