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光
摘 要: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養發展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信息知識、發展信息素養的重要引導角色,需要尊重初中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需求,努力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本文從豐富課堂資料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利用項目展開教學,幫助學生計算思維;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注重結合實踐教學,培養信息應用能力;劃分信息責任類型,提升信息責任素養五個方面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展開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有效教學;教學實踐
初中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的開展始終需要教師以學生的素質發展為重點,這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應當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以自身專業能力的施展為途徑,通過教學活動的合理設計和有效組織,讓學生在參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發展其自身的信息素養。
一、豐富課堂資料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高效學習實現的基礎,而學生的高效學習的實現更是教師實現高效教學的保障。因此,要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知識特點,和學生的理解方式,豐富課堂資料展示形式,如適當創設情境,利用多種形式資料,在不同環節利用教輔資料等,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助力學生深入理解信息知識,為實現信息技術有效教學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做好準備。
例如,教師在教學“播放視頻素材”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興趣,為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做好基礎準備,為學生準備了多個主題的視頻素材。如在教學的開始,教師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生展示了“森林”、“園林”、“海洋”等多種主題的視頻資料。在學生進行利用軟件進行視頻播放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允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視頻。不僅如此,教師還將用于學生預習的微課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了展示,為學生播放了視頻播放軟件操作的相關步驟,減輕了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素養發展做好了基礎準備。
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培養學生信息意識
從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和問題,是學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資料進行思維和問題解決的意識的前提,這是學生的信息意識素養的外在體現。而信息素養作為信息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部分,學生的此項意識應當及早得到發展。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將所學知識和生活情景進行聯系,通過促進學生信息意識發展,助力學生信息核心素養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抓取屏幕上的圖像”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的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讓學生的信息意識得到有效發展,運用了小組合作教法。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學習模式中,學生意識到了抓取屏幕上的圖像技術在諸多在學習、生活中有所應用。實際上,如果沒有學生討論部分,學生在學習“抓取屏幕上的圖像”技術后,不久就會將此部分知識遺忘掉,但是,學生經過討論后,對本課知識產生的新的認識,意識到了在日程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抓取屏幕上的圖像來進行筆記的快速記錄。學生的信息意識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發展,促進了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
三、注重結合實踐教學,培養信息實踐能力
信息實踐能力不僅是學生展示信息素養的重要能力,更是學生對所學信息知識深入理解的提現。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提升,不僅可以助力學生深入理解所學信息知識,更能提升學生學習信息知識的信心,對學生養成通過實踐學習信息知識的習慣,以及幫助教師實現長期的有效教學又不可估量的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教師還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尚需要引導學生從實踐操作出發,助力學生信息實踐能力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剪輯錄制的聲音”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切實掌握本課知識,同時提升信息素養,注重了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在控制面板中對聲音屬性進行設置操作的步驟練習,然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了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進行了初步練習。然后,教師鼓勵各小組之間進行實踐競賽,以操作練習速度和正確性來作為競賽結果評價的標準。總之,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以實踐的方式進行了聲音剪輯知識點的學習,在深入理解了本課知識的基礎上,對操作步驟也進行了充分練習。隨著學生信息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利用項目展開教學,幫助學生計算思維
毋庸置疑,信息技能是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讓學生真正將信息知識實際應用于現實問題解決,不僅需要學生有對單個的信息知識點熟練操作能力,更需要學生對整個問題的分析和對知識點涉及的聯系意識。這種能力被稱之為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是學生結合實際問題,將問題視作一個“項目”,通過,項目問題分解,來實現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創新應用,因此,教師應當結合項目展開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例如,教師在教學“動畫制作”一課時,就通過課堂項目展開了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如教師在還早呢對Flash動畫設計簡潔、應用領域等基礎知識進行介紹后,依托“放大鏡”項目,展開了本課知識點的教學。首先,教師和學生根據項目問題分解,將整個項目問題分解成為了多個步驟,如“找到圖片”、“圖片上寫文字”、“繪制放大鏡”,以及實現“放大鏡功能”。然后,教師根據不同的步驟,進行了知識點的關聯和運用。學生在跟隨教師運用計算思維分析項目問題,解決項目問題的過程中,信息素養隨著計算思維的發展得到了發展。
五、劃分信息責任類型,提升學生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學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信息知識后,在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以及在接收媒體信息過程中,對自身行為進行一定約束,對自身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的主動選擇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的保證;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也是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基本的需要。但是,教師要認真研究信息責任類型,避免讓學生對信息道德的理解出現偏差而導致教師的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新知識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儲備信息知識以及自身實踐能力,在進行網絡學習資料的搜索過程中,注重針對所采集息進行高質量的自行篩選,加工、存貯,提升自身不良信息免疫力。第二,教師教導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傳自己作品以及參與討論的同時,注重信息發布的準確性,遵守網絡文明公約;第三,不參與關于信息技術的非法活動,不利用計算機網絡參與危害他人信息系統、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同時,教師在運用網絡信息資源時,常告誡學生要將信息技術作為促進自身發展的工具,善用信息工具。教師對信息責任類型的劃分和講述,以及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工具,讓學生的信息道德得到實質的提升,信息素養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在當下信息時代,學習信息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發展自身的信息素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素養發展需求,應當通過得到教師的科學、有效指導而得到應用的滿足。教師應當結合先進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豐富課堂上的參考資料,激發學生興趣;并鼓勵學生參與討論,主動思考,發展信息意識;同時,教師還應結合項目、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應有的提升;最后,教師還應滲透對學生信息道德素養培養的教育,讓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喬玉海.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96-97.
[2] 王大鵬.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7(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