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莫嵐
摘要: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職業技能大賽的作用日漸突出,對于推動和促進教學改革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教學改革也從另一方面推動了職業技能大賽的發展,可以說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筆者以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研究案例,對職業技能大賽與高職教學改革進行分析,以期拋磚引玉,促進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技能大賽;教學改革;旅游管理;高職院校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旅游產業為引領的第三產業顯示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創造了一大批勞動崗位,吸引了大批從業者,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上必須要有特色,與本科院校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有所區分,每年一度的職業技能大賽就為高職院校學子提供了展示自身風采的重要舞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就是要培養中高端技能型旅游人才。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開設時間晚、起步慢,但是如果抓住職業技能大賽的契機,整合教學資源,開展校企合作,形成“賽考雙促”的機制,我校旅游管理專業依然前途無量、光明無限。
一、旅游管理專業技能教學存在的問題
貴州省作為聞名遐邇的“公園省”,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為旅游專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旅游業細分,傳統的旅游模式正在產生變化,導致旅游專業人才供應與市場需求脫鉤,從歷年的職業技能大賽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脫節
職業院校旅游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但是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很好地把握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合作企業與行業市場的關系,強調了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多數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仍然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由于自身動力不足,學習基礎差,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也不夠,所以導致學校教授的理論知識學生掌握也不扎實。每年的職業技能大賽,多數學生不敢也不愿報名參加,業務技能實際操作水平也有差距,導致學生在學校基本上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企業也不愿意接收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
(二)教師技能教學能力與實際脫節
旅游管理專業對實踐的要求比較高,所有的理論知識都必須依靠熟練的技能培訓和實踐,從這個方面來看,學校教學確實存在很多不足。高校教師基本都是研究生畢業之后就直接到學校就業了,缺乏在旅游企業或者行業部門工作的經驗,知識教學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實踐技能教學更是需要慢慢摸索。有些學生感覺在學校老師教了很多,但是沒有學習到任何知識,專業人士面試這些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旅游知識點時,這些學生多數一問三不知,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之后依然對工作不知所措,缺乏思路、缺乏方法,動手能力不足。這些都是由于學生接受了“填鴨式”教學,沒有對專業真正感興趣。教師如果在教學上換一種方法,采用與企業合作,在實踐中教學,一方面讓學生很快熟悉這個行業,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專業知識。從目前來看,多數院校教師的實踐技能教學是不足的。
(三)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的依賴性
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學生技能訓練的催化劑,對學校的教學改革產生極大的影響,它既要求學校給學生傳授學術知識,又要培訓相關職業技能。職業技能大賽要求學生自主報名參賽,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學生也沒有認識到職業技能大賽的重要性,所以報名人數并不樂觀。多數情況下,參賽學生都是教師動員參賽的,或者是由教師指定參賽的,學生的依賴思想比較重。學生的這種被動參賽狀態,會一直影響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指導教師需要從知識競賽、才藝展示、旅游講解、英語口語對話和即興演講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指導,然后經過無數次訓練,防止學生冷場或者怯場。職業技能大賽大賽設置的初衷,就是要學生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由教師加以引導,但多數院校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都是由教師包辦了,技能大賽預期效果無從發揮,也不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消化專業知識。
二、“賽考雙促”技能教學改革主要內容
從歷年職業技能大賽和市場就業學生的表現來看,“賽考雙促”技能教學改革,就是要打破原來教學上單純以分數論成敗的做法,將學生實踐技能也作為學生成績的重要評價方式。通過職業技能大賽這個平臺,向學生傳輸實踐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同等重要性,一個人的知識可能會忘,但是掌握的技能是很難忘記的。故而高校教學改革也應該從這方面著手。
(一)明晰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應該與行業部門息息相關,隨著就業形勢日趨嚴重,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再也不能“閉門造車”。其實很多年的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上就提出了對參賽學生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上的要求,學校在傳統教學上必須要進行改變,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前提,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者。職業技能大賽剛好可以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檢驗,引導學生查擺自身的問題,改正不足之處。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應該重點強調職業技能,從而與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錯層,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力。依托職業技能大賽的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得到激發,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落地落細落實。
(二)強化校企合作和學生實訓
校企合作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各高職院校紛紛走出校園,與企業搭建起了合作平臺,旅游管理專業更是需要建立起以實訓中心為基礎的教學基地,與合作企業多點布局學生技能教學。學校內部的實訓中心也可以針對性地開發學生訓練課程,確保實訓中心成為知識傳授、實踐訓練、學思并重的場地,而不是擺設。旅游景區、旅行社等旅游企業都可以成為企業的合作對象,就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而言,可以通過與貴州旅游集團進行深度合作的方式,團結一致開發好省內資源。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優秀的學生也可以快速加盟到企業就職,減少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形成企業、學校和學生“三贏”的格局。
(三)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學生在職業技能大賽上的表現是臨時的,學生真正掌握在手里的知識技能必須依靠教師合理有效的指導才能實現。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對學生操作能力全方位的考核,要求高職院校教師除了熟悉所有的考試內容以外,還要熟悉企業的實踐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教好學生,在職業技能大賽上取得好成績。一方面,學校可以借助一定的考核獎勵,激勵教師主動參與到企業實訓中去,去學習旅游行業部門的實用技能和知識,促進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還可以引入合作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為兼職教師,讓他們“現身說法”實踐教學,幫助學生克服對學習的恐懼,學習到應用型的知識和技能。學校在統籌使用教師方面,必須要加強教師評價機制、培養提升機制和教學保障體系,充分保障學校雙師型隊伍建設,讓教師大膽學習進修,才能在學校課堂上傳輸精彩的、有用的知識,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四)改革傳統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吸引就讀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必須要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寓教于樂,才能讓學生愛上本專業,學到真本領。比如,在導游業務教學上,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而不是老是由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教學上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模擬旅游景區,由學生上臺即興發揮,然后由教師點評如何完善。除此之外,還要增加實踐課時,讓學生感知導游的魅力和難處,讓學生主動思維,防止畢業后在工作上很快產生職業倦怠。
(五)在職業技能大賽標準的指導下開展課程改革
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要求和標準,很多時候也是社會對學生要求的標準,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在此標準下開展課程改革。旅游管理專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有素質、技能和擴展等方面,結合職業技能大賽的標準,還可以增加才藝表演、形體訓練、即興演講等方面的課程,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通過標準化教學改革,可以完善學校的教學體系,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社會成長,經過多年的積累以后,學校的聲譽也會不斷增強。
三、結語
隨著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在新媒體的帶動下,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校教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的推動促進作用,職業院校也應該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建設雙師型隊伍,強化校企合作,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從而確保職業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與本科教育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防止職業教育成為附庸和低端的代名詞。
參考文獻:
[1]達虹穎.基于職業技能大賽視角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2).
[2]陳碩.基于“以賽促學、以考促練”模式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當代旅游,2019(08).
[3]竺世萍.基于職業技能大賽分析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