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和對象,只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把握教材的特點,才能夠確保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內容編排和設計上有著十分獨特的地方,必須在充分分析教材特點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優化語文教學。基于此,本文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以及相關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特點;教學優化
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達到語文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對語文教材的特點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把握,并以此為依據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優化。
一、把握教材特點對優化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分析
一堂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備課,而教材分析則是教師做好備課的重要前提。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需要通過教師的全方位、多角度解讀才能夠更加深刻地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才能夠將其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情進行結合,而這是優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有些教師在利用教材的時候,只會簡單地“照本宣科”,缺乏教材特點分析,把握不住教材知識體系之間的關聯和重點,導致教學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佳。另外,通過教材分析才能將教材中沒有明確寫出來的知識價值挖掘出來,從而對學生的相關能力進行培養。可以說,把握教材特點是組織教學活動、開展教學工作的最為基礎、重要的工作。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特點,依據教材科學組織和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優化語文教學品質。
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特點及優化教學途徑分析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內容體系設計方面采取了雙線組織結構的方式,在識字、朗讀以及口語練習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改進。教師要立足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實際,結合部編版教材的特點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一) 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識字教學活動
識字教學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部編版教材在識字方面的內容設計特點是“先識字、后拼音”,與傳統教材相比,識字任務的數量減少了250個,并且在內容編排上大多以趣味引導的方式進行。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識字教學活動的時候,以“多認少寫、興趣激發”為原則進行識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教材特點拓展識字的方式,引導著小學生自主進行識字學習。根據部編版教材的這一特點,建議教師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到識字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還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識字課堂教學效率。如在《秋天》這節課的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生字識別游戲”,借助于版畫的方式展現生字,并且引導學生結合版畫去朗讀課文,當遇到與版畫內容相應的生字時將相應的生字卡貼在版畫上。當學生對所學生字有了初步的認知和熟悉之后,教師可以開展“生字對對碰”的游戲,通過教師給出一個生字,讓學生圍繞著生字進行組詞搶答,進一步對生字學習效果進行強化。
(二) 通過主題式閱讀指導開展閱讀教學活動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朗讀內容的分析,建議教師通過主題式閱讀指導的方式組織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與傳統教材相比,部編版教材在閱讀內容方面呈現出“篇幅短、強練習”的特點,內容不長,而且很多的朗讀要素被編入到課后練習題當中,并且提示教師應當結合文本的個性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教學指導。因此,在部編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面,教師要做到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多讀少講”,也就是要從過去的復雜文本分析解讀中解脫出來,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感悟和體驗。二是要做到上述提到的“主題式閱讀”,挖掘教材內容資源,構建主題式閱讀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四季”主題的閱讀學習活動,對《春夏秋冬》《四個太陽》等課文內容進行閱讀教學指導,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教師一方面可以進行一些課外閱讀拓展,如《春天在哪里》《黃豆莢》等課外閱讀內容,另一方面可以與寫作教學相融合,如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季節。
(三) 借助于生活化元素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
通過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教學的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設計了專門的口語交際教學板塊,并且豐富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從教材特點出發,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建議教師采取融入生活化元素的方式開展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要結合教材中的口語教學內容,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元素進行教學活動;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營造生活化的交流互動情境,引導學生更加自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如在《用多大的聲音》口語交際教學時,教材中通過三幅圖設置了三個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不同情境下說話的聲音應當有大有小”,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將這些情境進行更加具體化的營造,創設多種情境,如在公交車上、在電影院、在圖書館、在超市等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判斷在相應的情境中是應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并且通過情境再現和角色扮演進行演示交流,這樣既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對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
三、 結束語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以此為依據采用相應的辦法和途徑開展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教學等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效果和品質。
參考文獻:
[1]梁巖巖,崔友興.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識字特點及教學建議[J].課程教學研究,2019(1):42-44+58.
[2]徐偉.加強互動教學?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57-58.
[3]樊明霞.淺議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N].發展導報,2018-10-26(24).
[4]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以三年級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8(22):48-52.
[5]唐萱,姚永強.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及教學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8(14):54-56.
作者簡介:
劉暢,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