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沈潔

摘 要:中間站的行車安全是鐵路保障行車安全的基礎。本文通過對接發列車和調車兩項重點作業的調研,以“管理專業對標,風險專題排查,陋習專項整治”的“三專”手段分析影響行車安全的不穩定因素,提出保障行車作業安全的相應措施,能夠使職工清醒的認識到以往行車事故的誘因,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行車工作的重要性、危險性,明白“違章就是自殺”這一深刻警語的突出性。同時以蘇州站壓岔調車的專題報告來深度分析影響鐵路行車安全的要素和探索保證鐵路行車安全的策略。
關鍵詞:行車安全;新形勢;相應措施;安全策略
1 鐵路行車安全的現狀
從現實情況來看,隨著對安全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和近期安全險情的警醒,鐵路部門迫切需要在新形勢中“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層層傳遞安全壓力,糾正以往專業管理、風險排查、陋習整治浮于表面的現象,著力找準安全風險根源,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從事故案例已經成為敲響行車安全的警鐘來看,行車安全迫切需要從基于規章文件的理念轉變為以專題調研為中心,以現場專業檢查為指導,掌握好管理存在的陋習與短板,保障整個行車組織的安全和穩定。
2 跟班寫實的可行性分析
2.1 跟班寫實有助于轉變管理作風,融洽職工與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
管理人員通過跟班寫實縮小了管理人員與職工的距離,能夠直接面對車站安全生產和穩定工作,及時化解穩定工作中的矛盾,消除安全隱患。
2.2 跟班寫實有助于發現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跟班寫實與常規檢查的優勢在于檢查時間更充分,動態與靜態相結合,完整參與生產過程檢查更全面,以排查和解決安全生產隱患為目的效果更直接、更明顯。在現實工作中,相當多的安全隱患已經被作業人員看慣了、習慣了,如一些兩違行為在作業中時有發生,而職工卻缺乏清晰的認識。管理人員的跟班寫實,可以直接督促對事故隱患立即排除、立即整改,從而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落到了實處。跟班寫實把安全監督工作的切入點提前到在發現安全隱患后,通過“第一時間”要求責任人或班組消除不安全因素,截斷由隱患向事故演變的途徑。
2.3 跟班寫實有助于學習業務,提高綜合素質
跟班寫實可以較快彌補管理人員在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和能力中存在的“短板”,從實踐中不斷豐富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綜合素質。
2.4 跟班寫實有助于安全工作中不同工種之間的溝通協調
鐵路運輸是多工種密切配合操作的大聯動機,管理人員跟班寫實解決消除了安全生產管理的死角和盲區。以管理人員為紐帶的跟班必然使得各工種之間的協調更加暢通,也更容易處理各工種之間的矛盾。
3調研存在的問題現狀分析
3.1 跟班寫實方面
跟班寫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行車作業的安全,一些小的疏忽往往是陋習的開始,所以必須在把檢查問題提出的同時,制定出相應的措施,現就跟班寫實發現的典型問題匯總如下。
3.1.1 接發列車“三專”檢查問題匯總
通過跟班寫實,從違章比例可以看到在接發列車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接發列車作業標準執行不到位和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執行不到位,必須對這兩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視。
3.1.2 調車“三專”檢查問題匯總
通過跟班寫實,從違章比例可以看到調車欠缺的還是調車作業的基本制度執行和防溜及勞動人身安全的落實,調車是高危的工作,所以按標執紀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防溜及勞動人身安全還需加強學習,必須認識其重要性。
4 實證研究
壓岔調車增加了調車安全控制難度,稍有不慎便會發生由于進路上道岔開通位置不對而發生擠道岔等事故。加強對壓岔調車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就有利于減少“沖、擠、脫”等調車事故的發生。為此直屬站在望亭站、滸墅關站、蘇州西站、昆山站集中開展了為期10天的壓岔調車整治活動,現對車站壓岔調車安全控制分析如下:
4.1產生壓岔調車的原因分析
4.1.1待掛車組離信號機距離較近
作業股道內待掛車離信號機的距離近,容納不下甩(連)掛車組,造成甩(連)掛車車組不能完全進入股道內,產生壓岔調車作業。
4.1.2股道存車較多容不下調車車列
股道存車較多容不下調車作業車列,如調車作業中帶有大組車的車列到存放大組車的股道進行甩掛作業,兩個車組的總長超過股道有效長。此時就無法將作業車列全部頂進股道內,產生壓岔調車作業。
4.1.3機車車輛牽出后壓軌道(超限)絕緣節
調車作業牽出后,調車車列停車位置距離調車信號機較遠,導致機車車輛壓上運行方向的軌道(超限)絕緣節亦會造成壓岔調車。
4.1.4站場條件限制
昆山站因站場條件限制,《站細》規定調機在貨2、貨3、貨4道向西牽出時,原則上應開通5道,故貨2、貨3、貨4進行對貨位、翻編組等作業時,如果站存車較多或作業中帶車輛數較多時,此時利用小5道牽出,就有可能造成壓中岔的情況發生。
4.1.5接發列車股道運用緊張
在調車作業中由于時間緊或作業過程與接發列車任務有沖突等情況,為節約時間調車作業人員不能在辦理完甩掛車作業后將整個車列全部頂入股道,再進行牽出運行,從而造成了壓岔調車作業。
4.1.6調車作業盲目求快
調車組在作業中盲目圖快省事,不將調車車列全部推送至股道折返信號機內方,只是將要甩下的車組推送至信號機內方后即辦理牽出作業,也會造成壓岔調車。
4.2蘇州站壓岔調車現狀分析
10天內我站管內共產生壓岔調車34次,具體分類統計如下(見表一):
從上表可以看出自專項活動開展以來,滸墅關站、望亭站已杜絕了壓岔調車,而昆山站、蘇州西站則已經杜絕了作業中求快求簡以及機車車輛牽出后壓軌道(超限)絕緣節所造成的壓岔調車作業。
根據表1統計數據來看,股道存車較多容不下調車車列是蘇州西站產生壓岔調車作業的主要原因。由于蘇州西站到發線及調車線有效長均較短,在編組長組列車時出現車列不能完全進入股道的情況時有發生。目前蘇州西站主要通過優化調車作業計劃的方法,合理利用不同的到發線、調車線對應編組不同長度的列車,盡量減少該部分原因產生的壓岔調車作業。而昆山站主要貨場貨1、貨2、貨3、貨4線均較短,在拆車同時上貨位就容易造成壓岔。目前昆山站主要從調車作業計劃編制上進行優化。
5 基于專題報告的鐵路行車安全策略研究
5.1 認清當前的安全形勢,加大安全考核力度
樹立正確的安全觀。
5.2 強化管理,推行作業標準化
標準化作業掌握不夠。每一起事故教訓,都是由一系列的違章造成的。
5.3 強化現場作業控制,卡死關鍵作業環節
認真抓好中間站接發列車作業環節。
5.4 強化非正常情況下作業安全
提高職工非正常情況下的業務素質。
5.5 強化重點問題排查,嚴格按標作業
認真抓好重點問題的管理,落實分析、總結制度。認真做好分路不良以及影響接發列車的重點調車作業,實際上就是對風險的降低排除,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并就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做到“防止一、不準二、杜絕三”。
6? 結術語
鐵路行車的安全需要規章和作業的雙重保險來維護,必須堅持“高標準、嚴管理、建機制、強基礎”的總體思路,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現場排查力度,完善接發列車和調車作業的陋習整治,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職工的專業素質,保障行車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