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了新環境下時代發展的代名詞,舞蹈作為一種動態的藝術,需要創新精神賦予其不竭的生命力。現階段下,舞蹈藝術的發展已經擺脫了傳統的創作方式,不在一味地承襲和模仿傳統的舞蹈創作,而是更加注重創新精神在舞蹈領域的應用,創作出了一系列極具時代特色的舞蹈,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追捧。
關鍵詞:新環境;舞蹈編導;創新精神
信息時代的到來,整個社會都呈現出文化高度發展的狀態,在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給舞蹈編導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新環境下我國國內文化市場不景氣的現象,迫切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舞蹈編導去補充更多新鮮的血液,創作出更多極具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舞蹈作品,豐富和充實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舞蹈編導
舞蹈編導,即為舞蹈的編與導。舞蹈編導中的“編”,就是編導者在對客觀事物進行真實感受的基礎上將這種感受創編成為藝術作品,讓觀眾能夠通過舞蹈結構、舞蹈動作來實現思想上的啟發、情感上的共鳴并且得到藝術上的享受。在舞蹈的編創過程中所收集的客觀事物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作者從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原型中觀察、模仿、總結得出的。舞蹈的編創是融合了舞蹈編導者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將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變為舞蹈語言,融合在一起。舞蹈編導中的“編”包含了 對生活的模仿與學習,是一種創意。不僅僅是對舞蹈肢體語言的創作與連接,更加是舞蹈內容的構成。舞蹈編導中的編需要編導者大量觀察生活、累積經驗來實現,所創造的舞蹈形象不僅僅要符合生活的形象來源,更加要滿足舞蹈藝術美學標準。舞蹈編導中的“導”就是綜合各種因素元素,其中包括舞蹈演員的表演藝術、舞蹈配樂、舞蹈燈光、舞蹈服裝、舞蹈道具、舞蹈效果等,將這些藝術元素綜合起來,創造出真實生動的環境,進而形成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新環境下舞蹈編導要具備創新的意識
(一)新環境下舞蹈編導要具備舞蹈理念的創新意識
舞蹈藝術的創作來源于生活,但是其最終的結晶卻又高于生活,因此舞蹈編導應該具備將感悟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夠將生活賦予的靈感上升到創新的高度。這就要求舞蹈編導積極的去感悟生活,善于探索,認真觀察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發現生活的魅力,不斷積累和發掘各個生活階層當中所體現的、適合舞蹈創作的素材。然后,舞蹈編導將自身的主體意識融入到所積累的素材當中,以創作者的視角來審視和選擇素材,賦予整個舞蹈創作過程更多的獨特性和生活形象的審美意識,讓最終的舞蹈成品更具創新性。這里所指的創新是舞蹈作品在貫徹現實生活當中的“真、善、美”理念的同時,在每一個舞蹈動作當中蘊含著的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狀態、生活片段的真實寫照。在融合了強烈的時代特色的同時,給觀賞者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
(二)新環境下舞蹈編導需要具備舞蹈動作的創新意識
舞蹈是舞蹈動作的集合體,在強調舞蹈創新的今天,舞蹈編導應該學會從最基本的肢體動作入手,將創新的理念應用于舞蹈動作的創新當中。在貫徹舞蹈創新理念的同時,通過對舞蹈素材的分解和再組合,在每一個舞蹈動作當中融入“真、善、美”,反應出時代的需求和力量,將寫實的舞蹈動作藝術化。
三、提高舞蹈編導創新意識的策略
(一)激發創作靈感
舞蹈編導想要具備創新能力,必須具備獨特的創作靈感。由于每個人的獨特性,對生活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舞蹈編導應該積極借鑒國內外舞蹈創新的成功案例,吸收優秀舞蹈編導的創新方向。同時,還應該積極去體驗生活,從尋常百姓的視角去觀察舞蹈創新,并且需要不斷培養和提升自身的想象力,敢于去突破舞蹈的審美的局限,尋找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將以上三者融合在一起,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實現創作靈感的激發,創編出極具深度的優秀舞蹈作品。
(二)善于利用逆向思維
舞蹈藝術之所以要創新,是因為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生命和愛是藝術創作的永恒主題,人們都在歌頌生命的美好和愛情的偉大,對死亡則是恐懼和悲傷。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人能夠逃脫死亡的宿命。楊麗萍的舞蹈劇《孔雀之冬》就表達了于冬相戀,向死而生的主題思想。以冬日的雪花為道具,雪落如同塵埃落定,如同死亡之靜美。生命有長短,但靈魂可以永存。這種逆向思維讓人為之一驚,引人思考。當觀眾帶著思想去欣賞一個舞蹈作品時,就能深刻領悟作品的真諦。向死而生這種生活態度在舞蹈作品中比較少見,云南藏族人對死亡的態度就是向死而生,無懼生死,坦然面對。
(三)善于個性思維,追求個性與特色
所謂創新就是與眾不同、超出尋常。每位舞蹈編導都是獨立個體,受到專業技能訓練影響,大家在創作時有共同的專業背景。然而,專業知識是編導的工具和基本元素,將編導個人的思想注入到舞蹈中,就可以體現出自己的特色。例如,楊麗萍的作品主人公形象都取自于大自然,孔雀是她最鐘愛的形象,樹也是其舞蹈表演的符號。久而久之,提到楊麗萍首先想到的就是孔雀,她在作品中賦予孔雀強大的生命力,孔雀既是鳥,也是人,孔雀經歷生活,反映出其生活態度。《孔雀公主》《雀之靈》《孔雀》都是以孔雀為題材來揭示生命、自然和愛等哲學問題。由此可見,舞蹈編導追求自己的個性,挖掘自己的創作潛質,其作品必然與眾不同。
(四)舞蹈編導創作需要體現形象鮮明性
在進行舞蹈藝術創作的過程當中,舞蹈編導應該著重強調舞蹈形象的塑造,充分體現形象鮮明的特點。因此,舞蹈編導需要重視色彩的重點描述,突出舞蹈的風格和表現形式,將創新的特色凸顯在每一個細節當中。與此同時,動作形象的鮮明性需要融合多種思維方式,以舞蹈思維為基礎,建立起美術、音樂、文學等多維度的思維模式,時刻保持思維的活躍,把握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將其轉化為舞蹈創新的內在動力。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舞蹈編導應該憑借自己的勤奮和無形,時刻從生活中捕捉具有鮮活表現力的東西,從而創造出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
四、結語
新環境下舞蹈編導創新精神的獲得和發展,需要依靠先天的優勢和后天的努力。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發散思維,時刻保持思維的活躍性,再通過不斷激發創作靈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充分展現形象的鮮明性等方式,才能夠更好的捕捉舞蹈藝術創作的靈感,實現自身舞蹈創新能力的提升,創造出極富時代特色的、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安華文.淺談舞蹈編導教學現狀與改革策略[J].藝術評鑒,2017(06):56-58.
[2]鄭雅榕.新環境下舞蹈編導基本能力以及創新精神探討[J].大眾文藝,2016(22):151.
[3]鄧士敏.對新形勢下舞蹈編導基本能力和創新精神提升的思考[J].神州民俗,2013(03):87-89.
[4]李禛.新形勢下舞蹈編導基本能力和創新精神提升的思考[J].才智,2012(0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