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江 江珊 李繼紅 徐桂珍
摘要? ? 審讀是期刊出版監督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期刊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期刊審讀實踐經驗,本刊審讀采用了作者提出的在期刊出版后由刊社內部專家及時對期刊進行定期全面評價的一種事后內部審讀辦法。經實踐發現,該辦法具有直接、方便、快捷和高效等特點,審讀效果良好,值得在實踐中復制推廣。
關鍵詞? ? 現代農業科技;期刊;事后內部審讀;實踐
中圖分類號? ? G232.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256-02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After-event? Internal? Review?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NG Hong-jiang? ? JIANG Shan? ? LI Ji-hong? ? XU Gui-zhen *
(Periodical Pres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 Review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eriodical publication supervision,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riodicals.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periodical review in our country,this periodical adopts an after-event internal review method proposed by the author,in which periodicals are period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experts within the journal after publication.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is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ness,convenience,rapidity and high efficiency,which is worthy of re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practice.
Key words? ?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iodical;after-event internal review;practice
早在1988年11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下發的《關于加強報紙、期刊、圖書審讀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做好對報紙、期刊、圖書的審讀工作,是加強和改進新聞出版管理的重要方法。”1992年5月,原國家科委在頒布的《科學技術期刊審讀辦法》中明確提出了審讀的6個方面內容。2005年9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公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第四章第四十五條中規定:“期刊出版管理實施期刊出版事后審讀制度”,將審讀工作列為報紙、期刊等紙質媒體出版管理的四項制度之一;第四十六條還進一步規范了各級各層的審讀工作。2009年2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又下發了《報紙期刊審讀暫行辦法》,對審讀的目的、范圍、內容、人員、方法等都做了詳實規定,成為新聞出版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督的重要遵循[1]。
由上可見,期刊審讀工作是期刊監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行業行政管理部門督導管理與決策選擇,事關期刊主管主辦單位有效領導與支持服務,事關期刊發展方向與發展質量。因此,加強期刊審讀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本刊也因之對審讀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1? ? 審讀的背景需求
《現代農業科技》雜志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農業技術研究類學術期刊,半月刊,296頁/期。雜志社擁有編校人員30余人。近10年來,為實現打造國內有顯著影響力與可持續發展期刊的奮斗目標,在主管主辦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和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將刊物由原來的科普類期刊成功轉型為現在的學術類期刊,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之路。據近10年來萬方數據年度報告,期刊各項技術指標均位居全國同類期刊前列,刊物質量領先于國內同類期刊[2]。
《現代農業科技》定位為技術研究類學術期刊,其作者群大多為縣級及以下科技人員,這些人員寫作水平差,投來的論文往往需要編校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修改、潤色和完善,方可付梓,否則容易出錯且出版后展示水平低。同時投稿論文數量大,本刊每天收到來稿60余篇,可在大量來稿中好中選優,每期發表論文170余篇,采用率約10%,有效支撐了本刊較大出版規模的運營,不僅帶動了期刊自身的全面發展,也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作出了應有貢獻。
由于本刊出版周期較短、出版規模較大,在編校人員數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就需要編校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以適應較高勞動強度的工作方式。在此背景下,如果在期刊出版后不加強審讀工作,對編校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素養、工作效率等進行事后監督,從而傳導至事前約束中,就很容易使編校人員只注重工作數量,不注重工作質量,導致期刊質量,特別是期刊編校質量大幅滑坡,出版不合格產品,有違于雜志社辦刊初衷,更不用說打造品牌期刊了。為此,本刊制定了審讀制度,并定期嚴格執行。
2? ? 審讀的方式選擇
期刊審讀可采取一般審讀、重點審讀、全面審讀、專題審讀、抽查審讀、書面審讀和談話交流等方式進行,據此又可概括分為內部審讀和外部審讀、事前審讀和事后審讀等多種方式。其中,事后審讀方式較為常見,一般指期刊出版后由期刊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具有相關學科背景的專家對期刊運行從形式到內容的全面評價,但這種審讀方式對于某一種期刊來說,在監督管理實踐中缺乏連貫性和常態性,經常審讀斷檔,不能及時發現并反饋期刊存在的問題,會使期刊審讀制度流于形式。
針對事后審讀存在的弊端,本刊審讀采用了作者提出的在期刊出版后由雜志社(編輯部)組織刊社內部專家對每期期刊進行定期全面評價的一種事后內部審讀辦法。內部人員審讀具有直接、方便、現實和高效等特點,是一種經實踐證明最實際和最快捷的審讀方式[3],能夠真正將審讀制度落到實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極大提高了期刊的優良品率和社會效益。為此本刊選擇采用了事后內部審讀辦法。
3? ? 審讀的具體辦法
針對本刊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或問題易發方面,本刊事后內部審讀除一般性審讀出版導向、出版內容、出版形式、裝幀質量、印刷質量等內容外,還著重審讀本刊的編校質量,確保本刊差錯率在合格范圍內。
3.1? ? 確定審讀人員
根據本刊人員結構及人員分工實際情況,選擇確定以主編為主的2位事后內部審讀人員,一位主要審讀中文部分,另一位主要審讀英文部分。
3.2? ? 隨機選擇審讀內容
在每期期刊出版后,由本刊社長隨機盲選覆蓋全部編輯人員編輯出版的論文若干篇(每位編輯抽查所編論文約2萬字),供審讀人員審讀。
3.3? ? 召開月度審讀會
在審讀完成后,每月召開1次審讀會,與編校人員面對面交流審讀結果。會后公示每位編校人員編校的論文差錯情況,發揮審讀結果對編校人員的引導、提醒、敲打、約束和提升作用,幫助編校人員逐步養成又好又快的編校習慣。
3.4? ? 兌現獎懲政策
每期審讀嚴格按照公認的統一差錯標準扣分,每扣1分扣發獎金人民幣若干元,并在審讀結果公示后及時兌現。編校人員實行末位淘汰制,累積扣分最多者年終自然淘汰。
4? ? 審讀發現的常見差錯及糾錯效果
據統計,出版物中的差錯,語言文字差錯占80%以上,因而消滅語言文字差錯是編校主體的主要任務[4]。當然,編校人員也要關注期刊其他方面的差錯。
4.1? ? 常見差錯
4.1.1? ? 論文的科學性方面存在的差錯。科學性是科學論文的基本屬性[5]。審讀中發現,論文的科學性差錯呈現分散性、隨機性和經常性特點。比如試驗設計不盡合理、試驗未設對照處理、試驗樣量不夠、試驗數據方法處理不當、試驗結果計算不準確等。
4.1.2? ? 論文的創新性方面存在的差錯。論文的科學價值在于創新[5]。論文的創新性一般體現在題名、摘要、引言及討論內容中。審讀中發現,少數論文只注重介紹試驗方案和試驗結果,而對試驗的創新性凝練不夠,有的甚至未有涉及。
4.1.3? ? 論文的規范化方面存在的差錯。科技論文作為科研活動成果展示的形式,要有嚴密的科學邏輯和呈現方式。科技期刊作為一種時效性很強的出版物,應符合國家和國際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6]。審讀中發現,個別論文標題與正文內容不一致,文章的中文題目與英文題目不一致,作者署名和工作單位的中英文不一致;論文摘要過于簡單,摘要要素不全,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結果表達不全面,常有遺漏;有的論文章節之間內在邏輯性不合理,甚至亳無關聯,層次不清;有的論文語句不通順,用詞不當,出現病句、錯字和別字;個別論文圖表中標注不規范,表格中各列數值有效位數不一致;文后參考文獻與正文中標注不吻合,引用他人的觀點、資料和方法等未在參考文獻中標注。
4.2? ? 糾錯效果
本刊根據外部審讀意見及自測質量結果不理想的狀況,近年來加強了事后內部審讀工作,制定了事后內部審讀制度,強化了事后內部審讀結果的運用,編校人員的科學素養和業務水平大幅提升;期刊質量,特別是期刊編校質量顯著提高,達到了國家行業標準要求,為期刊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5? ? 審讀實踐的啟發
5.1? ? 審讀工作必須加強
科技期刊的審讀是以國家頒布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標準、條例等為準則,對科技期刊的政治導向、學術水平、編輯水平、印刷水平、裝幀水平、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統一的全面檢查,以便加強科技期刊管理、把握辦刊方向、提升辦刊水平、提高辦刊質量[7]。期刊審讀工作一直是期刊行政管理部門、期刊編輯行業學會和期刊主管主辦單位關注的重要話題,堅持審讀制度不僅在于法律條款的強制性,更要發自內心地歡迎這項制度,并且研究其精神,把握其要領,從而貫徹執行。從本刊多年來事后內部審讀效果看,確實嘗到了甜頭,達到了上述目的。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審讀工作,并不斷加強,使其規范化、標準化和常態化。
5.2? ? 審讀專家素質必須過硬
審讀專家既要從整體上評價期刊的理論性、前瞻性、指導性、時效性和導向性,又要審讀期刊的出版導向、出版形式、裝幀質量和印制質量等方面的規范性,若沒有較強的文學功底則不能完成此項工作。期刊審讀全憑專家的職業素養和學術良知完成,要求審讀專家必須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和豐富的編輯工作經驗,要有獨立的社會人格和社會責任擔當。同時,審讀專家還要善于與編校人員面對面溝通審讀結果,切實將審讀結果轉化為編校人員的自覺行動和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審讀作用充分發揮、審讀目的完全實現。
5.3? ? 審讀工作必須重點突出
審讀工作內容豐富。據2009年2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的《報紙期刊審讀暫行辦法》第九條規定,共有10個方面內容需審讀,歸納起來,主要是審導向、審規范和審質量等。具體到每個雜志社或編輯部,要根據期刊情況,一項一項對照檢查,對薄弱環節或問題易發方面需選好審讀方式并常態化重點審讀。本刊就是在一般性對照檢查后,發現經常發生的問題,并重點開展了編校質量審讀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審讀效果,有效解決了此類經常擔心的期刊質量問題。
6? ? 參考文獻
[1] 夏新宇.略論建立內部審讀的長效機制[J].淮陰工商學院學報,2012,21(6):82-85.
[2] 王洪江,徐桂珍,鮑勇,等.《現代農業科技》雜志成功轉型的實踐探索[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1,23(6):176-179.
[3] 顏志森.科技期刊的審讀方式及其優勢互補[J].編輯學報,2004,16(3):170-171.
[4] 吳健敏.科技期刊編校質量問題探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372-373.
[5] 許玉艷,劉歡,張曉琴.科技期刊編輯審讀加工方法新思考[J].編輯學報,2017,29(2):122-125.
[6] 劉素梅.提高科技期刊編校質量的途徑[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6):190-191.
[7] 田美娥.關于科技期刊審讀的一些思考[J].今傳媒,200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