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提高美術涵養對于學生成長的必要性。小學學習階段是每個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還處于初始階段,所以在課堂上開展美術色彩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學生通過對美術色彩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還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培養出更好的思維習慣。將從游戲活動、學習生活、思維能力三個方面對美術色彩教學展開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教學方法
色彩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把握重要部分,尋找更有用的教學策略,激發起學生們對于色彩學習的熱愛,提高學生對色彩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在游戲活動中認識和了解色彩
小學生在上課時自制力比較差,精神比較容易渙散,這就導致美術教師很難將學生們帶入課堂。追根溯源是學生們對于色彩知識的興趣缺乏,那可以怎么樣來激發起學生們對于色彩學習的熱愛呢?從學生們的內心想法角度來講,是因為身心還未成熟的小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認識能力不足,還有小學生天生比較貪玩易動,這就導致他們更加容易忽視自己感覺興趣不高的事物。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貪玩易動的天性,在色彩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對色彩的熱愛程度,進而有利于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有利于學生們接受知識[1]。
例如:在學習“色彩混合”的有關內容時,就能開展一個學生們互相“找朋友”的游戲活動,例如:紅色和藍色可以合成為紫色,讓學生們會覺得特別神奇有趣。首先,可以讓學生們看看不同比例的紅色和藍色混合出來的紫色顏色深淺程度也不同。然后可以給學生們每人發一個調色板,把里邊裝上不同量的紅色和藍色染料。最后,把游戲的玩法告知同學們,每個同學手里的調色板中有不同的分量,如有學生的顏色染料混合后有深紫色和淺紫色出現,這些學生就可以成為好朋友了。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對于色彩的興趣就會被逐漸培養起來,進而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學習生活中認識和了解色彩
學生們不應該僅在課堂上學習小學美術色彩知識,還可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小學生對身邊的很多事物都非常感興趣,家長和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色彩變化帶來的樂趣,同時也要把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色彩知識運用到平時的美術創作中[2]。美術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地點,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們去戶外上課,使學生們可以更加近距離地感受生活中的色彩之美,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色彩的鑒賞能力;家長也可以在周末或者節假日多帶學生去進行一些戶外活動,進而提高學生對色彩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豐富學生的大腦,為創作出更好的美術作品做鋪墊。
例如,在春天到來之時,教師可以多帶上學生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貼近自然,認真用心地感受生活中的色彩之美,感受四季萬物顏色的不斷變換,通過所看所想的景色,利用畫筆進行記錄。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相互溝通交流自己的感想與所得,認識與了解色彩變化的神奇。學生們通過感受色彩的變化和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真切地認識和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色彩,再加上有課上學到的色彩知識,兩者結合,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們在美術創作方面的能力。
三、在思維想象中認識和了解色彩
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思維獨特等特性,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教師們應該多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色彩繪畫訓練,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色彩鑒賞能力,同時還能夠激起學生們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對色彩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去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讓水果顏色變得更加好看,有的學生就會將蘋果畫成粉色、橙色,這時教師一定不要說學生畫的顏色不符合常理,反而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地鼓勵與支持,因為學生們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就可以勇敢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出富有各種色彩的水果,如此一來,既可以豐富學生自身的想象力,還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們對于美術色彩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們在多年之后發現自己當年所畫出的“另類水果”時,心中更多的是感激,感謝當年教師對他們發散想象力和培養美術興趣的鼓勵與支持,進而更有利于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的提升,也減輕了教師們的教學任務。
色彩教學可以說是美術教學的根本,是提高學生的色彩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基石,美術教師應該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把握重要部分,尋找更有用的教學策略,激發起學生們對于色彩學習的熱愛,更要提升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進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賈紅梅.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祖國,2017(3):253.
[2]廖春華.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分析[J].新課程·上旬,2016(4):388.
作者簡介:鄧夢婷(1995.10-),女,江西省撫州市,本科學歷,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熊村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