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成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不斷推行下,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也逐漸認識到,除了要重視理論知識、鍛煉技能的科學傳授外,還要重視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能力。因此,為了給學生的思維能力、體育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其教師應基于核心素養來不斷加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體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216-01
現階段,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已經逐漸成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對此,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應突破傳統授課理念與模式的種種束縛,緊緊圍繞核心素質培養來優化各項教學活動設計,真正將學生體育品格、綜合素質培養視為課堂教學主題,以此來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助于各階段體育教育培養目標的順利落實。
一、完善學生健康意識培養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能否擁有良好的健康意識,對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能否在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落實有著直接影響。很多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都太過重視各項體育運動技巧的傳授,很少會對學生健康意識培養給予充分考慮,不僅會制約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會給其今后的體育運動埋下諸多安全隱患。因此,在實際授課中,其教師應充分重視、不斷優化學生身體健康知識、技巧的傳授,為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創造良好條件[1]。
比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籃球傳球、接球的相關訓練活動時,就為學生講解了籃球運動中避免手指挫傷的相關知識內容;同時,在跑步之前帶領學生開展合理的熱身運動;對于體育器材的使用,也從不用角度來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檢查器材安全性的良好意識與習慣、能力。總之,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不斷提升,必須要重視、引導學生對運動中潛在的危險以及防范的辦法做出深入、全面了解與把握。
二、全面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自主學習意識有待提升,對此,為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各項體育鍛煉活動當中,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為其良好體育習慣、能力的培養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將教育、鍛煉重點放在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專項能力,以及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上。為此,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應及時更新教育模式,對學生各階段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做出充分考慮,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各項體育運動鍛煉活動當中,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良好運動習慣,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發展創造良好條件[2]。
對此,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訓練模式的科學引用來優化體育教育教學成果。在正式授課前,教師可以先將教學內容合理呈現給學生。如,小足球、小籃球,以及武術等等,然后讓學生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或是較為擅長的一個項目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選擇的體育類別合理劃分下組。緊接著,針對不同小組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比如:針對籃球組,教師就可以組織其開展投籃練習;針對足球組,可以適當的組織一些小型的對抗賽,讓學生在實戰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足球技術等等。通過組建這種興趣小組,加強生生合作交流,既有助于學生體育學習熱情的全面激發,也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當中,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三、重視德育教育有機滲透
在小學階段,體育學科除了有助于學生體能鍛煉之外,還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對此,基于核心素養的科學指導,教師應注重德育教育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恰當融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理念[3]。小學體育教師要從不同層面對教材做出深入研究、分析,對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內容作出準確把握與科學引用,并將其巧妙融入到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當中,給學生健康性格的形成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為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抱球接力、火炬手等一系列合作類體育游戲的開展來優化集體主義觀念教育的滲透,為學生良好團隊寫作意識、能力的科學培養創造良好條件,進而促使學生真正形成樂于助人、寬容友善的優秀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練習活動的有效開展來培養學生逐漸形成認真嚴謹、遵守紀律的人生態度和學習習慣。此外,還可以通過立定跳遠等體育活動來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努力來幫助學生不斷突破、超越自己,以此來不斷獲得成就感,為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四、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活動
很多小學生在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中都存在興趣不足、鍛煉效果有待提升等現象,再加上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小學生承擔的課業壓力也相對較大。對此,為了全面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參與積極性,并取得更理想的運動鍛煉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科學引用來構建更生動、高效的體育課堂,實現文字、動畫,以及聲音等各類素材的有機整合,以此來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各階段的認知發展需求能夠得到充分滿足。
比如:某教師在開展關于“蛙跳”的教學活動時,就創作了《仿生練習》《小青蛙找媽媽》的動畫,然后讓學生結合動畫內容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其中《仿生練習》的課件呈現的就是“蛙跳”方面的相關內容,基于蛙跳這一部分來進行實物蛙跳的制作,然后再引導學生開展練習相關練習活動。在學生完成學習后,引導其將:先手撐,后腳蹬,最后收腹落地的蛙跳動作總結出來。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的全面激發,也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高效的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在社會高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背景下,青少年體質也呈現出了不斷降低的趨勢,尤其是肥胖比率快速增加。因而社會各界也逐漸重視起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養,強調要積極探索、嘗試更科學、新穎且多樣化的體育教學策略方法,不斷優化小學體育教育改革,以此來確保學生在完成繁重學習任務的同時,其身體素質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為其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田杰,辛振海.農村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31):81-82.
[2]何遠亮.面對當下體育教學的深思與吶喊——對小學體育核心素養的探究[J].體育師友,2018(03):26-27.
[3]國碩.小學體育核心素養下“三合一”教學興趣培育的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8(0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