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 林細蓮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堅持黨的領導下健全統戰工作領導機制、健全民主監督機制、完善民主協商機制、建立統戰人才培養機制、開創互聯網“大統戰”新機制是促基層進統戰工作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基層統戰工作;創新機制
信息化時代,統戰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以黨的領導為核心,深刻領會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統戰工作的中心環節,發揮領導力對基層統戰工作的領導和指導作用,提升基層統戰工作成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健全統戰工作領導機制
信息化時代要把基層統戰工作落到實處,需要基層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在統戰工作中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統戰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基層黨組織每年要有1-2次專門研究統戰工作的專題會議,做到年初有計劃,年底有總結,定期對統戰工作進行檢查,重視基層統一戰線工作,確保統戰工作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基層統戰工作要以黨的領導為核心,要以發展為首要任務,要在黨委統一安排下開展工作,積極主動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發揮基層統戰成員的覆蓋面廣、人才薈萃的優勢,鼓勵、引導黨外知識分子為基層發展建言獻策,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各級基層黨組織要帶著關心、了解基層統戰工作,為統戰工作提供相應的措施、經費。在基層黨組織中要選派覺悟高、責任心強、能力出眾、群眾基礎好的領導干部兼任本單位的統戰委員,要組織鼓勵本單位統戰一線人員參加各級部門的統戰活動,鼓勵開展統戰工作的理論研究,尋找統一戰線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結合點,凝練基層統戰工作的理論體系。此外,黨員干部要發揮領導藝術,深入基層、多了解基層統戰對象的思想動態、工作現狀、發展遠景等,在統戰工作中把黨的領導落到實處,根植基層,服務基層。
二、落實“十六字方針”,健全民主監督機制
民主黨派人士總體上是文化水平較高、教育背景多樣化的知識分子,他們主要分布在高等學校、醫院、科研機構等機關事業單位。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參政議政、民主決策、關心社群的積極性比較高,有較強政治覺悟、政策解讀能力以及有良好群眾基礎。要做好基層統戰工作、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無黨派人士的智慧,必須真正落實“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加大基層黨組織內部治理的機制體制改革,形成良好的民主風氣和氛圍,加強和完善黨內民主決策監督機制,使民主黨派代表、黨外人士代表有機會參與政府重大決策、參與政府的民主管理,實行民主監督,有機會代表各界人士發聲。黨組織要主動關注黨外知識分子的聲音,通過座談會、調查、提案等方式征集黨外人士對發展、改革、決策的意見和建議;要建立聽取各階層、各黨派對政府發展的建言獻策的機制體制,真正形成廣開言路的政治氛圍;要協調基層各民主黨派的關系、匯聚各方力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為黨的建設建言獻策。
三、以凝集共識為核心,完善協商民主機制
執行和落實黨的領導,核心要義是關心不同群體的不同利益訴求,要主動暢通基層不同群體的利益表達途徑,要在兼顧公平、合理的基礎上開展協商民主,特別要密切關注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要敢于對既得利益者和利益集團作戰斗。針對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基層領導干部要認真執行、擁護黨的領導,以凝集共識為核心,完善民主黨派的協商民主制度,密切關注黨群關系、干群關系,關注民主黨派、黨外人士的切身利益,走近群眾、貼近群眾、關心群眾、凝聚人心,把不同階層、階級、海歸知識分子、無黨派人士、歸國華僑等團結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基層的重大決策、機構改革、績效分配、干部任命等關乎政府的改革和發展的重大事項上,要充分聽取“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或建議,“應盡快促使黨和政府與群眾的協商形成制度化,構建協商的長效機制。”開展廣泛、多元的群眾參與活動,要完善政治協商民主制度,主動推進民主協商的制度化、常態化,構建協商民主的長效機制和互動機制。此外,基層黨組織還必需建立黨內協商民主機制與黨外協商民主機制,確保黨內領導干部與普通黨員的有效溝通,定期邀請黨外人士、群眾參加黨內的民主生活會,打破黨員領導干部和普通群眾的隔閡,拉近干群的距離,真正發揮協商民主在黨的領導中的作用。
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建立統戰人才培養機制
黨外干部的培養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衡量統戰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統戰工作的成效與統戰干部隊伍的培養是密切相關。基層黨組織要認真落實黨的領導,在后備干部培養中將民主黨派優秀分子、黨外人士優秀代表列入培養計劃,把培養、選拔黨外高水平代表作為黨的統戰隊伍建設的重點。要從執政黨的高度上加大發現、挖掘、培養、使用的力度,并積極主動與有關部門配合,樹立共同發展的思想,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組織黨外人士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主動發現人才、挖掘人才、聚集人才。黨組織要強化黨的領導,積極主動關心人才、為黨外人才的成長搭建平臺,提供到各級黨政部門、統戰部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鍛煉的機會,實行跟蹤培養、定期收集用人單位的意見,發揮廣大統戰人士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揮民主黨派人士的示范作用,引導、鼓勵黨外人士、知識分子統一到黨的領導,凝神聚力,發揮無黨派知識分子聯誼會、歸國留學人員聯合會在統戰工作的凝聚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共謀發展,最終目標是培養一支素質精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政治素質好、社會影響大、學術造詣深的統戰干部隊伍。
五、綜合運用新舊媒介,開創互聯網大統戰新機制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的便捷性、交互性、共享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開展基層統戰工作時,也要與時俱進,鞏固黨的領導,提升黨員干部善用互聯網的積極因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統戰工作中的凝聚人心、聽取民意、交流思想、分享信息的作用。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建立微信朋友圈、微博群、QQ群等新媒體平臺,在平臺上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思想新戰略新理論,制作精美的統戰工作推文、開展統戰工作網絡培訓、分享黨和國家重大重要會議視頻等。統戰干部要積極更新統戰網頁信息,更新公眾號推文,為統戰人士提供有營養、有價值、有時效的網絡推文、電子學習資料。同時,注意網絡輿情的監控,發現有異常網絡行為或過激言論時,要及時加以引導,做好解釋工作。積極鼓勵黨外人士積極創造優秀、弘揚正能量的網絡文化作品,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分享,真正落實黨的領導在統戰工作中的作用,真正關心、愛護黨外知識分子。此外,基層統戰工作要積極依托新媒體開展政治民主協商,讓政治協商、政治表達打破時空界限,創新統戰工作的新渠道、新方式、新載體。通過新媒體加強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對外的聯系,發揮他們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重大決策上的民主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克娥.充分發揮協商民主在群眾路線教育中的載體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