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筱
摘 要:2010 年衛生部出臺的《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指出: 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嚴格預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因此,醫院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成本核算迫在眉睫。在此過程中,科學的規劃方案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此,以某市級三甲醫院為例,對如何做出方案提供指導。
關鍵詞:醫療項目成本;病種成本;作業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48
1 SWOT分析
機會:為了有效解決醫療機構在醫改中損失藥品加成的困境,我國政府對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并不斷對現有的補償政策進行改革。
威脅:辦醫格局逐漸多元化,公立醫院轉制的同時,民營資本舉辦非盈利醫療機構被鼓勵和支持,競爭愈發激烈。
優勢:某市級三甲醫院通過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JCI),醫療水平得到國際認證;通過同濟大學教學醫院評審;獲得全國優質醫療服務示范醫院;是全國首家不通過第三方實現醫保移動支付的醫院。
劣勢:(1)信息技術實力不足,成本軟件不夠先進,臨床路徑優化不足。(2)專業人才配置不足,管理理念落后,進步粘性強。(3)臨床與行政各行其是,溝通脫節。
2 科室經營管理方案
2.1 項目、病種成本系統運行方法的選擇
經過與企業管理系統開發商反復討論,得到一致結論:(1)醫院臨床路徑及病案系統優化不足,作業成本數據取數困難。(2)還未有統一標準的病種定義,未有病種步驟標準。(3)科室對成本標準認識不足,提供的數據存在較大誤差。(4)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項目、病種成本核算,主觀性強,近幾年內難得到實用數據。
因此選擇采用兩條線的思路來構建成本系統,即同時上線兩個方法的成本核算結果,兩個結果互不干涉。方法一:點值法。即在現有的全成本核算數據的基礎上,參照RBRVS按照幾項標準對醫療項目的難度賦值,匹配本院收費項目給與難度系數,按系數將成本分攤給各個醫療項目。此方法的優點是,有現成數據,能夠即時上線,并且對臨床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對作業成本法作出的結果具有對照意義。方法二:作業成本法。即按部就班,從臨床路徑及醫療終端數據系統優化開始,對各項間接成本按照各種作業標準進行分攤,最終得到項目及病種成本。此方法得出的成本最精細,但費時費力,主觀性較強,需要經過反復測算和修正。
2.2 科室運營助理的培養
結合本院情況,臨床科室配置一名科室運營助理大多由科室行政醫療秘書兼職,并且對該名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包括基本的財務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每月開課進行管理會計課程學習。努力使該人員設置達到以下作用:(1)了解科室基本運營情況,對科室運營數據進行實時收集和檢測,對科室月度經營情況進行分析。(2)幫助科室管理人員在進行經營事務決策時,提供數據支持。(3)建立行政管理與臨床科室的良性溝通渠道。(4)參與科室日常管理。(5)對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系統上線提供基礎信息。
2.3 科室運行情況分析
擬建立一套分析溝通與反饋系統(有手機終端),由運營管理部(財務處分屬部門)進行控制,各個科室運營助理對基本數據進行維護。通過數據的實時傳遞交互,幫助各臨床科室及時掌握科室運營狀況;通過數據匯總分析,幫助醫院管理者進行科學有效的投資經營決策。
3 結語
由于2017年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醫院財務運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在財務、預算系統完善,各系統間數據對接流暢的基礎上。因此如何夯實財務、預算數據,保證數據準確并且減少主觀分攤,是所有工作的基礎,否則終將導致后續困難頻出,無法實現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侯樂.DRGs預付費制度與醫院的病種成本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2(09):59-61.
[2]汪丹梅,王嵐.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醫院醫療服務成本核算研究[J].商業會計,2011,(14).
[3]韓嘉.臨床科室專科經營助理崗位的實踐與思考[J].衛生軟科學,2015,29(9):559-561.
[4]黃葭燕,陳潔,周武強,等.以臨床路徑為基礎的單病種成本測算[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21(6).
[5]中國法制出版社.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J].中國藥房,2010,(12):1057-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