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楊
摘要:作為中職學校的教育者,筆者認為,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我們對于學生的素養越來越關注,我們對于人才的定位已經發生了轉變。我們希望學校教育能夠在學生的內在產生影響,對學生的未來產生影響。而實踐證明,我們改變了教育定位之后,中職學生也能成長為擁有核心素養的學習者。在這一方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我們要將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促使中職學生擁有不斷發展的可以迎接未來挑戰的“基石”。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學校教育為什么無法取代?筆者認為,就是因為我們為學生構建了可以“一對一”交流的平臺,就因為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內在出發影響學生的發展,就因為我們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方案來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在中職院校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問題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如果我們不能為學生做好心理疏導,不能讓中職學生重新認知自己,不能讓中職學生恢復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在“就職”方面就會表現出各種不足?;诖耍P者建議我們要不斷優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一、現狀分析
(1)還是“大孩子”。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中職學生還是一群“大孩子”,他們的情緒并不穩定。在開展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我們要注意以此為立足點。據調查顯示,職中生欠缺心理素質,表現為依賴性強,缺乏自立和適應能力,離開父母的庇護會出現焦慮等情緒。在一些媒體中,也??梢钥吹铰氈猩驗樽蚤]、焦慮、強迫、精神分裂等而引發傷害事件的新聞。每年,各大職校都有職中生由于心理問題而無法繼續學業。因此,對職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
(2)存在“誤區”。任何教育理念的生成都有一個非常漫長的沉淀過程。在落實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調整教育節奏,查找問題,走出“誤區”。如我們在對職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避免進入的誤區主要有: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就好了,沒必要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是德育工作,是政治老師和班主任的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針對個別學生,大多數學生不需要。避免類似的誤區,對全體職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會使職中生更加健康地學習和生活。
二、方法分享
(1)提高職中生自我心理調適能力。我們不能將中職學生當做“成年人”來看,也不能將中職學生當做“小孩子”來看。在開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我們要注意從學情出發,幫助學生實現內在能力的調節,讓中職學生健康的成長起來?;诖耍谡n程中,我們要增設心理健康課程,教授自我心理調適的技能。也可組織心理健康講座,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2)教師平時可多引導學生,疏導不良心理。平時,多關心學生,對于心理問題早發現早糾正。在這里,有必要結合我班的一個案例來說明。這名學生是走讀生,開始給我的印象還不錯。可是,有幾件事情的發生,讓我警覺起來。比如說,該生雖為副班長,但經常遲到,經過多次說教仍效果甚微。后來,他的變化就更讓我吃驚,男生卻畫黑眼線、擦粉還用增高鞋墊,集體活動也不愿參加。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的第一反應是該生肯定在心理上出現了問題。我一面向學生科科長反映,一面向該同學的家人了解。我了解到:該同學是外省人,父母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來我省做生意了,他一度是缺少關愛的留守兒童,與奶奶相依為命。后來父母生意穩定了,把他接到了身邊。對于該同學來講環境和同學都是陌生的,后來他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與人接觸直到變成現在這樣。我到網上搜索了不少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用來慢慢開導他,甚至感化他。我還派同學接近他、幫助他,與他多交流,也叫他的父母親平時多帶他外出走走,但一系列措施下來收效甚微。我只能求助于一名國家心理咨詢師。我了解到這種情況,可能已經出現了心理疾病,對于該同學采取普通的心理策略是行不通的,必須對癥下藥,去專業的心理咨詢中心做量表測試,才能確定有沒有心理疾病。于是,我與他父母親碰頭,將這種方案陳述,他們表示接受量表測試。因為心理問題還是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比較有利。
(3)職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也要有家長的配合。學校教育活動對于學生的成長有怎樣的影響顯而易見,但是,要想促使中職學生優化的成長起來,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現實的。筆者認為,在落實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時,要營造家校合作的教育平臺?;诖?,家長同樣要正確對待心理問題,最好具備一些心理知識。在學生出現問題時不退縮,積極地與教師合作,為學生營造最優化的成長空間。
(4)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優化的大環境,教師落實教學目標同樣需要優化的大環境。在落實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時,我們不難發現,營造好社會環境,更有利于個人的健康與國家的和諧發展,也有利于為學生成長提供學習空間。作為一線的中職學校教育者,筆者認為,我們不僅僅要發揮主導價值,不僅僅要促使學生變得自律,還需要把社會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其中。
綜上所述,在開展中職學校教育活動時,我們不僅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技術”,不幫助學生樹立“就職”目標,我們還需要幫助學生生成核心素養,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堅強的意志,陽光樂觀的心態。對于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期的中職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僅可以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還可以為學生擁有未來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家麟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岳曉東,祝新華著.中小學心理輔導實用理論與技巧[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