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讓學”的教學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其含義是指“讓學生學”,“引思”是“讓學”的具體體現。在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多樣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實現,并且引導學生圍繞政治內容進行思考。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成果來看,存在部分政治教師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踐行“讓學引思”教育理論的現象。基于此,筆者從自身實踐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一系列在“讓學引思”下進行政治課堂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與其他政治教師共同探討。
【關鍵詞】讓學引思 ?高中政治 ?合作學習 ?問題交互 ?模擬實際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068-01
“讓學引思”的教育理論對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政治教師也應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讓時間”“讓思考”“讓空間”,從而逐步實現“讓學引思”的教育理論對高中政治課堂的要求。
一、合作學習,讓時間
伴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被引入高中政治課堂之中,用于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然而,在“讓學引思”的教學理論指導下開展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教師也可以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將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促進學生小組合作探討中,實現對政治知識的思考。
例如,在進行《生產與經濟制度》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教師根據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合理分配,使得每個小組當中既有對政治知識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對政治基礎知識理解能力一般和較弱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在差異化的組員分配中,更好地對《生產與經濟制度》這節課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探討,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然而,教師也應當注意到,合作學習中的主體是學生,但是,教師也不是完全放手任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和探討的,教師應當以輔助者的身份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小組間進行交流的問題,指明思考的方向。顯然,在開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思考,從而落實“讓學引思”的教育理論對高中政治課堂的要求。
二、問題交互,讓思考
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多講述一些內容,往往采用平鋪直敘的形式對政治知識進行講解,并且在講述過程中,更多地是采用“單向灌輸式”的形式,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思考的機會,也使得課堂的主體呈現為“以師為主”,這與新課程改革標準中要求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大相徑庭的,也很難踐行“讓學引思”的教育理論。因此,在“讓學引思”的教學理論下開展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使用問題的形式構建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渠道,引導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開展政治知識的自主學習,并且使得政治知識在思考中獲得,從而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進行《百舸爭流的思想》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基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問題答案的探究中,自主進行《百舸爭流的思想》這節課知識的學習。《百舸爭流的思想》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于是,教師向學生提出“‘我思故我在體現了什么哲學思想?”“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等問題,促進學生在上述問題的思考中,能夠自主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以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等思想政治知識,從而落實“讓學引思”教育理論對高中政治課堂的要求。不難看出,在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問題的形式構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互渠道,引導學生依據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從而實現“讓學引思”的教育理論在政治課堂中的應用。
三、模擬實際,讓空間
政治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生活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讓學引思”的教學理論下開展高中政治知識的教學,教師應當將實際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課堂情境之中,將課堂的學習空間“讓”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在對實際情境的模擬和思考中,深化對政治知識的認知。
例如,在進行《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人大代表選舉過程進行模擬,使得學生在實踐模擬的過程中,思考實行民主選舉方式的意義,并且以親身感受的形式,深化對“民主選舉”政治知識的認知,提高《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顯然,在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實際情境模擬的形式,將課堂的空間“讓”給學生,促進學生在情境模擬中思考政治知識,踐行“讓學引思”的教育理念。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從而踐行“讓學引思”的教育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周德春.踐行“讓學引思” ?綻放教學精彩[J].數學教學通訊,2018(30):3-5+8.
[2]王輝.“讓學引思”主張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