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旦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化的表征工具,它能夠通過較為明顯的圖像、顏色、關鍵詞等加深人們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使知識結構更加清晰。思維導圖在國外經常被用于多種領域,但在國內應用還相對較少,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思維導圖有著較強的優勢。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很好解決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學生對文章結構不清晰、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深刻、難以找到文章主干等問題。并且,制作和利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一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文章理解能力的過程。本文就針對高中英語課堂上,思維導圖的制作和應用方法展開探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引言
高中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雖然老師和學生在閱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學生一旦面對閱讀文章,仍然會產生較強的緊張和恐懼心里,這也導致了學生在閱讀和分析文章時,無法形成一個步驟明確、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因此,筆者決定將思維導圖的方法引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之中,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讓學生的閱讀學習變得更加具有規律性,打破傳統的閱讀學習障礙,不斷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一、思維導圖意義及特點
1.思維導圖的定義。思維導圖起源于英國,它是在上個世紀被一名叫托尼·博贊的腦科專家發現的,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圖形記憶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在研究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時,形象地表達出問題之間的關系,并且條理清理、結構完整,常常被人們用于歸納處理信息。
2.思維導圖的特點。思維導圖充分的利用了人腦對圖像敏感的特點,將復雜知識轉化為圖像,就可以被人快速記憶和接受。思維導圖的結構與樹狀圖比較相似,都是基于一個主干向四周呈發散狀。在思維導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知識的側重點和先后順序,有利于幫助人理解知識結構、建立知識體系。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思維導圖這種比較直觀、明確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明確知識結構,加深對于知識的記憶。
二、高中英語閱讀的特殊性
1.教材編纂的特殊性。高中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英語閱讀不僅能夠讓學生加強對句子結構、語法的學習和理解,同時也為學生英漢互譯奠定一定的基礎。筆者所在的地區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語》這一版本的英語教材,這一版本的教材充分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提升學生們的學科素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目標。教材中的教學方法和編撰方式不同于我國傳統的英語教材,其內容創新性更強,話題也更加具有時代特色。
2.教材模塊更加系統全面。除教材內容創新性較強之外,《牛津高中英語》中的模塊安排也更加合理。模塊安排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發展規律,將英語知識從易到難進行編排,教材結構也更加系統。教材的每一章內容通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文章閱讀、詞匯學習和語法練習,因此文章閱讀在改版本的教材中變得更加重要。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的的優勢
1.能夠更好激發學生閱讀動力。閱讀通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因為英語文章中通常包含著大量生僻的單詞、短語和語法,這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在面對英語文章時,都會感到緊張和恐懼心里,因為學生們沒有十足的把握讀懂和理解文章。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學生對英語文章的興趣會逐漸下降,甚至想要逃避學習。另外英語文章通常比較冗長,篇幅較長的文章也使學生降低了閱讀的動機。在學習中,動機非常重要,在英語閱讀中,動機決定了學生閱讀的成效。而思維導圖的特殊性,恰恰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思維導圖能夠以較強的結構性展現思維邏輯,按照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學生可以很容易的抓住文章的主要線索和結構,避免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況發生。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快速明確和理解文章內容,對文章的緊張和恐懼心理也會減少,文章閱讀也有了足夠的動力。
2.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和記憶閱讀材料。在高中階段,很多時候教師都要求學生要對所學習的閱讀文章進行背誦和記憶,以此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而想要背誦,首先要理解,盲目地背誦不僅難以實現對文章的記憶,而且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所以,文章的理解和背誦應該更加注重方法。思維導圖是通過關鍵詞、不同顏色的字體和文章結構,表現出文章的主干內容,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記住文章主干,主干記住以后學生再進行旁枝末節的記憶,就更加容易。同時思維導圖突出“圖”,圖像記憶始終要比單純的文字記憶更加清晰明確,因此,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文章的理解記憶,會讓文章學習更加快速,記憶時間也會更加長久。
3.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組織能力的過程。閱讀是學生認識知識和儲備知識的過程,學生對所學內容接受了多少主要看學生能不能有效地對閱讀的知識進行有效地組織吸收。思維導圖可以看做是一個知識框架,學生如果能夠通過閱讀文章制作和使用思維導圖,就說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組織能力。思維導圖的結構非常靈活,學生是發展著的個體,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每個學生制作出的思維導圖都不盡相同。但是所制作出的思維導圖都能比較明顯的看出文章的知識脈絡,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鍛煉信息組織能力的過程。
4.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造力。創造能力和發散思維是教學過程中所要培養學生的重要能力,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是完全自主的,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文章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制作思維導圖,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
四、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閱讀文章前通過了解文章體裁和大致內容制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應用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段落結構,學生們根據文章的主要脈絡和各段落的小標題等內容,都可以對文章的發展進行預測。在閱讀文章學習過程中,由于文章體裁和主題的不同,文章結構和內容會有所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教會學生不同體裁的文章和結構特點,為學生們初步制定思維導圖奠定基礎。
在閱讀文章前,通常應該做三個方面的準備,一是教師根據該篇文章的主題,制造出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和了解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們對文章的興趣。例如學習M2U1project時,這篇文章是專門描述喜馬拉雅雪人、北美野人和神農架野人的,學生對此也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創建該方面的話題,激發學生們閱讀文章的興趣。二是根據題材呈現出思維導圖的模板,仍以M2U1project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結構比較簡單,主干是一些神秘的生物,整體可以以時間順序制作思維導圖。三是引導學生猜測文章內容,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致的設想,以此來鍛煉學生對文章預測的能力。
2.閱讀中制作導圖分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文章閱讀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要做到對文章進行全篇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牢記文章中的一些細節,為制作思維導圖的分支做好準備。同時,閱讀也是培養學生閱讀技能和閱讀方法的過程,由于文章體裁的不同,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體裁,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文章的閱讀學習。
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一是泛讀課文,根據文章的大體內容制作出思維導圖的主干部分。例如M2U2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描寫探險的信件,讀完一遍文章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找出關鍵詞,制定出思維導圖的主干。如以倫敦——摩洛哥——尼羅河——肯尼亞——坦桑尼亞——乞力馬扎羅山為思維導圖的主干。二是精讀課文制作思維導圖的分支,這一步驟往往需要更加細致的閱讀課文,如果內容較多,可以采用制作表格的方式,先將時間的先后順序和事件統計下來,隨后對思維導圖進行豐富。三是使用思維導圖。通過精致閱讀后,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教師再使用豐富后的思維導圖,為學生講解一些重難點問題,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
3.閱讀后引導學生對文章加深理解和記憶。在文章學習后,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記憶是關鍵,這時就可以真正使用思維導圖對所學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理解。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相關話題的討論,二是文章的復述。其中,話題的討論是讓學生對文章相關的話題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教師通過組織話題討論能讓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文章中的一些內容。而文章的復述則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文章的背誦記憶。學生們根據思維導圖中的文章脈絡進行文章復述,可以更加高效的記住文章中的重點部分,能夠有效避免文章、句子串記現象的發生。
五、結論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形象的表征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閱讀文章,加強對文章的學習和記憶,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勢,幫助學生設計更好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不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舜屏.思維導圖在新版牛津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下旬),2015(10):113-113.
[2]焦春嬌.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證研究[J].創新教育研究,2018,6(2):61-66.
[3]朱梓萌.思維導圖在牛津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下旬,2018(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