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成長維度>內部運營維度>利益相關者維度。2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楨鑫 姚利輝 曹立新


【摘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全面績效管理有助于公共部門提高運行效率,優化管理流程及業務流程,更快更好地實現戰略目標,是新時代下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手段?;诖耍恼逻\用平衡計分卡原理,設計可以全面、均衡地反映高校目標完成情況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采用德爾菲法獲取成對比較矩陣,運用MATLAB 2018a軟件計算出4個維度及23個指標的權重。研究結果表明,4個維度按照影響大小排序依次為:財務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內部運營維度>利益相關者維度。23個指標中的“雙一流”學科建設經費投入、學科競賽成果、資源利用率、科研成果產出數、專利實施率等指標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影響較大,需要作為重點考核評價指標;個性指標、教師滿意度等指標對提升高校辦學特色、促進高校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評價指標體系;高校財務績效;平衡計分卡;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4-0109-04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我國堅持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并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據統計,我國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連續多年超過4%,如何優化高校資源配置、完善資金結構、提高資金利用率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試構建一套全面、均衡、協調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并依據分析結果提出改善高校財務績效的對策與建議,以期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文獻回顧
西方國家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高校績效評價開展研究。英國大學效率研究指導委員會(1985)將高??冃гu價指標劃分為反映高校特征的內部指標,反映高校學科設置相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外部指標,以及反映高校資源利用率的運行指標。隨后,英國大學撥款委員會聯合工作小組與副院長和校長協會(1986)為完善英國大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編制了《英國大學管理統計和績效指標體系》,較為合理有效地將績效評價指標劃分為輸入指標、過程指標和輸出指標。Cave等(1989)提出了14個精選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并將其劃分為關于教學的指標和關于科研的指標??穫悾?998)使用聲譽調查法,通過對組織成員滿意度的調查,從精神領域、學術領域、外部適應性三個領域共九個方面設計了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
厲以寧(1984)開創了國內研究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的先河,提出以能力指標、畢業生發展潛力、知識轉化滯后期、知識與技能標準分等指標構建衡量高校教育經濟效率的指標體系。徐月麗(2012)提出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內容應涵蓋財務效果、財務效率、財務效益三方面,并從科研、教學、資產績效和自籌能力四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侯玉燕(2015)依據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以及高校實際設計了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其中基本指標包括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和收支結構比例,綜合指標包括財務綜合實力、財務運行績效和財務發展潛力。郭歡(2016)根據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設計了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并以三所具有代表性但規模不同的高校為例進行了實例分析,提出建議。林亞男(2018)采用徐月麗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結合了模糊綜合評價法與層次分析法的模糊層次分析法為指標加權,然后以G高校為例,對其財務管理績效進行了評價。
從既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學者們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進行了大量的有益研究,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過分著重于對財務指標的設計,忽視了非財務指標;對于權重,一般采取單個專家或具有相關經驗人員的意見對各指標進行主觀加權,缺乏客觀性;缺乏評價高校特色及優勢學科建設的個性指標;缺乏對“雙一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率等新時代下高校新使命完成情況的評價指標設計等。
基于此,本文試采用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原理,從學習與成長、內部運營、利益相關者、財務四個維度出發,結合高校實際,試構建全面、均衡地反映高校目標完成情況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采用德爾菲法獲取成對比較矩陣,運用MATLAB 2018a軟件探究各維度及指標的權重,以期為高校的健康長足發展提供參考和新的思路。
二、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一)構建原則
1.可比性原則。對同類對象的評價要設定統一的標準,以實現高校財務績效的橫向可比性與縱向可比性,幫助高校利用財務績效評價發現并改進不足之處,發揮績效評價體系的效用。
2.相關性原則。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設定不同于企業,要從經濟、效率、效益三方面出發,考察高校現有資源使用效率、人才培養能力、科研產出數量、社會效益等多方面情況,因此指標的設計應緊緊圍繞這些績效目標,找到與之有緊密聯系的定量或定性指標并加以考核,以反映高??冃繕说耐瓿汕闆r。
3.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均衡的原則。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應當提升對社會效益的考察,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全面、系統地反映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戰略目標的實現情況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水平。
4.彈性原則。當今社會,技術的迭代速度與日俱增,對人才的需求也呈多樣化發展趨勢,不同高校為社會培養的人才類型也應有所差異,因此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設定應當反映高校之間辦學特色的差異、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高校辦學戰略目標的差異,以使評價結果能夠準確體現高校財務績效的實際情況。
(二)平衡計分卡的引入
平衡計分卡是于20世紀末期由Robert Kaplan與David Norton所建立的“未來組織績效衡量方法”,以組織的戰略目標為核心,依據組織結構,將戰略轉化為創新與學習、內部流程、顧客、財務四方面具體績效評價指標,對組織進行考核,從而使其具有持續穩定發展的動力。通過運用平衡計分卡,可以使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長期與短期目標、領先與滯后指標、結果性與動因性指標、內部與外部群體達到平衡,全面地反映組織的綜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