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 ?要:本文以長春財經學院為例,分析了民辦應用型本科管理類專業在實踐教學質量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組織機構建設、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幾個方面探索如何構建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關鍵詞: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保障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規劃課題《應用型本科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研究》(課題批準號GH181014)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是其根本原因。應用型本科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同時也對實踐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構建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對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應用型本科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存在的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高校都非常重視理論教學,而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實踐教學主要以課內實驗和案例教學為主,涵蓋的內容和形式較少。學生實習以分散實習為主,實習崗位遍布各地,指導教師不能全程跟蹤,管理起來難度很大,大多流于形式。畢業論文也不能結合實習實踐來完成,研究內容以理論為主,題目過大過空。
(二)實踐教學保障制度不健全
實踐教學保障制度是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的依據,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然而,各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大多是關于課堂教學方面的,有關實踐教學方面制度不多,缺少科學、完善的制度與評價標準,致使實踐教學質量不能持續改進。
(三)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數量不足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一部分是從校門走入校門的畢業生,缺少實踐工作經驗。一部分是從公立院校聘任的兼職教師和退休老教師,很多教師在觀念上也沒有轉變,思想上還是愿意從事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而比較抵觸實踐教學,造成實踐教學師資數量嚴重不足,制約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校內、外實訓條件差,設施不完善,缺少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民辦院校辦學時間不長,教學經費自給自足,很多教學設施由于投入經費較少,校內實訓場所的軟、硬件設施不能完全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而校外的實踐教學基地又沒有和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造成校外實習場所也比較少,不能一次接納很多學生同時去實習。
二、應用型本科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一)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為實踐教學質量提供思想和組織保障
首先要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在師生中營造重視實踐教學的積極氛圍。長春財經學院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入手,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強化實踐,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例,使實踐教學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學生在校期間實踐能力培養不斷線。另外,各分院設立了專門分管實踐教學的副院長,在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第二課堂、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校、院實踐教學質量兩級監控的組織機構,為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為實踐教學質量提供制度保障
長春財經學院為更好的規范實踐教學活動,制定了一系列實踐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如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規定,畢業論文(設計)查重與盲審制度,畢業實習管理規定,關于實驗、實訓教學管理辦法,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規定等。規范了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為實踐教學質量提供師資隊伍保障
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企業的工作經歷與實踐經驗,熟悉實訓軟件操作流程,能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能夠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任務。所以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主要依靠外引進和內培養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方面,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學校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從企業聘請一些高級職業經理人和管理人員,他們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指導學生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或以宣講的形式舉辦管理大講堂。另一方面,除了外部引進外,“雙師型”教師主要依靠內部培養,利用校企合作基地,每學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實踐鍛煉,在企業開展管理咨詢、員工培訓等工作。提高每一位實踐指導教師的教學水平及素質。
(四)加大教學經費投入,為實踐教學質量提供環境保障
1.加強仿真實訓室建設,改善校內實踐教學環境
長春財經學院投入大量經費建設了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目前仍在不斷的建設中。實訓中心可滿足管理類專業開展課程實訓和專業實訓。實訓室采用仿真環境下的專業實訓與跨專業綜合實訓相結合的建設模式,打造了一個完整的、高規格的、全天候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沙盤演練、軟件模擬等實踐手段,按照仿真性、先進性和完整性等要求盡可能仿真模擬企業經營管理環境,接近生產一線活動,讓學生可以在其中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體驗各個經營崗位的業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程度。實訓室的建設和使用,改變了過去管理類學生難以對口實習實踐,理論學習與就業技能相脫節的現象,不僅解決了實習、實訓難的問題,而且推進了實訓內容和實訓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為實踐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了保障。
2.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改善校外實踐教學環境
校外實踐基地是校內實踐基地的進一步延伸和拓展,通過和相關的實習單位簽訂一些合作的協議,讓學完相關知識的學生進入到實習單位進行科學有效的實習。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大有益處,可以有效緩解校內實訓基地不足的情況,拉近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真實的崗位之間的距離。目前我校已與多家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這種教學保障系統的構建能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效率,并規范其實踐過程。
參考文獻:
[1]江麗.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D].江蘇科技信息,2019(03):57-59.
[2]呂國清.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D].教育與職業,2018(09):96-101.
[3]邢鶴 吳安平.構建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D]. 長春大學學報, 2012(06):7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