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學中巧妙融合思維導圖的實踐嘗試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思維導圖介紹和高中生物教學中巧妙融合思維導圖的有效方法為主要依據,從教和學相互融合、思考教學共同進行、學習應用并行實施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作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素質教育;巧妙結合
一、 引言
生物是高中時期必須接受的學科內容之一,思維導圖使用其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尤其是對于生物知識學習來說,其自身擁有的知識比較煩瑣和復雜,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中使用更加藝術和針對性形式進行。不過現在思維導圖使用到生物教學中存在一定難度,所以,現在針對思維導圖巧妙融合在生物教學中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為未來學生學習生物提供便利條件。
二、 思維導圖介紹
思維導圖是新時期下素質教育中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最新穎的教學形式,自身具備高效、邏輯等不同特征,被越來越多生物教師所重視,學生對此種教學方法也普遍接受,對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具有一定價值。
(一) 思維導圖概念介紹
思維導圖最先由英國基金會人員提出,出現于二十世紀,借助關鍵詞發散成為放射狀圖形而提升人們記憶和思維模式的一種全新思考分析模式。思維導圖主要以圖形和文字為主進行教學,將不同層次之間存在的主題建立一種聯系,使得關鍵詞形成層層遞進關系,將整個內容清晰地展現在大眾面前,主題關鍵詞一般可以使用特別顏色繪制,圖形之間建立有效鏈接,進而沖擊學生視覺和左右腦,便于學生記憶,使得學生可以在圖形中感受知識變化規律和內在聯系,進而無限挖掘學生內在潛能。一般而言,思維導圖主要從四個階段進行,第一是中央圖形知識,將文章主要內容提取出來,可以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中心點內容。第二是主體主干圖形表示,主要以放射狀展現,由第一層關鍵詞為主進行拓展,向四周不斷發散和拓展。第三,思維導圖周圍信息之間與其他圖形之間要形成聯系。第四,將不同放射狀分子集合起來能夠形成一張存在相互關系的結構圖形,進而以樹冠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二) 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使用的價值
首先,思維導圖在教學中實施符合時代需求,是對生物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的一種方式,在以往生物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為主展開教學,一味灌輸生物基礎知識,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沒有興趣,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使得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層。思維導圖的加入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研究和自主學習動力,課堂主角轉變為學生進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指導者。思維導圖可以豐富教學環境,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常見的熟悉材料進行,并將其處在不同環境中進行分析和研究,便于學生構建合理的思維導圖內容,給予學生提供可以親自嘗試實驗的機會,并可以將高中人教版中植物細胞分離和提取葉綠素等實驗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從而不斷提升生物教學實效性。
三、
高中生物教學中巧妙融合思維導圖的有效方法
(一) 教和學相互融合
三維目標是現在各個學科知識共同追求的主要方向,主要是知識技能、目標方法以及情感等,高中生物教學也要追求這些基本目標開展,要將三維目標作為基礎進行,結合生物知識進行思維導圖設計。在具體設計中,教師要將教學和學習結合起來,例如:在復習人教版單元知識《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時,要結合具體生物知識進行思維導圖設計,主要是物理、化學和行為三方面信息傳遞內容,那么在設計思維導圖時,可以將信息傳遞作為中心關鍵詞,進而向四周發散出三條分支進行設計,所有線路內容設計都可以借助圖形進行,不對學生繪制圖形和關鍵詞等做出限制,使得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設計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設計行為信息時,可以將蝴蝶舞動圖片加入其中,化學信息和物理信息傳遞都可以加入一些直觀形象圖形和文字等。思維導圖繪制結束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過程等進行思維邏輯和知識體系構建引導,使得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自主學習生物知識,便于學生掌握層次知識間的關系,明確生物知識內在聯系,對于實現生物教學目標具有一定價值。
(二) 思考教學共同進行
在生物教學中不僅要進行理論專業知識講述,還要建立在學生認知情況下進行引導,使得學生可以針對生物知識積極思考和學習。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在講述生物知識時,教師要提出相對應問題等,使得學生可以在設計思維導圖中進行自主思考和分析,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減數分裂》時,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上分析和設計,那么學生便可以結合成熟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分支設計,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分為植物和動物兩種,還要設計減數分裂分別是減一和減數二次等,不斷充實思維導圖內容,再將一些問題設計其中,學生針對設計的思維導圖進行專門研究和分析,以此不斷提升生物教學質量。
(三) 學習應用并行實施
素質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對生物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但掌握充實深厚的生物知識,并能夠將其有效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鞏固生物知識。并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得學生可以學習應用并行,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分子與細胞”教學內容時,學生經常會將知識點和供能物質和生命活動等生物知識產生歧義,混淆生物知識點,因此在學習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結合教材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可以以功能物質為整個思維導圖的中心點進行發散,將蛋白質、ATP、脂肪等作為放射狀分支進行研究。在思維導圖繪制中要求學生能夠自主進行研究,親自動畫繪制生物思維導圖知識,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中實施具有一定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思維導圖的真正作用,將其價值和作用積極發揮出來。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進行,使得學生可以親自動手設計圖形,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熊蕓蕓.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18(4):38-39.
[2]林麗玉.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7:155.
[3]時祺.思維導圖引入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7(4):67.
作者簡介:
李曉利,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