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迫在眉睫。鑒于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匯課是英語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一環,筆者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進行了思考與探索。筆者以外研社版Book 8 Module 3 Foreign Food詞匯課為例,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為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而又有民族情懷的新時代少年而多嘗試創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李強,遼陽石油化纖公司高級中學。
新高考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各個學科都在探討如何趁著改革的東風,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多年來,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匯課是英語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一環。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詞匯學習疲于應付,課堂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落地更是難上加難。為此,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的筆者,依靠自己的想法和平時的教學實踐,以外研社版Book 8 Module 3 Foreign Food詞匯課為例,力圖探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詞匯課是安排在本模塊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閱讀課之后進行的,因此所講授詞匯均來自課文中的句子。學生在經歷了對課文脈絡、主旨思想及文化內涵的掌握后,需要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匯進行學習。筆者以所在學校研發的“121”簡約式高效課堂為主線,將40分鐘的課堂分為“10分鐘復習——20分鐘講解——10分鐘應用”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1——10分鐘復習。
這一部分筆者將教材中的reading課文以語法填空的形式改寫,學生在思考詞匯及語法的同時,也是在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這一部分承上啟下,既梳了文章,也為接下來20分子的詞匯學習做了鋪墊,學生形成心理預設,對課堂懷有期待。
第二部分:121——20分鐘講解。
在進行了課前復習之后,課堂主體的詞匯教學素材均摘自復習中的段落,目的就算為了讓課堂具有連貫性。
I.? Chinese people are sometimes obsessed with food and they also like remarking on what they eat.
1.As soon as Mrs Zhao smelt the alcohol,she remarked on how attractive it was.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指的是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它構成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教育部,2018)。筆者通過一段視頻導入也就是“看”的方式對remark這一詞進行了意思上的猜測,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猜到詞義。
2.(2014·高考湖北卷·閱讀理解).
I talked to him about it,“So what happened today?”It was purely a question, no blame or anger in my tone. I believe that if I had criticized him, the gate that was slowly opening would have shut firmly closed.
The author managed to get the boy to talk to her by.
A.avoiding making critical remarks
B.describing his teachers feelings
C.giving him a good suggestion
D.playing games with him
make a remark on/about就……發表意見;對……評頭論足
在猜出remark詞義的基礎上,筆者繼續引導。通過一道高考閱讀理解題進一步思考該詞同型異性的特點。學生知道了remark的動詞詞性,再接合本題的具體語境,也會批判地猜測出此處remark名詞的用法,即make a remark on/about? 就……發表意見;對……評頭論足。這種邏輯性、批判性的訓練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們的思維品質。
3.(2013·高考福建卷·閱讀理解).
Why are we releasing(發行) this silver dollar for such a remarkable price? Because we want to introduce to you ... ... for as little as $37.45(plus s/h).
A.unusual or surprising in a way that causes people to take notice
B.frightening or surprising in a way that causes people not to take notice
在基本了解了remark的含義和用法之后,結合新高考的題型特點,要對該詞的變形進行了解。筆者并沒有直接呈現,而是通過一道閱讀理解的詞義猜測類型題讓學生去猜測remarkable的詞義,這樣學生對于remark及其形容詞的形式和具體意思的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進行remark的詞性及用法小結。
5. 即講即練——迷宮游戲。
核心素養在教育界無疑是一個新鮮詞匯,而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課程內容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含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個要素。課程標準提倡將六要素整核合,構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教育部,2018)。筆者在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模塊Foreign Food這個主題引領下,以符合高考要求的語法填空為語篇依托,學習詞匯類的語言知識。在學習知識后,需要有即時性的跟蹤訓練,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構建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關鍵所在?;谝陨舷敕ǎP者設計了迷宮游戲。假定甲乙兩位朋友走失在迷宮,甲需要以回答與remark有關的問題的方式來尋找到乙。在實際授課中,兩名同學站在教室兩側,每答對一個問題就會同時前進一步,這樣讓學生的身體和思維都動了起來,課堂氛圍積極取向上,寓教于樂,學生們對remark的相關用法也得到很好掌握。
II. Owing to this, many westerners feel horrible.
在核心素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文化意識。文化意識指的是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教育部,2018)。筆者在設計owe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將莫泊?!俄楁湣分械慕浀淦伟岬秸n堂,之后再讓學生討論owe的詞義、用法及其變式owing的注意事項。
關于《項鏈》這部小說及影視片段,筆者在之前的授課中就有提及,學生們對這個故事并不陌生。在此時利用這部小說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情景化下對詞語的掌握。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例句的選擇應圍繞詞匯傳遞的意義、價值觀和文化觀展開。除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本身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傳遞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崔榮學等,2018)。下面是筆者據此列舉的三個例句及對應owe的短語用法。
1.Mathilde owed her relatives a lot of money. By doing so, she repaid the fake necklace.(owe sb. sth. 欠某人某物)
2.She owed what she had finished to her relatives.(owe sth.? to? sth.? ? 將...歸功于...)
3.However, Mathilde led a hard life owing to her vanity after that. (owing to 由于)
4.在對點訓練中,筆者在如何激發學生思維品質中的創新性上多下了功夫。筆者采用了看圖寫話的方式將三個短語有機融合。通過這樣發散性的思維訓練,學生會對這三個短語更加印象深刻。這種練習是和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讀后續寫大作文有著一脈相承的作用的。讀后續寫訓練的就是學生對英語書面表達的靈活運用,以及學生能否在先知情境下對未知情節進行合理適當的補充拓展,而筆者在此處設置的看圖寫話即時點對點訓練題正是讀后續寫的變式微型訓練。
III.? The waiter put these foods inside bread according to peoples requirements.need/want/require doing =? need/want/require to be done.
圖片是最直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方式,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在剛剛經歷了看圖寫話適、當想象的思維之后,筆者在第三個語言點呈現的時候,繼續采用看圖造句的方式進一步夯實加固學生們的思維模式。筆者采用若干貼近學生生活、就在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的陌生感降低到最大化,更好地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詞匯學習也沒有想象中的索然無味了。
在經歷看圖造句的學習之后,筆者又拿自己的破洞牛仔褲作為例子,啟發學生們如何給這條褲子提建議;又把教室內干枯的花朵放到講臺上,啟發學生如何才能救活這朵花。學生此時注意力會更加專注,對need/want/require doing表被動的用法也就自然而然地熟記于心了。
IV.? The first time I ate British food, I was in the canteen of a London publisher.
1.When I ate British food for the first time, I was in the canteen of a London publisher.
2.make a sentence.
shouting? ? entered the stadium? ? ? the audience
and? ? ? ? was? ? ? the first time? ?Cai Xukun? ? cheering
在筆者看來,同一節課的多個知識點的講解應該是有主次之分的。學生在經歷了前三個知識點的討論學習與對點訓練之后,進行到最后一個知識點已略顯疲態,這時候需要老師對課堂氛圍進行調控,此處講授的知識點是含有the first time 和 for the first time詞的兩個句型的轉化,在經歷了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之后,筆者安排了一個連詞成句的學生活動。選最先獲得優先權的小組每人舉一個含有單詞或短語的A4紙板,亂序站排,經過討論排列成正確的一句話。通過這種“英語語言活動觀”,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含有the first time 和 for the first time詞的兩個句型的轉化方法。
第三部分:121——10分鐘練習鞏固。
筆者在前文中提到40分鐘的課堂分為10分鐘復習——20分鐘講解——10分鐘應用三個部分。學生在經歷了“10分鐘復習——20分鐘講解”的兩個部分之后,需要有一個對整節新知識的夯實鞏固與綜合應用。因此,在課堂的最后10分鐘,筆者運用了時下流行的“話題微寫作訓練”進行這一教學環節的實施。
微寫作變傳統的大作文寫作為片段式寫作,不求從審題、立意到選材構思、行文一氣呵成,而是引導學生隨時、隨地、隨興地寫作。這種微寫作的好處有很多。一是時效性強,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應用當堂課所學的內容;二是針對性強,訓練的目的就是本節課所學的四個知識點remark,owe,requirement以及every time的具體語境下的應用。
在給定的8分鐘之后,挑選一到兩篇學生典型習作去電子投屏上進行展示,全班同學一起面批面改,使得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深入地習得與掌握。下面是筆者為本節課自己編寫的微寫作話題訓練題。以比較流行的共享單車為切入點,也是在引發學生們對社會熱點現象的思考,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少年。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筆者以新課程標準(2017版)為依據對外研社Book 8 Module 3 Foreign Food詞匯課的整體教學設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在高中英語學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新生的話題,但卻也方興未艾,對此方面的研究不勝枚舉。而詞匯教學在高中英語中又起著舉足輕重的根基作用,如何上好詞匯課對于廣大英語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多年來,英語詞匯多局限于讓學生記詞性和意思,記搭配,記用法。英語老師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桎梏,多采用創新思維,多想創新方法,多讓學生的身體和思維動起來,也要多學習更新穎的現代軟件,讓中國的英語課堂更多一些色彩和靚麗。相信在未來的英語課堂中,學生們會更積極參與,老師們也更愿意去積極引導,為培養兼具國際視野而又有民族情懷的新時代少年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崔榮學,姚明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例句的選擇和巧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41):47-5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