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毅
摘 ? ?要: 在信息爆炸時代,信息數量龐大,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高效學習,成了廣大語文教師一直在摸索的難題。教師在教學前需要有充足的準備,合理規劃教學時間,將時間用在“刀刃”上,通過高效的學習模式,學生不但可以快速掌握知識技能,還可以靈活運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高效課堂 ? ?教學模式
高效學習模式是一種“穩”、“準”、“快”的學習模式,在追求高效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質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上花費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大的收獲,讓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語文實踐上,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應用能力。高效課堂不是教師單方面的高效,而是教師與學生同時高效,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城教學計劃,達到學校制定的教學目的,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需要學習的內容,并且掌握重點,拓展思維。
高效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評判標準,教學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與策略是否進行科學的規劃;教師上課占用的時間及精力的投入程度;取得的效果是否明顯超過傳統的上課模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各方面是否取得明顯的進步;這些都是評判語文課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標。只有同時滿足了所有條件才會打造高效課堂。傳統語文課堂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教師講課拖拉,學生厭學情緒濃烈,教師工作態度消極等問題,教學狀態差強人意,或多或少存在問題,面對這種情況,首要的是教學目標,只有確立了教學目標,才能明確方向,沒有方向的船只無法到達勝利的彼岸。一些教師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但是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應試教育的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沒有將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放在第一位,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興趣。其次,教師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兢兢業業”地講課,學生在臺下“兢兢業業”地走神,上課完全沒有互動,課堂缺少靈動的感覺,老師講課,學生默默聽著,很容易導致學生走神,也許這一堂課學生連老師的一句話都沒有聽進去,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課堂的“主人”成為了教師,學生只是扮演聽眾,完全使課堂的角色顛倒。語文課堂缺少實踐性的內容,語文教學都是以課文為主體,沒有探究性的活動,上課完全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失去了興趣,語文學習的熱情不高,對于語文學習沒有主動性,如此惡性循環,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經過語文教學與經驗的積累,我不斷改善教學方式,結合自己班級的特點,構建語文學習模式。我認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目標一定要十分明確
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先結合自身的情況,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沒有目的再大的輪船也會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教學目標是教師結合自身班級特點制訂的一系列教學計劃,它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靈魂,處在最核心的地位,對于整個教學走向有著引領作用。要想實現高效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緊緊抓住教學目標,明確知道學生需要獲得什么樣的知識,需要進行什么方面能力的培養,要樹立怎樣的情感,培養什么樣的價值觀。小學階段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是三維同步進行的模式,在共同發展中尋求平衡,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的知識技能的灌輸,而是更多地尋求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與價值觀的引導,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目的,鍛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提倡素質教育,更重要的是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如果只有理論知識學習,而缺乏實踐能力,這樣的語文學習就不是真正的學習,是缺少靈魂的學習,大大降低了語文學習效率。要注重學生性格的表現,多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挖掘學習內容,從“我要學”向“我會學”轉變,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語文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提升語文學習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要在新課標基礎上不斷完善教學理念,對每一個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與目標,先給自己的第一階段制定一個小目標,完成以后,扎實穩定地推進工作。不論是課程設計還是教學內容,都一定要將重點放在首位,在充分把握重點的前提下,拓寬學生思維,突破難點,實現熟練應用。教師在布置每個學期的教學任務或者每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之前,可以將整個教學目標或者教學大綱先帶領學生梳理一遍,讓學生明確自己本學期的學習目標,讓整個教學目標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據核心位置,讓學生形成目標意識,使整個教學盡然有序地進行,按照自己的規劃與目標逐步完成,以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不斷完善教學方式
在小學教育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陳舊,還在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整個課堂死氣沉沉,與正是活潑好動年紀的孩子們形成了反差。為了改變單調乏味的課堂氣氛,缺少互動的教學情況,應當重視對于課堂結構的設計,不斷完善教學方式,積極實踐,不斷積累經驗,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結合,打造課堂的趣味性與互動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自身班級的特點,對于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將眾多因素結合起來,融入到教學理念中。小學生好奇心強烈,思維抽象能力較弱,教師可以多融入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讓課堂充滿趣味性,對于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因材施教。語文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主要載體是文字,對于文字的學習就需要放在情境中鍛煉學生的語感語速,讓學生將情感融入語文學習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打破以往的一成不變的死板教學,讓復雜繁重的教學方式變得簡潔明了,讓抽象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會得心應手。還可以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模擬書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以深情朗讀的形式,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增加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多個角度多種方法使課堂教學實現高效,本質是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講解的內容,給學生加深印象,還可以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用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學習,讓他們有新的認識。語文來源于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學習,讓學習更加貼近實際應用,而不僅僅紙上談兵。
三、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角色發生轉變
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基本都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整個課堂教師都是采用直接灌輸的方法教學,學生好像游離在課堂之外,對于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參與度,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在課上容易導致一個知識點反復講解了好多遍,學生還是沒有印象,教學效率低下。教師需要積極做出調整與改變,在大力推薦“反轉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把教室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多發言,老師少講話,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盡量不干預課堂,可以讓學生備課,第二天講課,讓他們說說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而且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還將課堂延續到了課外,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將一篇課文的任務分發給小組的不同成員,讓他們自主分配,根據自己的興趣合理進行交流與學習,重要的是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并且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在高效的環境中完成教學計劃與任務,最終完成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閆樹芳.淺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學苑教育,2018(3):67.
[2]程曄星.淺析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情感讀本,2018(2):63.
[3]曹琪妹.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