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琪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游戲;作用;運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 G623.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90—01
一、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要真正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教師就要擺脫傳統的說教和簡單的項目訓練,而要結合內容在教學中融入游戲,讓學生樂學、愿學,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熱愛體育,提高對體育鍛煉和學習的熱情。比如,對于大漁網的游戲,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一部分學生扮演活蹦亂跳的小魚,一部分學生扮演圍網捕魚的漁民。讓學生在游戲情境的幫助下既實現體育鍛煉,提高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又認識到漁民生活的辛苦,掌握捕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2.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小學體育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因而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借助游戲情境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促使學生遵守紀律、團結互助、勇敢頑強、克服困難,同時通過游戲教學培養學生的性格,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的特點,設計群雞斗老鷹的場景。讓學生通過團結合作共同打敗老鷹,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到團結的力量,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
3.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的記憶、判斷和觀察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創造。比如,在競技籃球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教給學生繞球、旋球、帶球等技巧后,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創編一些有趣的籃球操,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的原則
1.游戲要有豐富、多樣性。要想真正保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中不但要融入游戲、采用游戲,而且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不斷變化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在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時,可以給學生設計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也可以給學生設計籃球競技的游戲等,這兩項游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美好的品德。又如,在體育教學中發現,對于女生而言,她們更喜歡運動量相對較小的游戲;男生則喜歡一些挑戰性的游戲,而對傳統的項目,如排球、田徑等幾乎沒有人參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堂上就要采用多樣、新穎并能逐漸提高難度的游戲,讓學生保持參與的興趣。比如,可組織“推車”“三條腿走路”“捕魚”等游戲。
2.游戲設計要適合學生的特點。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在設計游戲教學時一定要符合小學生無拘無束的特點,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習。比如,在50米短跑的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會因為這個項目枯燥、乏味而沒有興趣,所以在練習中積極性不高。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人球比賽”的游戲,用學生喜歡的籃球、足球作為學生的比賽對象,這樣他們求勝的心就會受到刺激,興趣會得到激發。再如,在籃球運球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運球比賽,哪個組得到的分數最高哪組獲勝等。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又激發了學生的斗志,促進了課堂教學。
3.游戲設計要體現科學性。在小學體育中采用游戲教學方法,是為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一定要以教學質量為核心,不能僅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隨意使用游戲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運用前,各個器官都處在相對緩慢的狀態中,中樞神經被無意識地抑制,大腦反應相對遲緩,反應速度較慢。所以,教師在正式進入教學之前,要通過籃球游戲,如拋球叫號、投籃等進行熱身運動,激活學生的各個器官和中樞神經,讓學生做好準備,并把注意力集中到運動中,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高效。
總之,在小學體育中運用游戲教學,教師既要權衡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在設計各個游戲時根據內容把握原則,讓游戲符合小學生的天性,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