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皮影戲受到時間、空間和人員的影響,很大程度限制了皮影戲的傳承與發展。在新媒體不斷更新的今天,如何將傳統皮影戲借助媒體力量進行活態化,借助新的媒介手段來進行皮影戲的傳承與保護,是保護和傳承傳統皮影戲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遼寧復州皮影戲為主要研究對象,新時代基于主流文化下的遼寧省復州皮影戲的數字化研究,以此來保護和傳承傳統皮影戲技藝。
關鍵詞:新時代;主流文化;皮影戲;數字化
一、新時代基于主流文化下的遼寧省復州皮影戲的數字化研究的意義
遼寧復州皮影是各種藝術形式的集大成者,要分布在瓦房店地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以結合東北大鼓曲藝形式為獨特唱腔、生動形象的人物造型、綜合多樣的藝術形態,具有濃郁的傳統民間氣息和風格,在物質和精神文明匱乏的時候深受民眾喜愛,在民間有強烈的認同性。遼寧復州皮影的傳承形式是活態傳承,隨著經濟和科技發展的迅速變化,新媒體文化的豐富性給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目前,皮影傳承人平均年齡均在60歲左右,青年一代不愿意用傳統的方式接納傳統藝術與文化,皮影面臨著失傳的境遇,因此通過現代新媒體技術保留復州皮影戲留存極為重要。
課題組通過考察調研發現遼寧復州地區現存皮影戲的史料很好,對復州皮影的保護和傳承研究缺少有力的文獻資料查閱。本課題組成員拜訪了當地老藝人們,通過口述的形式記錄復州皮影的歷史和發展情況。這就需要通過數字化技術融入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和傳承過程之中,可以借助數字化手段錄制現場配樂、吟唱、表演技法等技術,同時也可以通過影視技術記錄復州皮影戲的史料記載和發展情況,不僅僅對復州皮影戲是一種保護傳承,更是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傳播和記載。
二、新時代基于主流文化下的遼寧省復州皮影戲的數字化的構架
為使人們改變對傳統復州皮影戲的認識,加深對傳統皮影戲文化的了解,需要融合新時代社會主義元素加以創新設計,利用現代新媒體發展帶動傳統皮影戲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融合新時代的視覺元素和構思,通過傳統藝術展現出新的思想和一些新的形式。創新傳統戲劇表現手法,增強皮影戲吸引力將皮影戲與工藝美術相結合,開發傳統皮影技藝新的社會功能。
首先,對現有的復州皮影戲傳承人及相關資料進行活態數字化記錄,例如文獻和戲本資料、圖片和影視資料、音頻和口述資料等,通過數字化記錄能更好地對原始資料進行更好的保護和記載,也為傳承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參考作用。
其次,需要建立數字化的復州皮影戲展陳館,并于演出、參觀、教學、展示多功能為一體的實體展示空間或網絡模擬展覽。借此數字化的展示和演出,對復州皮影戲的非物質文化以及傳統藝人情況同時向觀看的觀眾統一展示。在演出和展出形式上,打破傳統的表演技藝,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把制作皮影、皮影戲表演通過靜態或動態形式進行展示,增加與觀眾互動和參與性,強化現代技術在傳統皮影戲的應用。
最后,現代復州皮影戲要融入新時代社會主義視聽元素,以復州傳統皮影戲工藝為基礎,加入新的視覺元素,比如現代人物形象、卡通形象或現代流行音樂。伴隨著數字媒體的迅速發展,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可以設計制作出生動新穎的視聽元素,三維技術與后期合成技術也可以應用到傳統皮影戲之中,尤其是展現新時代科技發展成果、典型楷模事跡等題材都可以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為依托發展傳統皮影戲的有效手段,于是如何考慮將新時代視聽元素融入傳統的皮影戲技藝中,將傳統皮影戲藝人和現代創作人員組成創新團隊,開拓傳統皮影戲的新形式和新思路,展現出具有新時代特征的皮影戲視聽盛宴。
三、結語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大大提高傳統藝術的時代性和文化性,復州皮影戲藝術在數字化技術下進行活態化發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自身的特點和藝術風格,在發展和創新中融入新時代元素和腳本,展現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精神面貌,賦予傳統復州皮影戲新的生命和活力,通過數字化技術記錄、保護和傳承復州皮影戲,是目前較為有效的創新手段,并更好充分發揮傳統藝術在文化傳播、思想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管弦.試論動畫與甘肅皮影戲的保護傳承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12):98-99.
[2]高月斌.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為依托的皮影戲技藝保護及傳承研究[J].文藝生活,2018(06):137.
[3]沈毅玲.臺灣布袋戲:從傳統表演藝術到文化創意產業[J].新聞界,2015(04):55-61.
[4]高月斌,以復州皮影戲技藝保護及傳承研究為依托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J].青年生活,2019(27).
項目基金:本研究為2019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青年項目)《新時代基于主流文化下的遼寧省復州皮影戲的保護、傳承的方法研究》,項目編號:L19CKG002。
作者簡介:高月斌(1984-),男,漢族,遼寧省大連人,大連藝術學院副教授,藝術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化創意品牌策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