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苑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急速發展,網絡教學正成為當前的一大趨勢。筆者認為在設計專業的在線課程的內容選取上,思維方式的訓練相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為適宜。本文旨在通過以教學案例的呈現、分析、反思來探索互動教學的實施過程。此次線上教學中師生進行了良好的互動、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課堂效果。實踐證明,開展“頭腦風暴會”是網絡教學中值得推廣的、十分有效的互動策略。
關鍵詞:網絡教學;互動教學;頭腦風暴
一、引言
為了確保師生的安全,響應教育部的號召,我校的教學課堂從教室轉向了網絡直播間。面對教學時間、教學形式、教學媒體等一系列猝不及防的變化,對于習慣于面授這一形式的廣大教師,身處這場戰役頓時感到了不小的危機。然而,危機即是轉機,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今后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作為教師應當如何應對挑戰,適時地轉換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下面就來談談關于網絡教學互動方面的探索。
二、網絡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顯現的問題
剛開始線上教學時確實面臨了不少問題。一方面,由于網絡教學每次上課時間上有所壓縮,教學內容也相應壓縮,教師側重于新課講授,給學生留的交流時間就會相對較少。這個時候就需要取舍,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攻克教學重難點,就只能靠老師“一言堂”緊趕慢趕嗎?另一方面,坐在電腦前抑或對著手機時,學生似乎更羞于發言了。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臺上可以和下面的學生進行眼神交流,老師一邊講,學生馬上就可以回應。而在上網課時,即使能夠視頻連線,多少也增加了一些距離感,在告知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隨時回應老師后,同學們也因怕身處環境噪音干擾影響課堂而全程關閉了麥克風。
三、網絡互動教學的策略與案例分析
教學內容要做取舍,時間分配同樣也是。如今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書本上可以查閱,網絡上可以檢索,想了解什么信息輕易就能查尋得到,這些知識對于成年人來說很容易自學。然而一些實踐經驗和思維方式因其操作性和靈活性是很難靠自學完成,這些無關識記的學習訓練不應該在網絡課程中被舍棄。并且此類型的學習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師生互動頻率,更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一)教學案例
在設計《廣告創作與創意思維》這章內容時,我把最為常見但學生從未學習過的一種思維方法——《頭腦風暴法》作為重點,用一課時時間來完成授課。課前讓學生準備好紙和筆,便于記錄想法。在介紹完頭腦風暴的案例、定義、作用、原則、兩種類型和步驟之后,我們開展了兩堂頭腦風暴會,以下是會議流程。
1.重申會議原則:
(1)延遲評判,禁止評判別人的觀點,包括:贊同和批評;
(2)自由思考,沒有邊界、越新奇越好;
(3)以量求質,觀點意見越多越好;
(4)聯想改善,思考把兩個或更多的設想結合成另一個更完善的設想。
2.確定頭腦風暴會的類型:
3.出示頭腦風暴會的題目;
4.學生發言、教師記錄;
5.學生的想法提完后,教師可以用提問等方式鼓勵產生更多設想;
6.學生對提出的設想進行小結或澄清;
7.教師總結。
以下是課堂頭腦風暴會的內容:
(二)案例分析
由于我校使用的是騰訊會議作為網課軟件,過程中會議題目與學生討論答案我使用word來進行展示與記錄,需要加大、粗字體和不同顏色來便于“手機黨”學生觀看。聊天窗口置于另一側,學生也可以通過打字輸出,達到交流的目的。最后效果尚佳,如果是小黑板等有白板顯示的網課軟件,就不必用word來當白板了。
從學生給出的設想不難看出,兩次課堂頭腦風暴會的氣氛是非常活躍的。首先,是選題來自當下熱門的議題又與學生(在職人員)的生活息息相關,比較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與共鳴。其次,是個別踴躍發言的學生帶動學習氣氛,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就第二個議題,該班12名學生僅缺席的一位未作答,其余學生均給出了一到兩個設想。另外,同學的回答同樣也能幫助激發出新的思考,進而會上討論出的答案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這兩個頭腦風暴會的選題是遞進關系,比較淺層的題目1選用非結構化頭腦風暴會的形式,自由、簡短而快速地給出答案。而更需要更深入思考的題目2則選擇結構化頭腦風暴會的形式,學生經過深入思考后再按順序一一作答。整堂課學生在掌握一種思維方式的同時也引發了對未來職業發展與自我提升方向的一些思考與啟發。
(三)課后反思
在此次課堂實施過程中,也發現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介紹頭腦風暴案例鋪墊的時候用時較長,導致最后會議討論時間較短,結構化頭腦風暴會只經過一輪發言,事實上可以再講一到兩輪,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智力互補,使設想越發完善。會議最后給學生對提出的設想進行小結或澄清的時間也可以再多一些,因為在自己和同學的發言過程中,會顯現出需要引申或更正的地方。
四、對網絡課程的思考與設想
在互聯網時代,學生通過網絡學習豐富的在線資源,不必一定要到學校接受教師講授,那教師應當做出何種改變來順應時代呢?這讓我想到之前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中提到的“翻轉課堂”的概念。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互動,學生更愿意參與到網課學習中來,而不是掛機或走神。
未來設計專業網絡教學的師生互動可以從哪些地方著手?對此我有一些設想。
(一)作業反饋:結合專業特點,在作品呈現階段,還學生為教學的主體,給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構思和想法。
(二)翻轉課堂: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如,一學期可以定一個主題,像是介紹設計師或某個作品,每位同學自己準備一次5分鐘左右的分享,每節課前留出一些時間輪流展示,這樣通過自己查找資料研究的過程比老師咀嚼完再反哺的效果更顯著。
(三)項目式學習:對于設計專業是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的,學生的參與性也很強,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完全可以在線指導,這也可以是未來網絡教學的一個探索方向。
五、結語
促進學習的本質就是反饋,交互式學習能夠有效地獲取反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產生教學共振,從而促進學習,提高教學之效果。開展“頭腦風暴會”是互動教學的一種比較有效的策略,經過此次線上教學的實施,我認識到其相對傳統教學更具開放性與靈活性,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互動式教學可能成為今后網絡教學的一個發展的方向,也是可未來探討的一大課題。
參考文獻:
[1]李高峰,劉楊.互動教學能力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梁林梅,李逢慶.中外大學教師網絡教學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武法提.網絡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