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
摘 要: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僅有情節(jié)上的變化,也包含了隨故事發(fā)展主人公心理情感上的變化,是一條清晰的線路,伴隨故事的始末。故事教學中若能恰當運用情感主線,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流暢串聯(lián)起整個故事情節(jié),增加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同時也更加有利于深化課堂后期的教學拓展任務(wù),甚至對學生的德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guān)鍵詞:故事教學; 情感主線;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051-002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 英語課程的責任和義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然而現(xiàn)在的故事教學存在圖片信息未關(guān)注、故事理解不透徹、情感體驗不充分的問題。情感主線的滲透即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情感教育,把知識內(nèi)容與其承載的情感同時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情感態(tài)度的熏陶。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結(jié)合筆者自身教育實踐,試圖探索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一些途徑。
一、聚焦核心詞句,厘清情感線索
情感往往能從神態(tài)、語言、動作中反映出來。在譯林版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通過聚焦關(guān)鍵詞句,能幫助學生厘清情感的發(fā)展線索,促進與文本的深度對話,感悟出文本中隱藏的內(nèi)容,從而獲得感動與啟發(fā)。在6B 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刻畫了獅子和老鼠兩個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劃出他們所認為的重要的能夠體現(xiàn)人物情感的詞匯,之后再展開討論,從而串聯(lián)起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通過閱讀,學生很快找出了如下關(guān)鍵詞句“l(fā)arge and strong”、“walked by、woke up”、“angry”、“said quietly”、“l(fā)aughed loudly”、“caught…with、bit…with”、“asked sadly”、“made a big hole”、“said happily”、“became friends”,經(jīng)過思考、討論、分析以上動詞、形容詞、副詞,至此,可以厘清獅子的情感變化:be proud of himself→angry→scorn(laughed loudly)→afraid→sadly→happily以及老鼠的情感變化:afraid(said quietly)→happily(the lion let him go、helped the lion get out)。以情感主線引領(lǐng)故事情節(jié),不僅有助于學生關(guān)注到文本的細節(jié)內(nèi)容,使他們輕松地回憶起故事情節(jié),加強對課文的識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技能。
二、圍繞插圖,揣摩人物內(nèi)心情感
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文本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直觀形象的圖片包含豐富的信息,是傳遞主題意義的重要媒介,是教師不可忽視的輔助材料。小學生觀察力強、想象力豐富,通過觀察圖片,往往能使他們發(fā)散思維,充分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積極思考,構(gòu)建認知。6B 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圖一獅子盛氣凌人,欺負小動物,作為百獸之王,內(nèi)心是驕傲自負的。圖二老鼠害怕地發(fā)抖,請求獅子放了它,獅子嘲笑,說話語氣中也略帶嘲諷。圖三獅子被網(wǎng)困住了,此時可以讓學生揣摩獅子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獅子那種擔心、害怕、難過的心情。圖四老鼠踐行了承諾:“Please dont eat me. I can help you some day.”老鼠因為幫助了獅子逃出而高興,獅子因為獲救而高興。圖五從兩者的表情可以看出,最終他們成了好朋友。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材料,經(jīng)過先前對每一張插圖主人公情感的分析后教師可以提問:
T: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
S1:Be helpful is important.
S2:Never laugh at the small and weak one.
S3:Always be kind to others.…
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其中。通過這一系列連貫的插圖,使學生在圖片的穿引下,串聯(lián)起主人公的情感變化。與單一的文字描述相比,這種強烈的視覺沖突更有利于學生對細節(jié)加深記憶,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文本和人物心情變化。
三、角色代入,構(gòu)筑文本與自身之間的聯(lián)系
英語故事滲透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學生是否具有主動權(quán)、是否有表達自己思想和見解的機會,是課堂是否高效的標志之一。此環(huán)節(jié)往往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提問來加以引導。6B 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導入,教師首先向?qū)W生出示獅子和老鼠的圖片,詢問學生:“What would happen if they met some day?”為之后確定人物的情感主線做鋪墊。在故事每一個情節(jié)發(fā)展關(guān)鍵點,教師都可以通過提問來促進學生對杰斯的代入感。
如故事開始:
T:The lion was the king of the forest. All the animals were afraid of him. What would he feel?
S1:He was very proud.
S2:All the animals were afraid of him so he was very happy.…
接著獅子被老鼠吵醒,教師再次提問:
T:If you were the lion and you were sleeping.
(教師邊說邊做睡覺的動作),What would you feel?
學生:S1:I would be angry.
S2:I want to eat the small mouse.
S3:I dont like him.…
當老鼠請求獅子放了他,并且承諾將來可以幫助獅子的時候,教師詢問:
T:Do you think the mouse can help the lion some day?
S1:He was so small. I dont think he can help the lion some day.
隨后獅子被網(wǎng)抓住,他無助惶恐,此間教師可讓學生好好揣度獅子的內(nèi)心情感:
T:Now, two men caught the lion with a large net and he couldnt get out. What would he feel?
S1:He would be afraid.
S2:He would be sad.
S3:He would say: Help! Help! Who can help me?
S4:Where was the mouse? He said that he can help me some day!
S5:I would die.…
在故事的關(guān)鍵點中,教師抓住適當?shù)臅r機引導提問學生,站在故事主人公的角度,思考揣摩他們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推理和交流中思維品質(zhì)也得到了提升,將語言的發(fā)展和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機結(jié)合起來。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同時,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材料。
總之,一場“走心”的閱讀總會在學生心里激起漣漪、引起共鳴,要想達到這種教學效果,除了關(guān)注文本材料本身顯性的內(nèi)容主線之外,對其隱藏的情感主線的挖掘也十分重要。教師唯有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閱讀文本,讓學生通過思考去感知、去理解,并且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去體驗故事,才能讓學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才能讓學生對閱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文本的表層。在故事教學中,情感主線的滲透能使教學充滿靈魂,能使學生的閱讀充滿樂趣,在此期間,通過深入挖掘文本材料,既是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訓練,也是對文章內(nèi)涵作進一步的深化。在學生們積極踴躍地表達自我中,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朝著良好態(tài)勢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升,也有利于達成課前預(yù)設(shè)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參考文獻:
[1]唐文華.例談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7.(1):12-16
[2]徐梅.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特點與實踐——從一次觀摩課引發(fā)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1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