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祁劇包含著濃郁的湖南地域文化與民俗文化特色,在唱腔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表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值得進行廣泛傳播和永久傳承的優秀藝術種類。因此,在當前我國大力倡導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實現文化傳承的全新要求之下,更要重視對湖南祁劇的研究,要把握其獨特的唱腔風格,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對其進行傳承和發展的方法,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當代仍舊煥發勃勃生機。
關鍵詞:祁劇 唱腔風格 傳承
祁劇是湖南省地方戲曲的重要代表,擁有著多元化的音樂形式和獨特的唱腔,在我國的整個文化體系當中占有重要地位。祁劇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系當中的一部分,要對我國的優秀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就需要重視對祁劇的研究,將保護和傳承祁劇作為如今文化建設的重點。保護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其進行傳承和發揚是當代人的責任。本文將對祁劇的演唱風格以及傳承方法進行探究,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和發揚。
一、祁劇的唱腔風格
(一)高腔
在祁劇的表演活動當中,高腔是其中最為古老的一種聲腔,高腔曲牌超過了200支。其中最為古老的《目連傳》傳譜選用的就是明朝初期弋陽腔《目連救母》的手抄本。其中包括的曲牌大概有70支,有效豐富以及補充了祁劇高腔的音樂系統。祁劇高腔戲可以分成兩種形式,分別是正高形式和雜高形式。前者常常用作對于故事內容的敘述,是完整敘述故事情節的正本戲,因此有著比較整齊規范的結構,也有著比較龐大的規模。而后者則是更具靈活性的折子戲,常表現的比較短小,即使如此,也做到了別出心裁與不落俗套,可以有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高腔唱腔結構主要包括四種,一段體結構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結構形式;多段體結構是運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是曲牌最多的一種結構形式;散段體結構運用的是無板無眼節拍,行腔自由,提供了自由自主發揮的平臺;連曲體結構是最為復雜的結構形式,將多個數量的高腔曲牌連綴起來。
(二)昆腔
自明代之后,昆腔憑借其細膩考究的優勢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成為備受關注的戲曲聲腔,這自然也影響到了祁劇唱腔的發展。昆腔在進入祁劇后并未替代高腔以及彈腔,而是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藝術狀態。以昆腔的唱腔進行演唱的祁劇被稱為祁昆,也就是把祁陽本地的語言和昆腔進行有機整合形成的,既繼承了傳統昆腔的嚴謹詞格以及優雅旋律,也進一步優化了昆腔的藝術表達,使得整體的演唱非常講究,促進了祁劇演唱藝術水平的提升。因為發展相對成熟,祁劇昆腔演唱當中通常都會安排樂器伴奏,應用最為廣泛的伴奏樂器是嗩吶和笛子。嗩吶有著高亢嘹亮的音色,能夠在演繹高昂磅礴的唱段時應用;笛子舒緩,音色多變,可以在敘事和抒情唱段中使用。祁劇昆腔有正昆、雜昆之分。前者大部分屬于正本劇目,后者則主要是折子戲。祁昆受昆曲影響非常深遠,所形成的大部分是曲牌連綴體結構,也就是整個唱段是多個曲牌連綴形成的。祁劇因為有了昆腔的融入更為精致深刻,構成了其獨特的風格,也增加了藝術品位。
(三)彈腔
祁劇彈腔可以歸屬到皮黃腔系統中,是在清朝初期傳入到湖南的,通常可以將其劃分成南北兩路,而南路就相當于二黃,在整個發展歷程當中受徽劇影響比較明顯,所以形成了比較纏綿沉郁的風格。北路則是注重對西皮一腔的吸收和借鑒,最終形成了奔放和輕快的風格。祁劇彈腔屬板式變化體,唱腔以對稱的上下句為基礎,依照變體原則,演變成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的板式。祁劇彈腔南路唱腔的顯著特征是音域寬廣、音色深厚、旋律順暢,更加擅長抒情以及敘事表達,能夠呈現出委婉而又細膩的情感,可以對人物形象進行有效刻畫,將人物內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祁劇彈腔北路的唱腔風格高亢激昂,演唱過程當中鏗鏘有力,節奏分明,可以在表現熱鬧的場面時發揮良好的效果,也可以對人物堅毅果敢的優秀品格進行展現。
二、祁劇的傳承方法
(一)創新傳承方法,增加祁劇文化影響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能夠有效滿足人們對信息傳播與互動表達的要求,在促進信息傳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新時代背景下,要促進祁劇的傳承發展就要打破過去的傳承模式,加大對新媒體平臺的應用,通過發揮新媒體優勢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優化戲曲資源的呈現形式,提高戲曲傳承發展效果。具體來說,可以在戲曲網站、戲曲頻道等呈現多種多樣的祁劇戲曲資源,同時給觀眾提供參與溝通和表達的機會,使其除了能夠抓住中老年群體的注意力之外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在注重新媒體工具使用的同時,也要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整合,組織多種多樣的宣傳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和擴大祁劇的文化影響力。
在規劃宣傳活動過程中要引導民間力量的廣泛參與,有效擴大受眾范圍,提高全民參與性;組織多姿多彩的會展以及節慶活動,利用這些平臺對祁劇藝術進行展示,提高研究者以及普通受眾對于祁劇文化內涵的認同感,提高傳承傳播效果;在主流媒體投放有關祁劇的廣告,對祁劇藝術展開深度報道,讓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祁劇。
(二)推動品牌傳承,建設祁劇文化品牌
基于傳播學視角進行分析,品牌擁有強大的傳播價值,這種無形的傳播價值能夠讓受眾和祁劇藝術之間形成統一價值觀,有效助推祁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要促進祁劇的品牌傳播,首先需要建立響亮而又富有吸引力的品牌。相關部門需要在祁劇品牌建設中做好規劃,突出特色,做精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并進行產業鏈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實現更具影響力和更大范圍的品牌傳播。在品牌建立完成之后,還需要積極運用多元化的傳播方法,打造持久而又強勢的品牌聲浪區,使得品牌影響力得到長久保持。在選取傳播手段時,要打破過去的單向傳播模式,運用雙向互動性的傳播方法,比如口碑傳播、公關傳播、虛擬社區傳播等,把眼界拓展到受眾市場,有效挖掘祁劇的深度市場價值,打造多種不同類型的祁劇文化產品,促進其品牌價值的延伸。
(三)挖掘整理資料,推動祁劇文化傳承
祁劇是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劇種,來自民間,其主要是運用身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和發展。通過對目前祁劇的數量進行分析,如今已經遠遠不如往昔,祁劇的文化價值與內涵也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得到人們的認可與尊重。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應該加大對祁劇藝人的保護力度,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傳承優秀技藝和絕活,促進祁劇的活態傳承。要改變祁劇演員隊伍青黃不接和優秀技藝瀕臨失傳的現狀,其主要方法就是在人才培養和人才保護上增加投入,完善人才培育機制。其次,要注意對和祁劇有關的資料進行整理與挖掘,對其進行有效保存,這是祁劇保護和傳承的關鍵一步。要挖掘整理的材料涉及實物材料、聲音材料、文字材料、圖片材料等,同時還涵蓋祁劇藝人掌握的技藝、絕活、代表作等。
三、結語
祁劇是誕生于湖南的地方戲曲,粗獷高亢,帶有濃厚的山野氣息,具有一種原生態的藝術魅力。祁劇距今已有超過500年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融入了多元化的地方文化,也加入了異常珍貴的藝術內涵,其雖然飽經滄桑,但是仍舊散發著耀眼光芒,這也是我們注重對其進行傳承發揚以及深入研究的原因所在。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祁劇的了解,我們先要從唱腔風格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掌握其獨特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之上制定有針對性的傳承保護方案,使其可以應對當前的文化沖擊,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天慧.淺談祁劇的傳承與發展[J].黃河之聲,2018(01).
[2]毛潔麗.湖南祁劇的唱腔風格和新的傳承方式[J].大舞臺,2017(06).
[3]郭思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劇種的生存發展[J].民族藝術研究,2019(12).
(作者簡介:周曉巖,女,邵陽學院,研究方向:傳統音樂)(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