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玲
摘 要:筆者自2006年6月參加工作,在教學一線并擔任班主任工作十余載。在處理學生問題上,從最初的束手無策到現在的稍有心得,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談談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班主任;心得
一、上好開學第一課:愛上學校和所選專業
社會化傾向有著特殊的發展與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中職生表現出比同齡學生更明顯的社會化傾向,表現為戴首飾,穿奇裝異服,竭力地標新立異。學生學習習慣與方法欠佳,有厭學心理一部分中職生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針對中職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在開學的一課就開展:讀書還是創業的討論,并進行調查你為什么選擇了這個學校,為什么選擇會計電算化的專業,從調查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源于家長的原因,選擇這所學校和這個專業,我首先讓他們堅信自己選擇這個學校和這個專業是沒有錯誤的,我和我們的學生認真介紹了我們學校的歷史,學校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我校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中職學?!?、 “全國百強農校”、“國家星火計劃科技培訓學?!?、“廣東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 建校以來,學校培育了3萬多學子,畢業生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多已成為祖國建設各行各業的中堅與棟梁。愛上學校的同時愛上自己選擇的專業。我帶的都是學會計專業的學生,我和學生分析了選擇這個專業的優勢,我現場做了一個案例,我問:“這位同學,請問你這雙鞋子多少錢?”學生答:“105元?!蔽覇枺骸盀槭裁茨阍敢馓?05元去買這雙鞋子呢?”他答:“因為這個款式和顏色是我喜歡的?!蔽艺f:“嗯你認為它值105元,是嗎?”“是的?!蓖ㄟ^這個案例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觀點價格=價值。然后我和學生認真算了一筆賬,你們學校讀書的三年需要付出的現實成本=學雜費+生活費=4300×3+800×10×3=36 900元,現在你選擇在學校讀書,沒有出來工作你將會失去出來工作創造的收入機會,會計上叫做機會成本,如果一個初中生出來工作平均每個月按2500元計算的話,三年的機會成本是2500×12×3=90000元。你選擇在學校讀書,三年你的成本=現實成本+機會成本=36900+90000=126900元。當時把這筆賬在幻燈片中展示出來的時候全班嘩然,我引出我剛才的觀點價格=價值,讓他們拿回他們自己在學校三年的價值,你們將如何去獲得這個價值?讓他們分組討論這三年如何使自己值錢?即如何增值自己,這次討論非常的激烈,每個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學都說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多參加學校的活動,和同學好好相處等。通過這次的開學的第一課,學生愛上了自己的學校,喜歡上自己的專業,樹立了學習的信心。
二、嚴抓專業基礎課
部分中職生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在學習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不會學而學不好,因為學不好而不想學,因此而產生厭學心理和行為,并漸漸形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形象。我首先樹立學生的信心,和他們分析職業教育所學的知識與9年義務教育的不同,職業教育的知識不受原來知識的影響,大家都零基礎,讓他們堅信只要認真學,一定能夠學好。我作為會計教師和會計班的班主任,我主動申請上本班的專業基礎課《會計基礎》一是方便管理,而是方便教學。我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課認真觀察學生掌握情況,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的作業,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動態,課后認真的輔導學生,對于課上掌握不好的學生單獨叫到辦公室輔導,我們班成立了學習小組,5個學生一組,每組學生成績不一,學習好的學生為組長,負責幫扶成績不好的學生,每周進行測試,分組統計出總成績,安組排出名次,組排在前兩名的所有同學進行獎勵。實施效果來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生集體意識強,由于組與組的競爭,同組同學互相幫助,班級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氣氛。一個學期下來,成績顯著,學期末我們班《會計基礎》的平均分89分,列居年級第一。
三、改變從溝通開始
在社會對職業教育還存在著一定偏見的形勢下,一些中職生認為,自己與同齡人比較,未來似乎比較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使他們變成了內心沖突的個體,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無所適從,怪異,比如通過逃課、頂撞教師、打架斗毆等違紀違規現象,顯示自己的勇敢,漸漸就形成了反社會人格傾向。對于這樣的孩子光有愛心和誠心還不夠,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地溝通。這群孩子大多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做事缺乏信心和毅力,犯錯誤后想改正,但一開始的雄心壯志、信誓當當,很容易成過眼云煙。作為班主任不能因此而放棄,即使屢教屢犯,也要屢犯屢教,要堅信頑石也能煉成金。我們班有個男生總是上課總是遲到、有事不請假在宿舍睡覺,上課玩手機、、抽煙、頂撞老師等,從他入校開始,我認真觀察他的行為,我經常找他出來談話,希望他能一天天改正,如果那天沒有遲到,馬上找他出來談話,及時表揚他,我發現他的遲到的次數越來越少。再差的學生他的身上都有閃光點,我發現他:喜愛運動,籃球和跑步是他的強項,我就選他當體育委員,增強他的責任心,希望他作為班干部不要辜負老師的信任,做好榜樣的作用。每周與他談心:關心他的學習、生活,寬容他的錯誤,贊賞他的優點,不知不覺,他的“老毛病”越來越少了,他也更愿意親近我、信任我,我交代的工作總能很好的完成。父母反饋如今他判若兩人,我心中竊喜。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我們就是一個個雕琢的大師,千萬不可半途而廢,讓它失去本該有的光彩。我堅信,只要用心用情去感化學生,堅持下去,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學生就會被轉化,學生就會有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