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凡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教學策略,其中包括靈活設置導入環節,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組織續寫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結合課內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關注情感朗讀,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等,以期能夠引起諸位教育者的重視,積極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閱讀;核心素養
一、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初中英語課程要重新審視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在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交流能力,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課程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好契機,教育者要堅持以生為本原則,不斷強化他們的文化意識。
二、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首先,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根植于教學活動中。由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方式與漢語有別,因此通過閱讀課程不僅能夠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逐漸習慣于英語的表達方式,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理解能力。將英語閱讀課與學科核心素養關聯到一起,學生將得到更多鍛煉機會,情感與文化感知能力均能得到較好鍛煉。
其次,想要學好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缺一不可,通過系統化的英語閱讀課程,將有利于學生溝通能力、認知能力的有效提升。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逐漸改變學生的生活狀態,讓他們跟隨文章作者的視角來審視生活、感悟生活、積累生活。正所謂“閱讀即生活”,教育者要靈活運用閱讀教學材料中的寶貴資源,從學生角度出發來幫助他們調整學習和生活狀態,以此來達到提高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三、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措施建議
1.靈活設置導入環節,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導入環節是保證英語閱讀課程教學質量的基礎保證,教育者要依托教材內容,靈活設置導入環節,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在教授“Down the rabbit hole”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播放一段《Alice in Wonderland》這部影片中,女主角調入兔子洞中的視頻片段。這一片段的節奏十分緊湊且畫面十分有張力,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在第一時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視頻片段觀看完畢后,教育者可以為學生布置下面的學習任務:將與故事情節有關的圖片進行正確排序。
首先,在圖片排序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重新回憶剛才的影片情節,同時結合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運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活動設計,既鍛煉到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又讓他們更好的運用語言能力,為后續課程的積極開展打好基礎。
其次,重新排序被打亂的圖片,還可以較好的訓練到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去更加深層次的探討事物、人物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學會運用邏輯思維來驗證自己的想法。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不再是等著向老師尋求答案,而是基于事實出發來提出問題、思考問題。
2.組織續寫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必要條件。初中生接觸英語閱讀課程的時間較短,仍然需要教育者對其展開集中式的系統化訓練,讓學生能夠自行整合已經掌握的語言技能,更好理解閱讀材料中語境、語篇所傳遞的意義。在日后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當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以后,教育者可組織學生一同進行讀后續寫活動,進一步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讓整個閱讀教學課堂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
例如在教授“Wild animals”這一課程時,當常規的教學任務完成以后,教育者可以向學生布置小熊貓“希望”成長過程中及長大以后的故事,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鍛煉他們的想象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要在旁給予學生正確引導,讓他們可以盡情發揮,以此來感受到文本寫作和文本閱讀所帶來的無限樂趣。好的英語閱讀課堂需要有留白藝術的存在,教育者要懂得將寫作訓練和閱讀教學巧妙的結合到一起,從而達到以寫促學、以讀促寫的作用。
3.結合課內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英語閱讀教學不應止于課上,教育者不僅要讓學生充分掌握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同時還要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接觸更多不一樣的閱讀素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以來,初中英語課程中都存在著較多問題,教育者沒有為學生預留出足夠多的思考空間,導致他們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及時表達出來,這不僅不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自信。
例如在教授“My day”這一課程時,通過了解課文內容,學生基本能夠了解Millie在學校中的狀態。為此,教育者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介紹一下自己一天中的校園生活。為了能夠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教育者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各個小組根據不同的主題來編排情境短劇,讓他們在團隊氛圍中相互交流,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更大的空間。
4.關注情感朗讀,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在現行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重要性。由于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為了能夠讓學生拿出更加客觀、包容的態度來面對中外文化差異,教育者就要在日常的英語閱讀課程中關注情感朗讀,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國際理解意識。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帶有情感的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理解文章內容,從課文作者角度出發來產生情感共鳴,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發揮出課文本身的熏陶作用。在閱讀課堂中,朗讀的形式不必拘泥于一種,教育者應多關注學生的表現,靈活選擇令他們感興趣的朗讀方法。
例如在教授“Down the rabbit hole”這篇文章時,教育者首先可以帶有感情的向學生做朗讀示范,提醒學生仔細聆聽,并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其次,教育者可以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主題,以及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并分別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最后,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現在小組內進行個體朗讀,當掌握了一定朗讀技巧后,再分別進行小組朗讀和整體朗讀。通過此種循序漸進式的朗讀教學方法,學生會更加習慣于深層次理解文章內涵,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5.提高教育者的教學素養。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相信所有教育者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棘手問題,由于初中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尚未發展完成,因此英語教育者應當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來理解學生。在日后,初中英語教育者要不斷審視自身的教學方法,通過積極學習、總結教學經驗來掌握更多教學技巧,重視提高自身素養。時代在進步,初中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他們需要各種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來武裝自己,教育者作為他們成長道路中的引導者,也要敢于開拓創新,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在課余時間,教育者可以閱讀一些美文,通過互聯網來接觸學生感興趣的歌曲、文章、游戲等等,與其他同行在一起交流教學心得,多多理解當代初中生的價值觀和喜好,堅持以生為本原則來積極調整自己,為學生打造出一個充滿快樂、輕松、愉悅的英語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徐明華.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7(46):55.
[2]莊青海.關于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2017(16):94.
[3]桑海英.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4):356-357.
[4]李明遠,彭華清.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