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新課標的提出讓初中物理的教學重心發生轉移,由以往傳授學生物理知識向培養學生物理綜合素養過渡。要想完成這個任務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而微課的出現給教師帶來的曙光。微課在激發興趣、增強理解、鞏固巳學知識、構建知識架構方面表現出色,因此有必要將微課引入物理教學當中。本文就如何利用微課開展物理教學進行探討,旨在促進學生良性發展。
關鍵詞:微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
在新課標大力推行的今天,教師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因其具有知識抽象、涉及面廣等特點,使得學生學習難度增加。為此,本文就如何利用微課提升物理教學效率進行研究,以供廣大物理教師參考。
1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必要性
1.1激發學習興趣
與其他學科相比,物理知識不易理解。學生在面對物理知識時想象力被抑制,以至于學生對物理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有些學生的內心對物理學科產生抗拒情緒。將微課引入物理課堂,借助微課豐富的內容、新穎的呈現方式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為積極的投身到物理課堂當中。
1.2增強學生理解
當前教師只是將課本內容悉數傳授學生,學生僅憑文字很難深刻理解物理知識,而利用微課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在物理課堂應用微課,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與此同時,微課將知識點進行有效串聯,以便學生掌握更準確。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工具,運用實驗將物理現象動態還原,但農村地區教學機器設備不全,以至于很多實驗都無法開展。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實驗完成,從而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個直觀的印象,進而讓學生感悟物理知識的本質內涵。
1.3滿足個性化需求
現階段物理教學大多采用一鍋燴,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不可取。新時代應重視因材施教,為此應將物理教學與微課完美融合,以此促進每一位學生都具有進步的機會。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利用微課課件進行查漏補缺,從而實現個性化發展。
2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2.1結合農村實際選取微課
相比于城市,農村教學條件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微課時充分結合農村教學情況,從而讓微課帶領初中生走入物理世界。教學前教師要對班級學生狀況進行調研,掌握學生手機使用情況,如若條件滿足,將微課掛在網上,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反復觀看微課時,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當然,教師要把控可見難度,以此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2.2利用微課開展課堂導入物理教學的第一個步驟是課堂導人,是后續教學開展的基礎。當前初中生比較喜歡新鮮事物,如若沿用傳統導人方法,
會極大降低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將微課作為導人內容,以此烘托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選取、制作微課課件時,充分融合生活元素,讓物理學科更加貼近生活。微課呈現形式要多樣,在吸引學生眼球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比如在《摩擦力》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場景,比如物體在汽車中不會出現滑動、兩物體疊加搬運位置不會發生偏移等等。利用這些場景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將學生帶入物理教學內容中。
2.3利用微課實施專項練習
物理習題有三個構成要素,是文字、二是圖形、三是數據。以往教師展示習題時將大量的精力用在板書上,現將微課引入專項練習當中,不僅節約了教師的時間,還給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供了機會。比如在《電流和電路》一課中,教師要清楚該章內容不易被學生理解,因此需要進行更多的練習,從而加深理解。教師將與《電流和電路》相關的習題收錄在微課當中,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調動學生思維。通過學生思考,心中已有答案,這時教師要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并給發言學生答疑解惑。此舉極大地提升了練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掌握解決電流和電路習題的方法。
2.4利用微課提升總結效率
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進行串聯,從而形成一個整體。在日常生活中,每當學生遇到問題,都會在腦中搜集相關知識,找出應對之法。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教師在課堂充分利用微課。在利用微課時要著重引導學生,讓學生完,成知識總結,再與教師總結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提升總結能力。比如在講解安全用電知識時,出于安全考慮,教師不能利用實驗增強學生認知,這時就可運用微課將實驗完成,從而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在總結階段,教師利用微課將與安全用電相關的知識點逐步呈現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思維,加深學生記憶,從而幫助學生搭建安全用電知識體系。
3結語
為了讓農村初中生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綜合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微課。在教學前,教師要結合農村實際狀況來選取微課課件,并在課堂導入、專項練習、概括總結等環節應用微課,從而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安慶,淺談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