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體系改革發展勢頭的日益迅猛,新課程教育改革已經成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引領指標,并通過對自身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以期能夠構建出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高效課堂。因此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入手分析,并積極尋找其課堂應用途徑,從而在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熱情的同時,推動高中數學教學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教育改革 高中教育 數學教學 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是學生能否順利升入心儀大學的關鍵階段,所以為保證學生的考試成績可以獲得有效提升,教師通常都會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授課活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降低。數學作為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抽象意識要求較高的學科,需要其在扎實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才可以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地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所以為改變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狀,教師需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才能在提升課堂教學成效的同時,切實完成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一、加強師生互動,建立良好課堂學習環境
教師是學生參與學習生活最為重要的陪伴者,因此教師的思維意識以及行為方式,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為了使學生能夠以最好的狀態參加高考,教師在設計教學進度時,通常都會將教學內容安排在兩年內講授完,剩下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復習。所以在進度緊張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很難有互動交流的機會,通常都是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學習氛圍沉悶的同時,也很難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反饋完善教學方案,導致課堂教學成效總是很難達到教師的心理預計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對話,并積極建立二者有效溝通的樞紐,使輕松活躍的課堂環境不僅可以迅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保證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有著一個深刻的了解,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將學生樹立為課堂主體,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高中數學學習活動當中,有助于創建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監督相互幫助,從而提高高中數學學習效果。在幫助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每個小組的人數必須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人數不宜太多,一般4~6個人是最佳的選擇,這樣才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在進行《橢圓與曲線方程》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本節課需要學生在掌握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概念同時,利用代入法與直接法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在鍛煉學生轉化能力的同時,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意識。由于本節課內容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知識接受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導入習題,使學生可以對代入法、定義法以及直接法的解題方式,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中進行更加直觀的認知。為了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解,教師還需要引導小組學生在解決例題時深入到學生身邊,并針對其所遇到的問題給予解答,才能在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切實提升。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重視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
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使教育行業領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多媒體技術以其延展性、包容性、多樣性以及豐富性的特點,備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喜愛。因此教師在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革新時,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完成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從而在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知識熱情的同時,推動教學質量與成效的穩步提升。
例如在講授《等差數列》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本節課需要學生在了解數列定義的同時,可以根據通項公式的熟練運用解決問題。為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利用互聯網為載體收集與等差數列有關聯的生活實例,并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動態演示技術在課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被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吸引注意力,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更好的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與推理能力,從而在扎實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未來更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教師需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自身的束縛,并結合教學實際經驗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才能在營造良好教學環境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并在有效提高其考試成績的過程中,推動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杰.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方法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3):174.
[2] 王偉.數學建模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62-63.
[3] 沈鑫.淺析高中數學函數教學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52.
作者簡介:張傳文,男,單位:湖南省衡陽市第六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