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孜古麗·阿西木
摘要:一個民族必須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應當在民間舞蹈教學中主動傳承、弘揚民族舞蹈文化,引導學生認識、尊重、熱愛民族舞蹈文化,從而不斷提高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本文基于探索民族舞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展開論述。
關鍵詞:民族舞;現代舞;元素的融合
一、引言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部分民族也有本民族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共同構建起了我國的民族舞蹈體系,為我國的舞蹈文化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而這些民族舞蹈背后所蘊含的深厚人文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同樣值得我們重視。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做好民族舞蹈的傳承工作,這種傳承應該落實到民族舞蹈教學中去。
二、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蹈之間的聯系
民族舞蹈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民族民間舞蹈表演通常含有故事情節,舞蹈具有一定的戲劇性;二是舞蹈表演者身體狀態通常是優雅的,并執行復制過程;三是民族民間舞蹈形象多為經典,其表演具有較強的規范性,缺乏一定的變化。例如:芭蕾舞就是十分典型的古典藝術形式,其表現方式十分規范,對于表演有嚴格的要求及標準;四是民間音樂可以與民族音樂很好的融合,觀眾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還可以聆聽優美的民族民間音樂。現代舞蹈與民間舞蹈相比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現代舞蹈是源于現代生活的,其擁有較強的現代化特點,主要表現以下幾點:一是現代舞蹈通常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觀眾可以通過舞蹈表演者情感的變化來理解舞者想要傳達的表演理念;二是現代舞蹈表演通常是較為動感的,舞蹈的節奏感較強;三是現代舞相比民間舞蹈對音樂有更高的要求;四是現代舞的規范性要求較低,主要以肢體的變化傳遞個人情感。
三、民族舞的特征
顧名思義,民族舞就是我國傳統民族中各具特色的部落舞蹈,每個民族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風格,因此,舞蹈編排以及表演過程中往往融入了此時民族的風俗人情,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以及文化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我國藝術文化體系更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優秀舞蹈,不僅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還在國際文化的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形象性是舞蹈審美特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個民族的地域風情、文化特點、生活習慣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舞蹈的編排以及表現形式上都極具有各民族特色,反映著各自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
(二)地域性是指我國各個地區不同民族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及舞蹈特色。換句話來說,不同的風俗習慣及地域人情,對舞蹈風格的印象非常強烈,因此,民族舞具有非常有力的民族特征,是一種自發的、不約而同地民族情感宣泄。
(三)律動性舞蹈是通過一定的動作和形態表達民族文化及思想感情,因此,舞蹈必須要融合在節奏之中,讓身體語言隨著節奏的變化而不斷波動,表達舞蹈作品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
四、現代舞的特點分析
(一)直觀性特點,現代舞同其他舞蹈表演藝術類似,本身具有直觀性這一藝術審美特征。或者說,現代舞藝術形象是被受眾所直接感知的。在我們欣賞某一現代舞蹈作品期間,從一開始打開大幕到其中舞臺上的道具、任務造型、服裝款式以及多樣化的舞蹈姿勢等,這些舞蹈要素都會對受眾的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產生直接沖擊,并在頭腦中可以初步形成表象感知,不需要通過深入思考和判斷即可獲取必要的審美感受意識,這就使得現代舞本身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特性,并且這種審美感受與快感是一種直接的感性反應,并且這種反應建立在過往舞蹈審美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是后期逐步形成的結果。
(二)思想性特點,現代舞蹈藝術本質上屬于一種抒情性藝術形式,它和其他表演藝術類似,除了可以展現內在情感外,也可以展現某種藝術思想,尤其是可以更加深刻地對那些包含哲理性的思想進行概括與表達,這就決定了現代舞蹈藝術的特色之一就是思想性。自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開放的深入,現代舞蹈藝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陸續產生了許多優秀的現代舞蹈作品,其中它們具有一大特性和特點就是有利于引發受眾情感共鳴,引導觀眾開展深入思考。
(三)直覺性特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傳統概念得以有效突破,尤其是審美標準也到了突破,力求可以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并且開始逐步回歸原始、自然和自我,這種舞蹈藝術發展特性使得相應的舞蹈藝術本身也具有直覺性特點。
五、現代舞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影響
(一)舞蹈音樂的改編
優秀的舞蹈作品背后一定有一個具有獨特編排的、符合作品內容的背景音樂,只有這樣更好地展現出舞者的內心情緒,更好地表達出舞蹈編導所要表現的思想理念。如果音樂不能體現舞蹈的情感與節奏,那么舞蹈作品所呈現出來的表演水平就會大打折扣。在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傳統音樂中融入節奏獨特、表現形式豐富的音樂元素,會使民族舞蹈的表現更有現代感和時代感,更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通過對具有民族特色音樂的改編,舞蹈編導使得民族特色能夠存留下來。在本民族音樂的基礎形式下上,做出了一些變化。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將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節奏融合的手段。這些變化,使得民間舞蹈不再是過去單純的、普遍的形式,不能夠被更多的現代化新新人類接受。它把節奏感的強弱快慢進行了切分,從而表現舞者內心的激動與澎湃,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二)動作方面的影響
現代舞表演者在表演時動作更加自由和奔放,通過身體呈現各種舞姿來表達不同的舞蹈內容和情感,而民族民間舞的表演動作則更加內斂和生動,表演動作相對保守,民族民間舞的表現重點在舞者對細節的處理。例如:著名舞者楊麗萍表演《雀之靈》時,可以通過肢體上細節的表現來描述內容,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民族民間舞的保守性和內斂性蘊含著我國傳統的文化,在動作上講求的是點到為止,留給觀眾大量的想象空間。
(三)舞美的應用
舞美是整個舞蹈表演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提高整個舞蹈作品質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舞中傣族的輕盈、藏族的勇猛、蒙古族的豪放,表現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淳樸的真實的美,因此大部分民族舞蹈所需要的燈光比較簡單,主要展現的是原生態和自然美。現代舞受印象主義、抽象主義、表現主義等的影響,舞臺上多突出表現舞者身體的線條和情感的營造,燈光變換空靈而快捷。因此可以將現代舞蹈對于舞蹈作品情感的把握和燈光的變換運用到民族舞當中,而且巧妙融合,使得舞臺效果更加趨于完美。在演員服裝上,民族舞的服裝主要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服飾,通過演員的服飾,人們可以迅速地判斷演員的身份及性格特征,民族認同感油然而生。
六、結束語
舞蹈是一門當前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化方式,民族舞與現代舞的審美差異也存在著一定的開放性,民族舞較為保守熱情,現代舞蹈更為自由開放,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們必須正視兩者之間的審美差異,欣賞各自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周芬.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1):349-350.
[2]唐淑慧.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探討[J].藝術科技,2018,31(12):151.
[3]葉文陽.淺析民族舞與現代舞的審美差異[J].戲劇之家,2018(36):110.
[4]盧盛賢.淺析民族民間舞在現代舞創作中的滲透與應用[J].戲劇之家,2018(30):94-95.
[5]安元忠.解析古典舞、民族舞、現代舞對力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38(1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