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洋
【摘 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不平凡的偉大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積累了非常寶貴的成功經驗。認真總結并結合新時代實踐發展運用這些經驗,對于推進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意義。基于此,文章對新中國經濟發展70年的寶貴經驗進行了粗略的探討。
【關鍵詞】新中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經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經濟的創新發展主要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發展、完善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這兩大主題展開,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學在理論研究和政策探討方面涌現出大量優秀成果,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不斷增強。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學界接受蘇聯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蘇聯范式”成為經濟學發展的主導范式。在實踐中,經濟學界逐漸認識到“蘇聯范式”存在的局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推動下,我國經濟得到進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探討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局部改革和完善,而是開始思考經濟體制轉型、宏觀經濟管理體制與宏觀調控方式創新、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與微觀經濟基礎重塑、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價格體制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經濟全球化和開放發展成為我國經濟改革的重點。在我國經濟在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如何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并對生態環境建設、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精準扶貧、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具體問題方面,均展開了廣泛深入的研究,為深化改革開放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歷程,我們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一代代改革先驅前赴后繼,獲取了新中國70年經濟發展的寶貴經驗:
一、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始終堅持同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從人民的實踐創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二、必須堅持生產力標準,始終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只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生產力標準,就是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動搖,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強身健體
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充分說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搞建設,必須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同時又必須打開大門搞建設。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開放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同時,要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同各方一道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為世界共同發展增添新動力。
四、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為經濟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社會穩定是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基本的條件。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涉及利益調整、體制轉換和觀念更新。因此,要始終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協調統一起來。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特別是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防范化解各種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
五、必須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要把十幾億人的力量凝聚起來,齊心協力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做好經濟工作,既要加強黨的領導,又必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要與時俱進,及時研判經濟形勢變化,加強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化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專業化能力。
六、結語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我們應審視歷史、展望未來,為了中華民族迎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王煥;中國經濟發展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J];決策與信息;2015年19期
[2]梁斌勛;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發展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視野;2014年06期
[3]施平;談如何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J];瞭望新聞周刊;2012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