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等利
【關鍵詞】 作文教學;核心素養;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76—01
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新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我國教育教學的追求目標。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以及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對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綜合分析,進而尋找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方法。
一、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議題,這不僅成為教師探究的熱點問題,也是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運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從而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素質發展。
二、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 鼓勵自主閱讀,運用語言能力。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教師應重視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閱讀,形成自主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進而建構語言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初中生的自主閱讀性較強,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同時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檢驗,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促使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高自身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閱讀水平。閱讀體驗與生活體驗能夠形成良好互補,使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充分表達自身情感,將生活的感受描繪得更為立體;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自主閱讀掌握語言的建構,進而將其運用到寫作過程中,有效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促使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2. 加強寫作訓練,促進思維發展。作文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以及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使學生形成強有力的語文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品質。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促使學生通過寫作訓練,發展思維,形成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實現個性發展,并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應局限于習作,應鼓勵學生開展隨筆寫作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訓練。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接地氣”,促使學生用辯證的方法觀察問題,利用寫作表達自身情感,提升自身思維品質。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生活熱點問題,表達自身觀點。通過這樣的寫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3. 重視寫作品格,傳承優秀文化。具有高尚品格的文學作品必然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其中包含有理想、有志向的仁人志士所具備的良好的愛國精神、熱愛和平的精神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等。因此,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的寫作品格,促使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要積極主動地探究傳統文化與當前時代教育之間的聯系性,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寫作品格。通過向學生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促使學生語文素養得到提升,真正告別空洞無味的寫作形式,將自身體會真正運用文字表述出來。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寫作品格,能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優秀思想,并且將這些優秀的思想進行傳承,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與寫作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培養學生建構語言以及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重視學生開展寫作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并且重視學生的寫作品格,促使學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真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