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聲唱法教學是聲樂教學體系當中占據基礎和重要地位的組成內容,是提高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有效途徑。美聲唱法具備明顯的專業性特征,給學生以及教師均提出了較高要求。在聲樂教育改革背景下,為確保美聲唱法教學質量,促進聲樂教學的多元化變革,要注意在美聲唱法教學當中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與參與興趣,保證學生的聲樂學習效果。
關鍵詞:美聲唱法;聲樂教學;多元化模式
聲樂教學改革現如今已經在各學校當中貫徹落實為音樂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當然也在很大程度上為人才培養提供了開放性平臺。美聲唱法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發聲和演唱方法的重要內容,但是長時間以來美聲唱法教學都運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枯燥講授專業術語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影響學生知識與演唱技能的發展效果。為改變這一局面,要順應聲樂教學改革潮流,在美聲唱法教學中引入多元化模式,拉近師生關系,打造活躍靈動的教學氛圍。
一、引導掌握正確呼吸方法
美聲唱法在聲樂教學當中占據很高地位,同時也有著較大的比重,但是要想確保實際教學質量,必須從抓好美聲唱法的基礎訓練著手,加強日常訓練活動,讓學生可以真正意義上熟練把握美聲唱法的呼吸策略,為高質量的演唱打好基礎。首先,在聲樂美聲唱法教學環節要把概念教學放在基礎地位,加大對學生的咬字、發聲、發音技巧等基礎訓練指導,夯實學生理論學習根基。其次,當學生把握了美聲唱法相關概念之后,指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自主練習,培養學生良好樂感,鼓勵學生在學習和訓練當中建立個人特色。最后督促學生養成勤奮練習的良好習慣,有效把握美聲唱法呼吸策略,了解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應用的重要性,并在練習中感受各個器官在氣息控制環節當中的協同作用。
二、加強教學軟件硬件建設
聲樂教學多元化模式的落實必須要有完備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建設,這對于美聲唱法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演唱質量的關鍵。軟件建設主要涉及的是師資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學校要結合聲樂教學多元化模式的落實要求,通過外部引進以及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在培訓過程當中,要盡可能運用多元化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平臺,比如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投入到不同類別的專業培訓當中;邀請美聲唱法方面的專業人士到學校組織專題講座和培訓會,強化和本校教師的互動交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硬件設施建設則指出,完善與聲樂教學相關的系列基礎設施,使得美聲唱法的多元化教學能夠得到完善化設施的支持。
三、有效改進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聲樂美聲教學方法比較枯燥和單一,往往是利用教師照本宣科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涉及大量與美聲唱法相關的理論知識,并要求學生進行機械性理解與記憶。這種傳統方法的弊端非常明顯,而且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影響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落實。為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首先需要做好學生學情分析,綜合考量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之上,落實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個體需求和差異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其次,教師要關注和學生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美聲唱法時,既要運用示范方法給學生樹立榜樣,又要加強和學生的課內與課下交流,激勵學生發現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美聲唱法學習當中的主體能動性。
四、運用現代手段創新授課
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于聲樂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美聲唱法的教學質量,還能夠讓聲樂教學的多元化模式實施獲得良好的保證,促進大量新型教學策略的推廣應用。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聲唱法就是可以變革教學手段,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美聲唱法教學當中,輔助開展精彩紛呈的聲樂教學活動。在授課模式的選擇上,可以是一對一和大小課結合的方法,還可以是把不同的授課方式結合起來進行靈活應用。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美聲唱法要求和特征,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呈現和教學內容有關的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幫助學生突破美聲唱法學習當中的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把握美聲唱法精髓,并進一步擴大他們的音樂成長空間。
美聲唱法與混合聲區唱法,具備音域廣闊和音色柔美的顯著特征,除了在西洋音樂領域占據突出地位之外,還是聲樂教學不可忽視的內容。美聲唱法在備受聲樂教學推崇的同時,也給聲樂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需要積極調整美聲唱法教學思路,積極引入多元化教育模式,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同時為我國聲樂藝術人才培養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劉玲玉.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教學的實踐思考[J].音樂時空,2018(15):69-70.
[2]段學光.論聲樂美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藝術評鑒,2016(9):88.
[3]張淑紅.美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戲劇之家,2015(8):52-53.
作者簡介:郭一鳴,職稱為副教授,漢口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