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巍
摘要:所謂的實體經濟,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是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同時也含有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謂的金融經濟,簡單來說,就是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相關的各種活動,包括貨幣的發行等。一般情況下,實體經濟以價值系統為中心,包括物質價格與資產價格。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金融行業依靠自身的經營方式,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為了有效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就必須在當前背景下,加強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全面解決兩者之間存在的問題。為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圍繞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方面展開詳細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金融經濟? 實體經濟? 良性互動? 思考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前我國正在向科技強國方面一步步邁進。從現實視角下來看,實體經濟因為金融經濟的扶持,不斷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出現了分離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步伐。為此,文章將以我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現狀為切入點,重點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對策方面展開詳細分析,希望為我國國民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關內容分析
因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國國民經濟得以穩定發展。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實際經濟正處于較為平穩的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實體經濟逐漸像具有虛擬性發展的金融經濟方向邁進,從而才有了當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互動。不管是哪種形式的經濟發展,為了促使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穩步增長,秉持可持續發展原則至關重要。所謂的實體經濟,簡單來說,就是目前人們生活以及生產過程中接觸到的經濟活動,典型的有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文化產業等。
(一)實體經濟是金融經濟發展的基礎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的經濟活動,貨幣作為重要的部分,支撐著我國社會經濟活動的穩步進行。但是對于具有虛擬性的金融經濟市場來說,貨幣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但是,只有貨幣占據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那么在金融經濟市場發展過程中,就必須依靠實體經濟作為推動力。由此我們可以說,金融經濟始終圍繞著實體經濟為中心。但是,根據實際調查情況顯示,目前我國金融經濟出現了偏離實體經濟發展的態勢,不僅社會經濟中的地位逐漸突出,而且也拋棄了貨幣的重要地位,雖然短時間內金融經濟將不斷發展,但是基于大環境下,并不利于金融經濟的長期發展。總之,在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借助實體經濟的優勢,實現穩步增長。
(二)金融經濟有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如今人們生活中時刻可以感受到金融經濟帶來的便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們的支付結算工序。為了促使我國國民經濟能夠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人們就必須正視金融經濟的特點,以此為基礎,對實體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優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推進過程中,不同國家因為金融經濟水平的提高,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而我國更是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依靠金融經濟躋身于世界大國行列。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因為金融經濟,是我國實際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金融經濟本身對于實體經濟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之下,促使我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更是給金融經濟的發展不斷給予動力支持。但是,由于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政府的相關制度,在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阻力,而且也對我國的實體經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比如當下的商業銀行。目前正處于股份制改革的商業銀行,雖然制定完善的金融制度可以賦予金融機構無限的活力,也能提高銀行本身抗風險的能力。但是,因為銀行原有的融資要求,也會給企業發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在我國整體國民經濟收入中,企業經濟發展占據一半以上的比重,如果企業本身無法有序發展,那么也會導致我國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時間一長,必然會阻礙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對策
(一)發揮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目前,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還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發展,為了促使金融經濟穩步增長,兩者之間必然要互相融合,只有依托于實體經濟之上的金融經濟,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而結合了金融經濟的實體經濟,一定程度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二)加強金融經濟的市場監管
為了實現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做好金融經濟市場監管工作不容忽視。就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中存在融資困難的現狀,就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等有關部門的作用,完善融資方式的同時,還可以成立相關的基金組織,用于中小企業的創新項目,解決好企業的融資問題。另外,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力度,鼓勵民間組織對企業進行扶持,創造高收益企業股債結合的融資模式,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將政府融資與市場融資結合起來,科技供給要與市場需求有效銜接,要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
(三)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
為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提供融資渠道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政府等管理機構的支持。促使該些部門之間保持密切的交流,及時把握好市場發展動向。及時調整大型金融發展企業的發展方向,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的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在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避免金融與經濟之間矛盾的形成。身為政府等有關部門,必須肩負起管理的責任,消除存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切阻力,設置合理的融資標準,促使服務水平有質的提升。
(四)優化金融環境
只有不斷優化金融環境,才能為我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供養分。身為政府部門,就必須高度關注兩者之間的合理互動,形成對金融發展環境的高度重視,加強市場管理力度,引導社會各群體積極的加入到金融市場發展過程當中來,努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同時,處于當前不斷發展的經濟環境下,我國各中小金融機構手中所持有的資本較少,如果政府不加以管控,那么就會被金融市場經濟發展所拋棄。為此,政府等有關部門就必須整合智慧力量,加強宏觀調控手段,促使我國的信用市場以及環境不斷優化,從而才能夠在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過程中,提供完善的金融市場環境,由此一來,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既符合時代進步的步伐,同時也是迎合經濟市場發展規律的必要保證。最后,為了促使金融環境不斷完善,打造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金融經濟市場,我國政府還必須重視優秀人才的培養工作,控制好金融市場的經濟發展方向,努力提高金融市場的建設水平。
四、結論
簡而言之,對于金融經濟來說,雖然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人們諸多便利,但是在金融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忽視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那么必然得不到穩定的發展。為了促使我國國民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實體經濟發展中,必然需要融合金融經濟,而金融經濟的發展,也必要與實體經濟保持互動的關系。為此,文章簡單闡述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重點分析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對策,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郭佳.關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0):110-111.
[2]張曉妍.關于金童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7(20):3.
[3]徐春暄.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06):322.
[4]湯巨.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7(25):65-66.
[5]盛瀟潔.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05):296-297.
[6]佟璟.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35):92-93.
[7]闞偉志.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年02期.
[8]張曉妍.關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8年20期.
[9]韋力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年12期.
(作者單位: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