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民
【摘要】機械CAD/CAM課程是機械類相關專業的主干課程,具有綜合性強,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特點。針對課程本身的特點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理論,聯系實際,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機械CAD/CAM 教學改革 實踐
1前言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勢在必行,機械CAD/CAM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現代制造業中。CAD/CAM是自50年代以來隨計算機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門綜合性計算機應用技術[1]-[2]。其利用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輔助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產品設計及制造。其效率高、綜合性強的特點不僅促進了傳統生產方式的改變,也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在該社會背景下,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實際應用,培養的學生很難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學生也無法體會到該課程在制造業中的地位和作用[3]。因此對機械CAD/CAM課程進行改革十分必要。
2 機械CAD/CAM課程的教學改革
2.1教學內容
結合當地工業生產類企業,了解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4],同時結合企業的生產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工業生產的案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掌握機械設計、制造的必備技能,同時穩固軟件操作的基本功,拓展工業生產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制造的能力。
2.2 教學模式
依據該課程的特點,進行模塊化教學,將多媒體教學轉化成為機房教學與實訓基地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充分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實現建模、仿真、制造一體化提供客觀條件。
(1)理論教學方法。在學校專業機房進行教學,利用教學網絡控制系統,教師端對教師內所有計算機進行控制,為學生進行實際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得看到老師們的實際教學步驟,演示完成后,實時布置作業,當堂演練,實現教、學、做一體化[5]。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若有疑問,可當堂解決,能夠及時做到查缺補漏,教學效果明顯。
(2)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學生對Pro/E、Slidworks等軟件的學習,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作為基礎。通過結合工業生產的實際案例,給學生布置制造任務,以分組討論學習的形式進行,使學生相互團結協作,在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產品的設計與制造。
(3)考核方法。學校現有的考核方式多數為教師出題、學生答題,最終由學生的平時成績結合卷面分數得到綜合成績,平時成績由考勤、作業等環節構成。該考核方式只體現了學生的理論學習水平,對于實踐環節的考核有所欠缺。考核方式采取答辯的方式進行,由學生匯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環節構成,最終根據學生的匯報、回答問題情況、產品質量綜合性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該環節占學生總評成績的70%,學生的平時考勤、課堂表現占成績總評的30%,學生充分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該考核方式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技能,也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意識。
(4)職業資格證推廣。在教學過程中,將職業資格證的相關考試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的同時為日后參加職業資格證考試打好基礎,使學生在獲得學歷學位的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3結束語
機械CAD/CAM是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根據課程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環節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將工業生產的實際案例引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實現了設計與制造的一體化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從而為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帆穎.CAD/CAM軟件技術在機械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9):274.
[2]武建偉,苑曉晨,樊建勛.CAD/CAM技術在機械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J].湖北農機化.2019,(11):39.
[3]劉芬.基于工程項目的機械類專業CAD/CAM課程群的開發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0):61-63.
[4]劉菊蓉.機械CAD/CAM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2):96-97+106.
[5]孫慧.機械CAD/CAM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職大學報.2018,(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