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曲表演課教學應該讓學生掌握程式動作,學會形體組合,以便更好地創造角色形象,塑造人物性格特征。
關鍵詞:戲曲表演;教學基本功;訓練;形體組合
戲曲表演課應該教會學生穿戴著古裝服飾后的一般步伐、體態以及常用的水袖、扇子等身段動作,使他們在以后接受排練我國歷史劇目或改編古典戲曲的劇目的任務時,不至于“手足無措”“寸步難移”。此乃教學任務之一。
一、戲曲表演訓練的重要性
戲曲的外部動作非常講究協調、韻味和造型美,而且是充分表達角色的具體內心動作和體現角色的性格特征的。戲曲表演要求動作內外結合,特別要求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這正是演員所應該借鑒的。戲曲表演無論是在表現角色的喜怒哀樂、驚恐悲歡,或是在站坐走停、舉手投足,以及儀態風度和禮節等方面,都有一整套的程式可憑借。應讓學生初步地掌握一些這樣的程式動作,從中得到啟發,“化”到表演中,作為創造角色形象的表現手段。
二、戲曲表演組合訓練
戲曲演員的形體訓練已形成了一套由淺入深的系統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它非常講究“身體要變樣”,也就是要改變學生自身原有的習慣動作,以達到該行當外部特征的需要。在訓練中,根據不同的行當用嚴謹的程式動作規范學生,使學生學起來也有個依托。每個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要掌握如下“組合”:身段組合、臺步組合、水袖動作組合、扇子組合(男折扇女團扇),女學生多學一個花旦組合,以上男女的動作都要有明顯區別。
(一)身段組合
選用戲曲身段中一些最基本的動作組成。如:正反云手、山膀、順風旗、雙托掌、提襟、按托掌、弓箭步、馬步、丁字步、踏步等等。教學應要求:一是掌握嚴謹的規格,使學生理解明白又能體現出來。二是掌握動作的基本規律,主要是“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隨和,眼神領先”,做到心到、手到、眼到、步到,尤其是眼神的運用最重要,達到戲曲動作最基本的要求一要有“精、氣、神”。
(二)臺步組合
分別選用老生及青衣、花旦的基本步伐(包括園場)組成男女兩類。男組合的步子要求腳步從丁起,腳背往上提,踝骨向前送,遠抬近落地,起得重落得輕。女組合的步子要求穩健,強調腳跟落地后向腳掌、腳尖推移,不能顛跳搖擺;花旦步伐既要活潑又要穩重,上身不能有起伏??傊?,無論男、女,兩腿都不能繃得太直,要穩健又要瀟灑邊式。話劇演出古裝戲,演員的臺步很重要,如果連步子都沒有像點樣子,就很難塑造人物性格特征。所以臺步的基礎要打好,“臺下練幾千步,臺上用二三步”。
(三)水袖組合
男以小生動作為主,女以青衣動作為主。選常用的單抖袖、雙抖袖、整冠、翻袖等動作,配以聽、近看遠眺、拱手小禮、屈膝大禮、風雨行進等內容組成,教學要求:1.準確的動作規格。2.動作要有韻味和美感。小生的動作要含胸拔背、文雅柔和,有“含勁”忌僵拙青衣的動作要含胸蓄背、沉肩立腰、端莊凝重。3.動作要有表現力,凡聽看、行禮……都要表達鮮明。4.強調初步掌握水袖的動作規律和與之相適應的形體自我感覺,以適應以后演出古裝戲的需要。
(四)扇子組合
以一系列的持扇造型動作組成,男用折扇和水袖,女用團扇。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扇子的拿法和用法,講清楚每一個動作的來龍去脈,凡開扇、并扇、轉扇都要有一定的章法,每一個持扇亮相都要構成一幅畫面,運用道具要得心應手,整個組合進行應如行云流水。
(五)花旦組合
選用花旦的一些基本動作,配以一定的內容組成:一個活潑的小姑娘出場,做一系列的整妝動作—挽袖、理鬢、提鞋、整衣,然后打開家門看天氣,出門關門,走到岸邊,找到一條小船,解纜上船,撐船離岸,邊搖船邊欣賞沿岸風光,船抵彼岸,上岸系纜,欣然而去。教學要求:1.掌握花旦動作的特色,輕盈活潑,節奏明快而有跳躍性,動作干凈利落,眼睛炯炯有神。2.讓學生了解戲曲表演的虛擬動作,既要有信念感、真實感,又要以假代真,有分寸感,質量感,力求以動作準確地反映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形體表現力。
以上幾個組合訓練都要把訓練眼神貫串其中,決不可忽視對演員眼神的訓練。我們沒有把眼神單獨構成一個組合來訓練,是考慮到眼神若是單獨地機械地進行訓練,作為演員個人私下里揣摩未嘗不可,很多著名演員已有范例,但是在課堂上進行集體練習,收效未必會好。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眼神訓練需要結合一定的動作和內心活動,具有一定的含義內容為宜。我們根據整個教材的順序和各環節不同的內容,由淺入深加強眼神的訓練。一般來說,一開始要求眼隨手動,手到眼到,讓眼睛依一定的視位轉動,眼皮要拾起,亮相要定得住,做到眼神要有放有收,能放能收;進而,要求眼神能表達一般的表情動作的含義,如聽、看。要在虛擬動作中能從眼神上把聽看的對象表現出來—看到的是花或是雞、針、船、云、月……;再進一步,到了表演階段,則要把角色的內心活動,結合外部動作用眼神表達出來。要抓住每個亮相的時機強調眼神,從實踐中我們感到,不僅要注意抓住亮“硬相”(比如“崩登倉”)時的眼神,更應注意抓住亮“軟相”(比如“打……臺”)時的眼神。抓住了眼神,會使整個面部表情適度和增添光彩,以致整個體態動作協調、流暢。
所以在教學中,通過學習一系列基本動作的組合,使學生初步懂得戲曲表演中人物的舉止、步態、手勢、儀表、禮節等基本動作的規格、要求和動律,并訓練學生形體動作的協調靈活和選型美,以及讓學生掌握一些戲曲的表情動作的表現手段,從而為表演人物形象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顏建明,鹽城市淮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