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增加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體驗感和感悟力,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采用體驗式教學,促使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音樂的氛圍,感受音樂的情感,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賞析和創作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音樂;應用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迅速發展,出現了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這些新型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好的教授課程,同時也幫助學生們提升對這些課程知識的理解。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經由音樂學習體驗能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使學生的內心情感更加細膩。
一、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的困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雖有益于教學,但仍然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如何營造一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環境,一方面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感受到體驗式教學的快樂,另一方面教師完成預期授課計劃,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考慮。
二、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整體音樂素養
將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于音樂課堂后,課堂會變得更加靈活,學生對音樂學習也會更加具有熱情。在傳統的授課模式下,一些學生缺乏上課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也容易被教師忽略。但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究,通過實驗教學獲得樂趣,積極表達音樂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有利于教學模式靈活多變
小學傳統音樂教學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教學內容,學生缺乏對學習的主觀認識,無法產生對音樂的喜愛。然而,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卻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認識,符合當前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我們的音樂課程教學更加人性化方向發展。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不同音樂作品的內涵,從而發現音樂作品的美感,獲得更多的收獲。
(三)有助于音樂審美情趣的培養
眾所周知,好的音樂課程評判標準,是看課堂上教師能否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而體驗式教學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活動體驗,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認知,注重學生在音樂情感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在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在音樂欣賞中學會欣賞美和創造美,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美與魅力。
三、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建議
(一)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上課之外,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拓展能力,發展其對音樂的喜愛,間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可以自我查找并比較不同風格的音樂。在授課環節,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同時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使學生擁有更加直觀的音樂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學習。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古人講究因材施教,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切不可生搬硬套。同理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要根據當下孩子們的特點進行授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雖然因為年幼不成熟,但另一方面小學生卻擁有無與倫比的想象力。音樂教師也應該隨之注重引導開發學生們的想象力,課堂上鼓勵學生們發揮想象,抓住自己的靈感,發揮自己創造力,在音樂上面進行創作。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是激發靈感的一個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來進行想象和創造力的提升,并更好地全身心的體驗音樂所帶來的美感。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孩子們對音樂更加喜愛,音樂學習也將會變得越來越有趣。
(三)營造平等的學習環境
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應該多關注學生在其中的主體地位,畢竟學生在課堂學習是教師授課的對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占據主人翁的地位。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體驗式教學的優勢。當然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多換位思考,重視對學生的感性引導,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這樣其在課堂上才會獲得更多的樂趣。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的音樂教學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揮價值,學生也能有更大收獲。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給人干涸的心靈帶來春雨般滋潤。因此,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在音樂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游戲和舞蹈中積極表現自我、展現個人魅力,從而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和價值觀念更多地融入音樂學習中,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多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海燕.淺談小學音樂的體驗式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5):70-71.
[2]劉亞茹.小學音樂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6(8X):82-.
[3]許瓊.音樂是快樂的源泉——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17(17).
[4]曹海燕.體驗式教學方式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2):34.
作者簡介:王田奇卉(1989-),徐州市銅山區銅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