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武德
【關鍵詞】 小學;德育;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28—01
小學是學生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將小學德育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在德育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 傳統文化滲透在小學德育中的必要性分析
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大量的德育素材。首先,我國傳統文化中對禮儀方面的追求可謂十分極致。學習禮儀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要求,懂禮儀是我們必備的技能,守禮儀是我們日常的行為準則,重禮儀是我們每個人道德素養的最終體現。文明禮儀規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體現出我們對美德的追求,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前提。其次,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的精神品質,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主義精神等。這些精神文明不僅是基礎的精神,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精神,不僅需要我們深刻地記憶這種品質,同時還要求我們實踐這種優秀精神品質。此外,其他的精神文明也同樣具有發揚的價值,比如團隊合作精神、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等等,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能讓學生從小就受到優良品質的熏陶,且在漫長的成長中逐步將這些精神刻入靈魂。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將傳統文化與德育有效地結合與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小學德育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策略
1. 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環境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思想觀念,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逐漸接觸到周圍的事物,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逐漸形成的。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除了家庭外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校園環境影響學生的性格、德性、品質、行為方式等。為此,學校應注重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與成長環境,讓學生每時每刻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吸收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比如說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詩歌朗誦比賽、孔子文化節、《弟子規》朗誦比賽、古詩詞交流會等,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還可以在學校一些地方陳列孔子的雕像,建設傳統文化墻等,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時刻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
2. 提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讀物。我國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一種文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選擇篩選遺留下的精神文化已經成為廣泛認同的一種文化形態。當前,傳統文化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中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小學是教育的開端,從小就給學生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悠久的歷史,從小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陶冶。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傳統文化的精華讀物,如《詩經》《論語》《弟子規》等。學生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會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3. 重視發揮社團活動的作用。小學德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將所學的文化知識與提升文化素質結合起來,這有利于實現德育的目標。學校應該加大組織文化活動的力度,將小學德育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社團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要豐富社團活動的形式,如建立街舞社團、合唱社團、書法社團、文學社等,給學生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逐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團隊合作能力。此外,這也為傳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貢獻了一份力量,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了幾千年的洗禮,蘊含了豐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德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以這種方式教給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學生在學習德育知識的過程中也能牢固掌握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打破常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更多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