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康玲
摘 要:在培智數學教學中,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軟件制作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的微課,優化情境導入、強化練習效果、共享學習資源,激發培智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微課; 培智生;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6-051-002
培智生存在明顯的智力障礙,各方面發展水平顯著低于同齡普通學生,表現為語言表達能力差,學習自控能力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注意力極易分散,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掌握較慢,且遺忘較快。由于自身障礙所形成的這些學習特點,再加上家庭教育不足,使得培智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較大的困難。而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在短短數分鐘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其最大的特點是直觀性,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刺激學生的感官,在動態的演繹中激發培智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數學教學資源,優化數學教學過程,為培智生有效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證。
一、優化情境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中,培智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會自主形成,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通常表現得較為遲鈍,但他們同樣擁有普通同齡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去調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制作微課,選取學生熟悉且喜愛的事物,精心設計形象有趣的學習情境,創設輕松好玩的學習氛圍,將培智生引入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喚起他們解決問題的欲望,點燃他們啟發思維的火花,讓培智生的學習激情高漲,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認識數字7、8》這節課中,我利用Camtasia Studio軟件,結合PPT課件,制作了三個微視頻,根據培智生的學習特點,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既能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新課的開始,從學生較感興趣的主題“數字城堡”入手,首先出現了6位城堡的主人,幫助學生復習數字1-6,接著又來了一位神秘的數字主人,請學生來猜一猜,從而引出新授內容。又如在認識數字8時,在圣誕老人發禮物的情境下,讓學生聽著美妙的音樂《鈴兒響叮當》,將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嵌入其中。當鞏固數字1-8的認識時,邀請學生去“數數游樂園”玩一玩,直觀、形象地呈現數學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的手、眼、口、耳、腦等多感官,牢牢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保持較持久的熱情,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在微課中,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巧設不同的情境,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豐富教學組織形式,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這樣,有利于克服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排斥感,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有價值的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能力,體會在不同情境的學習樂趣,從而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展。
二、強化練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練習,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技能的形成、數學思維的發展才能實現。尤其在新授課中,往往需要安排一些練習來檢驗教學效果。在培智學校的教學中,多遵循“小步子,多重復”的原則,對于培智生來說,一個知識點的掌握需要通過數次練習來鞏固。但是,課本上的練習題形式較為單一,培智生往往對這類練習提不起興趣。因此,要根據每個知識點設計有趣的微課,通過多元化的呈現方式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操作練習,如寫、畫、拼圖、填充、迷宮游戲等,把枯燥、重復的練習變得更具趣味性、多樣性。
例如活動課《10以內的數數游戲》以闖關游戲的形式設計練習微課,每一關的開啟配以活潑俏皮的音樂,并將關卡名稱設置動態彩字秀,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聽刺激,瞬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地參與課堂。又如在情境數數游樂園中,先去觀看小丑表演,根據顯示的數字給小丑鼓掌,看看這是數字幾,你就拍幾下。然后來到氣球館,按要求數數不同顏色氣球的個數。接著去看看可愛的大熊貓,數數他們的數量。玩累了,去肯德基幫大家買漢堡吃吧,數數有幾個人,就買幾個漢堡。最后,讓我們去禮品店挑幾個玩具熊作為紀念帶回家吧。這一系列的練習使培智生在說、做、聽、演等環節中充分鞏固與實踐,獲得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逐步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技能。通過游戲式的微課練習,使普通的作業變得生動活潑、簡潔明快,提高了培智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另外,微課視頻是以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展教學,極大地吸引培智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保持濃厚的興趣,為他們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微課視頻可以反復觀看,不管是在課堂還是課后,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中,不管有沒有老師、家長的陪伴,培智生都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鞏固練習,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三、共享學習資源,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培智生普遍都有識記慢、遺忘快的學習特點,對于某個知識或技能的掌握,往往要花費比普通同齡學生更多的時間,如果缺乏不斷的鞏固復習與循環學習,他們將很快遺忘所學知識。所以,培智生勢必要經歷學習—強化—再學習—再強化的學習過程。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培智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和個別化教學,但由于他們的智障程度不同,且個體差異較大,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顯得參差不齊,單靠課堂教學所取得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家校配合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很多家長缺乏正確有效的教育態度與方法,不知道怎么教,也沒有耐心教,這就需要對家長進行教育方法的指導。微課作為一種學習資源,也是一種媒介,不僅能讓每個學習者知道“學了什么”、“講了什么”,也能讓作為觀看者的家長知道“教了什么”、“怎么教。”
比如在講授《方形與圓形》一課時,我制作了微視頻,以動畫的形式引領學生暢游圖形王國,讓學生注意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形狀,發現以方形或圓形存在的物品。家長通過觀看視頻,能更好地了解教師是怎樣教授的,幫助孩子復習在校學習內容,并在生活中進行泛化。
微課以容量小、用時短,知識點簡潔明了、傳播方式多樣等優點,受到了家長們的青睞。為了促進培智生有效學習,教師可以將微課作品通過學校官網、QQ、微信等平臺發布,家長和學生可以在線觀摩相關微課視頻,也可以下載微課視頻保存到移動設備,不受地點的限制,合理利用時間,輕松指導孩子。家長也可以通過親子學習,根據視頻中的知識點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效果,進一步將學習內容拓展與強化。這樣不僅輔助了教師的教學,又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技巧,實現了教育教學家校無縫銜接,加強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培智學校,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制作的微課來輔助教學是可取的。雖然微課只是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一種形式,但涉及了資源收集、視頻錄制、后期剪輯、網絡傳播等一系列過程,需要將教學與技術進行高度整合,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培智生的特點與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與呈現方式,設計制作形式新穎、直觀性強的微課視頻,充分發揮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與傳統教學互補,激發學生的興趣,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同時提高課后學習的有效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我們要掌握好微課制作技術,尋找教學中的最佳契合點,讓學生參與多感官、多渠道的學習,讓家長獲得多樣化、技術性的支持,讓數學教學真正實現以現代多媒體技術為輔助,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